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兰兰
图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
视频 天籁 顺其自然
博物馆里的綦江——綦走八年7次(总第491次)活动总结(二)
明玉珍,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国皇帝,“綦江”县名的固化者。
2023年12月3日,“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渝南分队)再上新台阶,受到了重庆市史学界的关注和肯定,项目策划人@搬螃蟹被邀请参加12月3日在三峡博物馆举行的“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年会,特意把本周“每周一徒”的活动选择在三峡博物馆,为重庆史研究会的召开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参观了《壮丽三峡》展品,寻找馆内綦江印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431295a547c01849.jpg)
之前“博物馆里的綦江——綦走八年7次(总第491次)活动总结(一)”也有所述及。
一、玄宫之碑,綦江印记
硕大的博物馆有哪些綦江印记呢?綦走人在馆内认真细致的搜索:在不足2㎡展板上“大夏”明玉珍简介,上方“江北明玉珍皇帝陵”、“南岸弹子石大佛”,下方“明玉珍墓发掘现场”、“大夏政权屯田万户府印”、“明玉珍韩国后裔来渝祭祖”五福图片。
墙面展板左下方的地面上的”玄宫之碑“令綦走人挪不开步子。
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导人、大夏太祖皇帝明玉珍参加元末农名起义、率军入川后建立大夏国事迹的记事碑。也是綦走一行参观此馆的重大发现,青石石碑,高约1.5米、宽、厚约40公分和25公分,八角形碑首,中间雕刻”“玄宫之碑”四字,左右两边各刻有一飞龙。全碑碑文24行共计1004字,篆书。
同行@微风轻轻 @尘埃 @兰兰为读懂碑文反复读不少于三遍,甚至于边查百度边读碑文,那种对文史第一手资料的考究不是一般的执着与痴迷。现把碑文释读如下:
玄宫之碑
大夏太祖钦文昭武皇帝玄宫碑/金紫光禄大夫、太傅、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臣戴寿填讳/金紫光禄大夫、少傅、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兼修国史,臣刘桢撰文书丹/荣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臣向大亨篆额。
太祖随州随县梅丘人,姓明氏,御讳玉珍,为人英武有大志,不嗜声色货利,善骑射。
元末天下大乱,英雄崛起,生民无所依赖。岁庚寅,淮人立徐主称皇帝于蕲阳,颁万寿历,建元治平,国号宋。明年,太祖杖剑从之,战功懋甚。越八年,官至奉国上将军、统军都元帅。天启三年二月,宋主命平西,时西土劲敌暴横、群生涂炭。太祖既入蜀,军律严整,所至不独用武,惟以拯救为尚,远迩闻风,相继欵附,如赤子之慕父母。其年定夔、万,四月抵渝。其城蜀根本也,故元攻之四十三年,因其内变而始附。太祖一鼓而下,擒参政哈林都,送之朝,泸州降。冬,尅叙南,拜广西两江道宣慰使。明年六月,击亳人李仲贤于普州,败还成都,班师,拜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值陈友谅谋为不轨,驱除异己,上表斥其罪状。已而友谅遣刺客陈亨等潜谋图害,卒不得近,乘太祖征广安,亨杀员外鲍玉等七人而遁。明年春,李仲贤、王虎、郭成奔平元,数十万兵一朝解散。友谅又要致王爵,即封还其诏书,请皇太子监国,皆不报,拜骠骑卫上将军、陇蜀行省左丞。夏,擒李君诚于五面山,袭舒家寨,田成、傅德错愕败走。友谅使来,宋主崩弑外闻,乃斩使焚书,三军缟素,为宋主发丧,抚膺哀悼,殆不堪忍。冬十一月,进围九顶山。至明年夏四月,擒完者秃,赵成以归,平成都大庆潼川,尅向寿福于铁乐城。自是议讨友谅,移檄四方,会兵三峡,父老豪杰告晋曰:“生民无主,欲将何之?”峻辞固让者再四,诸将遂立誓推戴曰:“臣等不股肱王室,鬼神殛之!”始允众志,以其年十月望日,即国王位于重庆之行邸,不易国号,不改元,谥宋主曰“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犹舜之宗尧也。
