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志红心理96/333 时空感:做“生死能量”的转换

武志红心理96/333 时空感:做“生死能量”的转换

作者: 曼曼_异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3:08 被阅读0次

    1 空间感

    有些人在失去理智时,会拿头撞人、撞墙或其他。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种容易暴怒的人一般都有严重的自恋性暴怒,源头是他们活在全能自恋中。他们的逻辑是“我”发出一个愿望,就该立刻实现,如果不能实现,就会有暴怒产生,而本来作为“生本能”的渴望,立即转化成了作为“死本能”的摧毁欲。

    这时候如果有条件,不必担心自己生死,那人就可能去攻击外界的客体。但正常情形下,你不能轻易攻击外界客体,所以就变成转过来攻击自己。

    全能自恋的人,通常能量就像是推土机一样,只会走直线,不知道绕弯,推土机做的事儿就是要么把阻拦的墙推倒,要么被墙给毁坏。但成熟一些的人会知道有空间的存在,横冲直撞的路经常行不通,那可以绕一下甚至先退一步,等待合适的机会。

    然而实际上很多人都处于这种状态,身不由己。

    2 时间感

    婴儿只活在当下:有一个愿望产生,如果当下立即被满足,这个愿望就活了,否则就是死了。

    如果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得生,婴儿的生命力就会变得强大,充满生机勃勃的热情。养得好的婴幼儿,就像一个永动机一样。如果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被毁灭,那么“死本能”就会积攒得越来越多。对婴儿来讲,这是真实的生死感。

    心智不够成熟的成年人的时间感,和婴儿的这种时间感是差不多的。他们也只有当下这一瞬,如果愿望被满足,就觉得很好;如果不被满足,就立即暴怒,或无助,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而自我也像被杀死了一样。各种歇斯底里、情绪失控的情况背后都藏着这一感觉。

    成熟的人的一个重大进步是有了时间感。有了时间概念后,生死考验,就不再局限于当下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如此一来,愿望得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倍。当然,通常是重大的愿望会得生,而无数琐碎的愿望会失败。

    3 延迟满足

    现在的家庭教育流行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希望孩子能够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的满足,学会等待,学会自我控制和克制欲望。

    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挫败,觉得自己什么愿望都达不成,这不叫延迟满足教育,这叫绝望教育,是在逼迫他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你的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

    如果希望孩子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必须帮助孩子形成这个感知——随着时间累积,靠自己努力与必要帮助,我的重要愿望会实现,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

    4 韧劲

    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和婴儿一样,觉得必须在当下这一个时空中实现愿望,否则愿望就死了,而这股愿望又等同于自己,所以自己也要死了,具体体验是觉得自己要碎掉了。

    而成熟的人知道,即便我在这个时空甚至很多时空受挫,但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中增加我实现愿望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韧劲。换言之,就是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心理96/333 时空感:做“生死能量”的转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z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