人性与群体

作者: 摸爬滚打四不像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1:51 被阅读0次

人之初是性善还是性恶?这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时不时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阶段性地自我颠覆、重建,渐渐形成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认为,人性是二元,甚至多元的。就我目前的认知,且把它作二元来论,即人性=生物性+社会性,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

生物性受基因主导,主要目的是比其他生物更好地将基因存续、扩张,最典型的特征是自私、残酷,所有的个体都是如此,无法比较,也就没有了标准,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人之初无善无恶。

最初,个体都是单打独斗地去完成基因里的使命,但这种方式下,应对危机时的容错率实在是太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安全、更高效的生存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体本着互利的原则进行协作,形成群体。

但是,客观存在的生物性必然会让人时不时地做出损害其他人的行为。于是,为了保证自己也不受损害,大多数人选择压抑自己的生物性,停止了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从这种最早期的规则开始,人的社会性就出现了。

这些规则就是最早的善恶标准,恶者即被群体淘汰,只能继续单打独斗,低效地生存,最终消亡。新融入的个体也只有适应才能立足。

群体模式下,人的最基础需求(欲望)得到了保障,便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求。引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如食物、性欲),安全需求(生命、财产等)、社会需求(亲情、友情、社交等)、受尊重需求(人权、自由等)、精神实现需求(如流芳百世、伟大理想等)。

更高的需求便继续产生用以保障此种需求的新规则,比如损人利己的行为也被视为恶了。人们进一步牺牲自己的生物性,换取群体认同,获得更高的社会性,实现更高的需求,产生新的更高需求……

循环往复,规则的门槛不断提高、范围陆续变广,平均的个体社会性比重也水涨船高,以至于某些时候,生物性甚至被忽略了,但它一直都在。

由于基因和机遇的个体差异,人人生而不平等(平等的只是每个人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不管在什么时期,群体都是分三六九等的,这是无法消除的客观存在,差别只在于隐藏的好不好。

上层阶级拥有更多的群体资源,大多人依附于他们来维持或实现需求,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掌握了规则。为了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需求,他们会制定些新的只用于其他人去遵守的规则,以将更多的资源往自己倾斜。

然而,资源即便充裕,总归还是有限的,其他阶级的的需求维持水平或实现速度必然受到影响。不过,只要保证了大多数人的需求水平不跌,这些规则就还能运行下去。

同时,为了让下层阶级不去意识到这些规则的害处,上层阶级还会通过一些手段,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到群体资源以外的事情上,将纵向思维转为横向思维,发展他们大社会性下的小社会性,比如宗教、娱乐至死等。

但是,当大多数人的需求水平出现严重下滑,矛盾还是会藏不住的,甚至发生动荡,某些规则必然被颠覆,甚至更早之前的一些规则也无法维系,毕竟,群体的平均需求水平和规则程度是正相关的。

不过,如果变革仍建立在大多数人是社会属性占主导的前提下,群体的阶级结构并不会发生多大变化。除非,当善恶标准被彻底颠覆时,人的生物性被全面激发,就像很多末世、废土电影一样。

相关文章

  • 人性与群体

    人之初是性善还是性恶?这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时不时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阶段性地自我颠覆、重建,渐渐形成了一个让自己满意...

  • 生活在裂缝

    人性比你想的复杂 个人与群体彼此包容的起点在于——对人性复杂的懂得。 最近遇到一个复杂且不一样的...

  • 当我们读懂孤独的时候最孤独

    #一、压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独” 压迫人性,大概是群体社会里最可怕的一种现象。所谓善与恶,没有绝对。人的善恶是共...

  • 《杀生》人性的考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提到管虎导演作品,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个1米9的汉子和一副凶狠的样子,他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中的怪才。骨子里带着些愤青...

  • 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思路

    1、关于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

  • 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

  • 浅谈人性之于个体和群体

    生而为人,而何为人?翻开字典,有太多定义宽泛而晦涩难懂的解释,简而言之也能用四字概括:生物物种。每一个生物物种又似...

  • 莫要低估人性群体之恶

    01 灵魂摆渡第三季已经上线,作为一个摆渡粉当然不会放过追剧的机会。 但是看完第3集第四集织女村的诅咒的时候,还是...

  • 建立产品观(一):深入解析需求、人性与群体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用户不是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马斯洛将人类的所有需求整合为了五个层级(最新版为八层),从底...

  • 产品运营:社会群体与用户运营体系建模

    【目录】 一、用户体系在落地过程中的难题 二、动机、归属与群体 三、群体形成与群体分类 四、群体划分原理 五、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与群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o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