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那些从未深度思考的人,就是精英镰刀下的韭菜。

那些从未深度思考的人,就是精英镰刀下的韭菜。

作者: 4aad89dc8919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1:37 被阅读0次

肤浅的人生,浅尝辄止,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不求甚解,从不思考。

深刻的人生,一丝不苟,顺藤摸瓜,

追本溯源,鞭辟入里,刨根问底。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在这一个信息大爆炸、碎片化知识充斥屏幕,娱乐至死不方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了也适应了,更倾向于“假思考”的年代。

习惯对世界充满好奇之名,每天刷着朋友圈娱乐八卦、抖音网红 、微博热搜,却对自己长远未来少有现实且可落地的规划。

一边羡慕那些头脑清晰、说话掷地有声、旁征博引的人,一边却又跟着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任思绪游走,从不思考,对奶头乐式的15秒~1分高潮养成极度依赖,长时间的“吮吸”把自己养了一个“巨婴”。

对金钱有极度的渴望,在捞金的方式上十分确信靠关系走捷径才是一条迅速致富的人生道路。

精英人群,依靠对“巨婴”和“乌合之众”的欲望生活大数据,深入研究,进行升维的分析及深度思考,产生预判并利用降维关怀掺合着打击,在这个商业社会发明了各种投机取巧和投其所好的商业手段。

例如:

向青少年卖游戏,向少妇卖仁波切,向老女人卖养生,向屌丝卖性暗示,向纯屌丝卖小贷,向中年人卖油腻,向老年人卖续命,向家长卖焦虑,向资本家卖移民,向中产卖生活方式,向无聊者卖短视频。

再具体一点:

在鼓吹个人追求事业成功的时代,宣扬要掌握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OK有,卖你成功学。

在你人生孤独和情感寂寞难以慰藉的时候,OK人性化服务,推广情感治疗课程398,498的都有。

在女权思想再次来袭、女性渴望变得再度强大的时候,OK,给女人施展拳脚的机会,赋予“新时代女性”更人性的权利,什么形象改造计划,女性职场课程,核心理念就那么几个字“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要变美,变优秀,活出自己”。

熟不知,成功学和情感学课程,虽然听起来很虚,但无奈现实社会苦苦寻找职业成功的和心灵幸福感的人,实在太多。市场如此广阔和巨大,下海经商的当然要以人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磨更多的社会化产品。

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倒逼“以存在的要迭代,未存在要在设计中更加符合人性需求”。

乌合之众,高呼,我要奶头乐,我要屌丝娱乐。我要野狼diso,我要神曲洗我的大脑。

商业精英,呐喊,给你,给你,都给你。只要你继续傻着,应有尽有。

想一想,世间只有两种人生:

肤浅的人生,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求甚解,从不思考。

深刻的人生,一丝不苟,顺藤摸瓜,追本溯源,鞭辟入里,刨根问底。

任何一个时代,有好也有坏一面。

好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直未被充分满足。坏的是,无法准确定义的美好生活,到底该需要什么?

但甭管,现在需要什么,未来又需要什么。先学会“独立的深度思考”吧。能想的明白的需要,才是应该被满足的需要。

那么,啥叫真正的“独立思考”呢?

深度思考,顾名思义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方式方法。一般来说,喜欢深度思考的人往往会沉醉痴迷于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的剖析和研究。

比如:“什么是自由?

孟德斯鸠说:“自由从哲学意义上讲,便是执行自身意志或最低限度觉得自己在执行自身意志。”执行自身意志也同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另一种是只做法律允许做的所有事。前者不受约束,后者则出于自律和他律。

康德说:“任性不是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其实不是自由,而是任性。所谓的任性是指按着欲望、性格而随意的、偶然的执行自己的意志,执行过程往往是盲目的,有时候任性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欲望什么东西,他只是任由冲动来奴役自己而已。

任性是对自由的否定,它意味着一个人放弃了理性判断、不能够自己支配自己,而是把自己交给了外界的刺激来安排。想要的东西总是牵着人的鼻子,把他拖来拖去:利润让资本家终生痴迷,烈酒使醉汉烂醉如泥,美色令嫖客身心萎靡,权力则养成政客贪婪的恶习。这些人不是在自由自在的执行自己的意志,而是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黑格尔又说:“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任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正像我之前开篇说的“深刻的人生,一丝不苟,顺藤摸瓜,追本溯源,鞭辟入里,刨根问底。”,也就是说深度思考不是一次性思考,而是一种持续性的思考状态。在持续的思考中,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触及根本。

喜欢思考的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解决”。说的明白一点:必须把思考向深一步推进,才能看到问题根源所在。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

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

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香奈尔前全球CEO莫琳希凯在《深度思考》中认为“思考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宽度”。

同时提出了深度思考的几个策略方法:

遇到复杂问题时,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低成长区跨越到高成长区;

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观点: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上课、考试,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习惯了接受经验,能够主动学习的人并不多,这也是大多数人平庸一辈子的重要原因。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高数课程比较难懂,因此上课时候大部分同学会心不在焉,跟老师的互动也会随声应付,总之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

高数老师经常会在讲题目的时候拿一个错误的解题思路来问:对不对?

这时同学们大都异口同声不过大脑就脱口而出:对!

接下来等来的就是老师“劈头盖脸”的一顿教育。

不经大脑只是等待老师解题思路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而老师却希望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通过自己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主动学习。

“被动”和“主动”的界限就在于——思考。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这个时你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开始向问题的本质靠近。

3、 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优化同时推进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案例

她讲述自己,平时上课学习很努力,认真上课、仔细记笔记、好好复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而她的同学平时并没有好好学习,只搞考前突击,却依然活的多姿多彩,成绩也没落下,还参加了学生会,有的更是考了雅思准备出国。这就是所谓的学也学了,玩也玩了。

所以,她很困惑:她自己努力学习,却对未来出国和找工作都没有太大的帮助;别人不努力学习,却更有可能获得好的人生。为什么自己那么辛苦地泡在自习室,却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对这道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鞭策,有的鸡汤,有的循循善诱,有的冷嘲热讽。

有一个网友回复,引用了雷军的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确实,我们可以把天天泡自习室可以先暂定为“战术上的勤奋”,这种勤奋只不过是营造了一个“苦苦努力”的幻象;泡了四年以后的结果却依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只是用泡自习室来掩饰她多年来不思考的懒惰,这就是“战略上的懒惰”。

她就是这样用天天泡自习室的勤奋,来掩饰她多年来不思考的懒惰,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的表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在低头拉车的时候,不时不时抬头看路,那么,他早晚都得掉进沟里。

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渐步入「低智商社会」。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很容易遭到媒体的操纵,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事情来了就做,从不想为什么做,如何做,以及做了之后想得到什么结果?

笃信天道酬勤,大部分时间都埋头苦干,却很少抬头看路?

事实上,任何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在这个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决胜的关键不只在于知识多寡、勤奋程度,更在于是否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

忽然想起了《教父》里面的一句话:“那些一眼就能看透本质的人,注定命运非凡。

如何做到一分钟看透本质

点击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从未深度思考的人,就是精英镰刀下的韭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rt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