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David说视觉
再多证据打动不了一个人

再多证据打动不了一个人

作者: 品思david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0:10 被阅读49次

故事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欧洲的一家医院
维也纳总医院,院中设有产房,为分娩的妈妈接生
其中一间产房产妇的死亡率平均为 4%,另一间产房却高达 10%
这时有位名为 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注意到这奇怪的现象

死亡率高的产房是由医生负责接生
死亡率低的产房是由助产士负责接生
怎么会有这种事,医生接生反而死亡率高!!

后来发现,原来医生经常在解剖尸体后,没有洗手、消毒,直接去产房接生
于是塞麦尔维斯医生推断『应该是医生手上带有什么细菌』导致高死亡率
并且实验证实确实如此
这个发现,在当时医疗界可是极具突破性的发现

然而,令人跌破眼镜的是
当时的医界却对这个重大发现,不屑一顾,甚至反弹
因为,是『医生让妇女染上疾病!』这推论,没人相信
甚至嘲笑他

历史学家认为,塞麦尔维斯医生的发现是完全正确的
人们应该理解并改正,以减少死亡率;但事实却不是如预期的发生

1858年,塞麦尔维斯医生发表这篇论文
1861年,将发现、理论写成书,得到很糟糕的评论与各方抨击
1865年,塞麦尔维斯医生被两位同行,密谋送入精神病院,
               遭受囚刑与殴打,两周后死于细菌感染

在塞麦尔维斯医生死后,接任他医院院长职务的人,下令取消接生前必须洗手的规定

造成产妇死亡率增加了10倍,却没人为此抗议过。

尽管证据就在眼前,当时的外科医生依然抗拒手术前洗手,这行为甚至持续近75年!


为什么证据就在眼前,却无法让人改变?

人们的固有想法是非常顽强的

在多的证据、理性述说、权威支持都无法轻易改变固有想法

尤其是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无论大小,都会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抗拒

那该如何改变

理性诉求与沟通,看似合理,却违反人性

你真的相信,只靠投影片上的条列重点就能改变人们的想法吗?

TED演讲不只一次透露秘密在于『打动人心』『讲故事』

透过感性诉求(说故事、五个感官、图像)

才能将重要信息留在人心中

亚马逊(Amazon)高管会议禁用PPT

亚马逊(Amazon)创始人贝佐斯先前在 2018 年度信重申他的原则,

禁止高阶管理人员会议时使用 PowerPoint

认可“叙事结构”比重点条列式的 PowerPoint 更有效

视觉化、说故事,将是未来企业项目顺产的关键点

相关文章

  • 再多证据打动不了一个人

    故事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欧洲的一家医院维也纳总医院,院中设有产房,为分娩的妈妈接生其中一间产房产妇的死亡率平均为 4%...

  • 遗忘的命题

    当命题不能被证明,就算找到再多的证据也只是在努力说服自己,直到最后你发现了你连这些所谓的证据,也证实不了。所以一切...

  • 我曾经并不是独步者

    我曾经 喜欢眺望远方 月季花开的日子里 我仰目张望 可纵使温情再多 也打动不了 匆匆流逝的岁月! 此刻 ...

  • 别去取悦,心里没你的人

    鞋子不合适不必硬塞, 否则磨了自己的脚。 不必讨好心里没你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 你付出再多,也打动不了他。...

  • 萱萱:珍惜身边每一寸阳光

    鞋子不合适不必硬塞, 否则磨了自己的脚; 不必讨好心里没你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 你付出再多, 也打动不了他。 讨...

  • 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鞋子不合适不必硬塞, 否则磨了自己的脚; 不必讨好心里没你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 你付出再多, 也打动不了他。 讨...

  • 别去取悦,心里没你的人

    鞋子不合适不必硬塞, 否则磨了自己的脚; 不必讨好心里没你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 你付出再多, 也打动不了他。 讨...

  • 不适合自己的别强求

    鞋子不合适不必硬塞, 否则磨了自己的脚。 不必讨好心里没你的人, 不在乎你的人, 你付出再多,也打动不了他。 讨好...

  • 酒如云

    再多的酒 也麻醉不了 化蝶的坦然 再多的酒 也麻痹不了 盛开的从容 再多的酒 也麻木不了 恬静的心 酒如云 云卷云...

  • 分离

    就算找到再多亲密过往的证据,也抵不过天各一方的分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多证据打动不了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z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