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努力就有用的话,那其实一切就太简单了。
比如说,我告诉你,你只要拼命努力,你就可以成为马云。那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不去努力。爱迪生经常被人误传的一句话:“成功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老师用这个鞭策学生要努力,然而不要忘了,还有后半句:“但1%的灵感更加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就是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这个道理相信已经不需要多加论证。
选择是个很难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没的选,吃穿住用行,工作,包括生产,都是按计划走,自然不用选择。但市场经济时代,选择太多了。如何选择,确实决定了命运,两个起点相近的同学,一念之差,可能结局相差甚远。
很多文章告诉我们,当然选择你“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有错吗?当然没有,公理般正确。但一个道理不是说说而已,能不能指导实践,是检验这个真理的标准。“喜欢且擅长”的另一个解读版本就是“兴趣加天份”。按这个逻辑,其实我真的尝试了好多年。
我一直觉得我非常喜欢计算机,大学报名时,义无反顾全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我觉得程序太有意思了。渐渐的,我也觉得学得比一般人快啊,写程序有感觉,飘飘然这不是天份是啥。在校期间,痴迷网络安全,更准确的说法是想当黑客,多潇洒啊,快意恩仇,想进入谁的电脑就进入谁的电脑。直到真的入门进去,发现影视剧都是骗人的,分分钟得到root权限啊,怎么可能。都是不停暴力破解,反汇编去查到密码的蛛丝马迹。毕业后,如愿进入行业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做工程师。我发现,没那么喜欢啊。一会要绘制窗口,一会要改一堆bug,这不是想象中的工作啊。
是啊,我不是喜欢且擅长写程序吗?那这应该是最合适,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啊。
后来,我又对金融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觉得很酷啊。分分钟几千万上下,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还是当幸福来敲门,看着老激动了。至少有没有天份,这个还没有感受到。
再后来,还有大数据,还有人工智能。
而立之年,不得不回望来时回,不再年轻了。就是说,注意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年轻时无所谓,觉得时间还多,去尝试,不行换一个喽。所以,不禁,经常问自己,你真的喜欢编程吗?你真的喜欢股市吗,或者当黑客吗?
不是。做产品经理多年,我们讨论需求或者讨论营销话题,都有一个惯例,要回归本质。比如,用户想要一个电钻,本质需求,他是要一个洞。用户也许说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其实他想要更快的速度,没准汽车更合适。问问自己的诉求。
黑客也好,编程也好,股票也好。之于我,意味着”自由“。对各个新领域的探求,意味着“好奇”。性格深处,我本质喜欢的是“自由,新奇”。所以,想清楚这一层意思,就不奇怪,我对alphago有兴趣,对外汇量化投资有兴趣,都会投入真切的时间去尝试。
再来说说“天份”。天份这个东西,应该是存在的,比如孙扬的游泳,博尔特的田径,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还有音乐,绘画,另外,学术上的,比如相对论,比如费马大定理,量子物理上做出重大突破的人。但我想说的事,我们凡夫俗子真的有到拼天份的程度吗?
就比如说英语,如果你有一个语言的环境,是不用学的。我们老家有完全不同于普通话的方言,连文字都没有,一样代代相传,真没见哪个孩子需要人教或者要考试,也不会出现学不会的情况。所以,真有所谓谁更适合学语言这回事么?所谓语言天份。
有一个段子说,你的付出,压根就没到拼天份的程度。我想说,很多领域要达到熟练的标准,也根本没有上升到天份的程度。你可能会说,不会啊,有些人似乎学得就是快。比如说我的程序,现在毫不夸张地说,我可以几天内掌握一门我想学的编程语言,不论是swift,python,还是其它。就像我大学一个同学,4个月学会吉他上台表演,我4年都没达到那个水平。
是天份吗?不是,因为对于c++,C#,java精通一门,学任意一门新语言,就只是一个熟悉语法的过程。我这个同学是钢琴8级,吉他学习也只是熟悉一下吉他,和弦,对于节奏感,节拍根本不是问题。这背后逻辑是什么呢。是积累,或者说是李笑来说的“复利”。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不管是1万小时定律,还是七年一辈子。都是说,大约7年吧,你可以在普通的任何一个领域,达到大师的水平。
说“喜欢且擅长,或者兴趣加天份”。“喜欢”要挖出背后真实的诉求,也许,还真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太多所谓的擅长,都是积累。从这个角度,问问你的内心,听从你内心最最真实的声音,然后大胆去做。没什么跨行业不可以,没什么从0开始不可以,七年一次重生。鲁迅不也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我的诉求是“自由,好奇,分享”。那么读书就很合适,如果这也能当成职业,比如像“罗辑思维”,“晓松奇谈”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也不错。问问你自己,如果不考虑资源限制,你最想做什么?
读书,写作,分享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