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6:30,被勤奋学习的孩子发来的叮叮声吵醒。静听,彭彭的雨点打在雨棚上,果然是个雨天。昨晚陪女儿看电影《被解救的姜戈》到凌晨,我们都讨厌那个老黑人,当然他代表的是一种隐含着的是“世俗”。也是我第一次做家务到这么晚。
1.亲子。
儿子睡觉前开心的和我交流,“今天你的心情怎么这么好?一直都没有生气,如果不是太晚,我愿意和你一起去医院看看爸爸。”这个顺毛驴的家伙,在他的潜意识里面,总是存在着某种交换 :你对我好,让我感到很舒服,我才会对你“好”。这也是我以前性格中最特色的部分,基因的强大,并不只是表现在外貌特征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现在我做事更多的依据是“道”,这样整个情绪就轻松多了。只有父母不断进步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与孩子相处,仍然坚持温柔而坚定的原则,开开心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打卡,除了几个外国人名字读的时候有问题,语音语调各方面把握得非常好听。
这个周末没有鸡飞蛋打,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优点和美好,也是他有“妈妈今天心情很好”这个感受的原因。
睡觉前重点强调了今天的计划,具体到起床时间,但是没有说好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等起床的时候再一起商定吧!
2.充电。
上午和下午的大部分时间在进修学校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女儿坐在同事的座位上写作业。她主要的产出是两张数学试卷和两张英语试卷,当时看起来比较慢,但是一天下来还是比较高效的。做数学试题显得有点费时,正是她提高的时段,只要坚持下来,会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认真听两个老师的讲座。
来自周口师范学院的罗瑞教授,甘为人师、乐在其中,践行其道,乐享其成。 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科教学的艺术两方面分享,语言流利思维清晰,可能是从事教学论教学的原因,讲解非常流畅,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加深了我对职业的理解,促使我点滴践行理念的信心。
来自商丘某进修学校的校长,用15个案例故事把自己职业教育的成长史串联起来,谁的成长也不是一下子促成的,某一个阶段的高光时刻都伴随着认识的提升和行动的成果。从这为校长身上我学到了“笃行”,认定的事情就去做,抓住事物的核心,不被其他的东西带偏,定能成功。
3.行动方有信心。
下午四点培训结束,我们就一起返回医院看忘田田,表面上他并不需要我们,感情的慰藉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精神财富背景。吃吃喝喝打打闹闹一阵之后迅速返回家中带两个孩子温习功课,女儿在我忙事情的时候独自完成了另外的两张英语试卷,我闲下来之后和她一起专研两个数学问题,有时候解决的计算问题,有时候解决的是思路问题。对两个孩子,我还是满有信心,生命就是一场历程,什么是优秀并没有唯一的标准。
转眼已经7:10(历时有点长,直接成文,不用再修改了),要开启新的一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