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初期,通过王老师的详细讲解,让我对本课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是对“大概念”的理解,它是指那些能将分散的事实、经验、知识和技能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原则或理论。大概念是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理解。它是实际生活相关的核心概念,是持续关注与普适认同价值,是可与其他学科和主题以大概念进行连接,是能有效链接学科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概念,并且教学设计是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要解构、总和后在理解、建构。
然后,王老师讲解了为什么要做跨学科自然笔记,它是源于学生的兴趣,比如在生活中的真实的、自己体验过的、动过手的。还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把艺术与自然科学联系起来,要贴近生活和经验。在制定主题的时候,要主题丰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共同关注,要让每个学科有效连接。
自然笔记课程是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有规律的,类似日记的形式对身边的大自然进行记录。课程以美术绘画操作为基础,科学实践活动为支撑,语文阅读写作为铺垫,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基于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王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蚕”主题课程的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
在制定主题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对课程进行模型设计,要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做考察研究,要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
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王老师讲解的跨学科课程非常实用高效,不仅能让孩子们在自主的情况下学习,并且自己非常感兴趣,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热而然的学习了需要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包括了语文、科学、美术等各学科的知识。孩子们在自主合作,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学习结果将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