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汉江师范学院简书面面观
给学校的建议(53)发现教育孩子的方法要会用不要盲用

给学校的建议(53)发现教育孩子的方法要会用不要盲用

作者: 郭晓滨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09:38 被阅读12次

    “我能行”,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这个方法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可用,教师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可用。无论什么教育方法,都要讲究使用的教育时机和环境,而且要了解它的教育原理和价值取向,不要盲目的使用。盲目使用收不到好效果,恰当使用才叫行之有效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课叫做“我能行”。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对于小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就不能随意放弃,即使有困难,也要充满自信,坚持不屈不挠地做到底,不不取得胜利不罢手。自信,是一种心理因素,相信自己,讲究方法,战胜困难,不被暂时的不利因素所阻碍。自信,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为形成良好品质创造条件。自信,也是一种建立在客观条件基础上的正确的自我评价,而不是盲目的行动。

    在教育孩子方面,越来越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家长重视,表现为到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到处请教多方面的教师。社会重视,一些个人和组织往往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这些教育的资源中,有的是优质的资源,有的不是优质的。对于专业性不强又对教育孩子求知若渴的父母,往往用自己的认知水平鉴别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遇到一个观点或教育案例自己觉得好,也不理解其内涵就开始模仿使用。听说一个感人的教育故事觉得好听,也在自己孩子身上使用,其实不一定有教育意义,只能说是感动了父母,不一定是教育感动。教育理论是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岂能是用一句话就能说完整的,又岂能是一个故事所能诠释的。用故事替代严肃的教育理论是不严肃的,不严谨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在科学的理论作用下,能够涌现出良好教育效果和结果,教育现象和结果又能作用于理论使其完善。所谓的教育故事,是一种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事件,以及对此做出的分析。盲目的使用,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了试验品,不理想的结果出现时又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努力。这就容易导致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了。

    发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父母亲努力学习的结果,也是父母亲教育实践的结果。父母要学会积累,勤于实践,好方法积累多了,就会鉴别好与不好了,适合自己孩子还是不适合自己孩子。学习多了,积累的经验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教育能力。把这些好的方法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当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有属于自己的,适合教育孩子的方法了。而不是照搬照抄教育故事和方法了。学习的目的是武装自己,使自己有正确思想,有良好教育方法。

    现在,教育就像是个大破框,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电影和电视剧的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也找到了家庭教育的根源,发现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真不知做这种宣传的目的是什么,是叫父母去看影视剧,是叫孩子去看影视剧,还是提醒父母教育孩子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当然,也有可能真的从影视剧中发现了教育孩子的秘诀。教育人中有一句话,说的是:事事有教育。其实就是告诉教师要注意开发教育资源,要进行正面教育,还要防微杜渐,关注反面的不良影响。与引导看影视剧是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家长和孩子应该观看影视剧,国家也倡导中小学生观看影视剧。但这种倡导价值取向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不是单纯的消费和观看。

    教育讲究专业化,具体体现在教师有了准入的资格要求,这个资格每年要举行国家统一考试。说明不是谁都可以做教师的。既使是大学毕业,没有教师资格,也不能做教师。现在,一些人没做教师,可能也不愿意做教师,但是愿意对教育和教师发声,品头论足,而恰恰这些人的声音在社会影响大,超过了学校的声音,称得上“教育好声音”。这些“教育好声音”又常常被一些人引用对教育说事,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需要“静思考”,慢效应。一百个学生就有一百个特点,就需要用不同方法去教育。如果用一种方法去教育,就把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给抹煞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没有个性特点,缺乏创造力的学生。

    卢勤老师曾讲过爱迪生上小学时的一个故事:

    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他改改这个毛病!”

    “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是那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也保护了儿子珍贵的好奇心。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终于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作为母亲,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长处。爱迪生的母亲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从中我们也应该体会到,爱迪生母亲的做法要与袒护和溺爱孩子,不虚心接受老师批评是截然不同的。自信和傲慢不可同日而语,“我能行”和“我不行”是对待事物的两种心理状态,“我能行”和刚愎自用也是不同的。我能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面对困难,是要大力提倡的。刚愎自用是盲目的自我行事,是不可取的。

    卢勤老师曾经说过:“所有的孩子心中都有两扇大门,一扇门叫‘我能行’,另一扇门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的大门,你看到的将是智慧、潜能、创造、自信;打开‘我不行’的大门,你看到的会是愚昧、胆怯、保守、自卑。”

    “我能行”教育是通过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获得自信心,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不畏惧,构想解决困难的方法,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收获愉悦,提升能力,得到锻炼和成长。“我能行”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理,不被困难所吓倒,克服依赖思想,能够主动迎难而上。“我能行”不是教育学生万事不求人,不虚心,刚愎自用,不讲科学,不讲实际,盲目行动。“我能行”提倡与同学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成长和进步。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能行”教育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改变父母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更有教育意义。当然,教育中,应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哪不行”,帮助孩子分析“哪不行”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我能行”鼓励孩子,克服“我不行”的心理,战胜困难,经过能力达到我真行。经过这样的过程,解决成长中一个一个“哪不行”,用“我能行”达到我真行。

    要给教育者时间,慢慢地施教,要给受教育者时间,慢慢地成长,就是说要注重成长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地成长。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成长的结果是不同的。不能用同样的速度要求全体同学,也不能用同样的结果要求全体同学。

    “我能行”教育,不等于“马上行”,即马上就能做得到,也不等于我什么事不行,都自己做主,自己做事,不与任何人合作。“我能行”,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一个一个的“我能行”,克服一个一个成长终于到的苦难,战胜一个一个挫折,最后,真正做到了我能行,成为合格的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

    二〇一九年六月五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学校的建议(53)发现教育孩子的方法要会用不要盲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cj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