踰月,平播南,尅巴州,俘熊文弼于牛头寨,尅长宁州。十一月,郊望。癸卯岁正月朔旦,受皇帝玺绶,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历曰先天,礼乐刑政,纪纲法度,卓然有绪。立太庙,追谥显考郎曰“钦宪”,显考妣鲁氏曰“衍庆”,皇考子成曰“庄惠”,皇考妣郭氏曰“恭懿”,王考如海曰“昭顺”,王考妣朱氏曰“慈宁”,考学文曰“宣武”,妣赵氏曰“贞淑”,皆追王曰皇帝、皇后,祀以天子祀乐,与郊社并隆,仁孝诚敬,盖天性也。越明年,典后、立东宫,盖仁心爱人而人慕之,人心所归即天命所在,故四年而西土悉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8098c51f1f9582f0.jpg)
惜乎大统垂集,一旦疾革,传位皇太子,诏皇后同处分,俾维持以正大统,亦天下之大义也,可谓烈主矣。生于已巳九月九日,崩于丙午二月六日,谥曰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寿三十八岁,在位六年,以九月初六日葬睿陵。爰命词臣述功德而碑刻之玄宫云。
大夏天统四年 *月 *日/中书省左丞臣孙天佑,右丞臣刘仁,参知政事臣江俨,徐汪,臣明从叡、明从哲,臣马文敬,枢密院同知臣王元泰、朱辅,副使臣邓立、沈有才、刘铭、明从政、明从德,签院臣李聚、窦文秀、周景荣、田继坤立石。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adc47a44d0700225.jpg)
由于时间关系,三峡博物馆二、三、四楼的《抗战岁月》等留待下次再来参观。
本打算还一睹重庆巨商、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人士的綦江人刘子如绘制于1898-1899年的《增广重庆舆地全图》,也只有下次相约了。
还有遗憾的是《历代书画》楼层今天闭馆,从綦江正自走出的清朝官员张华庭书法真迹“鹤如相识来看客,月不须邀自上门”,同样留待下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06e6f86cbfef68fa.jpg)
二、江北宝盖山,大夏皇帝陵
可以这样说,没有明玉珍就没有綦江县。正午12时,綦走一行意犹未尽的离开博物馆,简单的用餐后,下午约1:15分专程来到了位于江北嘴(原江北织布厂)的“明玉珍陈列馆”,也是其陵墓发掘地,瞻仰历史上唯一建都在重庆的皇帝,固化“綦江”地域名称的功帝——大夏皇帝明玉珍陈列馆。
在免费解说员美女的指引下进入大厅,迎面三尊剽骑大将的雕塑,中间头戴巾帽,身材威武,气宇轩昂、威风凌凌,便是明玉珍了。
“明玉珍似乎是历史上最穷的皇帝,陵墓发掘时发现,里面只有一个金饭碗和两枚银锭,也就是陈列馆中的金杯(碗)、银锭展品”。
陈列馆的展厅专门展示了发掘出土的玄宫之碑、官印,还复制了5件明玉珍龙袍及不同年号铜板。
墓葬厅中央地下约5米深处的棺木灵柩——即是1982年,江北织布厂扩建时被发现的“大夏皇帝明玉珍的陵墓”。肉眼俯视用透明玻璃升高密封加盖的陵墓,棺木灵柩木质坚实,有两层,外层只有一半棺盖、内层完好。长约2-3米,宽约1-1.5米。
传说明玉珍是身高高于姚明的巨人,从其灵柩来看还有可能,与大厅的雕塑相得益彰。
陈列馆还展示了他率军征战的事迹,解说员一路引领一路解说,明玉珍(公元1329~1366年),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姓“旻”(min),因信奉明教而改姓。
初归明教首领徐寿辉部,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率红巾军先后攻取川渝及黔、鄂、滇、陕、甘部分地区。
1360年因不满同为徐寿辉部下的陈友谅谋害徐寿辉后称帝,而结盟徐其他部将讨伐陈友谅。其后因他为人刚正不阿,施政有道,深得众望,于1362年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国”,年号“天统”,1366年病逝,时年38岁,葬在重庆江北区宝盖山南麓,史称“睿陵”,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座农民起义军领袖墓葬。
三、玉珍后人 韩国苍生
明玉珍病逝后,其子明升10岁继位,由其母彭氏听政,不久大臣刘桢也病逝,政权内忧外患,朱元璋趁势攻击,劝明升投降。
明升投降后,被朱元璋遣送朝鲜高丽,后来用大船送到韩国。明氏子孙此后在半岛代代相传,据说如今明氏的朝鲜族子孙多达4万多人,还专门成立过一个宗亲会。
在韩国的明氏后人经常派代表不远万里来重庆访亲祭祖,表达对六百年前先祖明玉珍的怀念。
綦江明氏家族也出自明玉珍家族。綦走之前节点“韩氏禁碑”族人也与明玉珍有关联,“綦走发现”团队数次探访通惠街道思南村黄金坡“韩氏禁碑”及东溪、赶水韩氏族人(族谱)证实,他们的入川始祖即是追随明玉珍官宣而来。
《韩氏族谱》亦记载,明嘉万年间,南门韩明宗逝世后,水运回南岸大佛寺安葬,也证实了江津、綦江韩氏与明玉珍的渊源。
有兴趣的朋友请网搜“綦走发现”文《綦江现存唯一的宗族禁碑》《清代复建赶水观音寺的韩氏轶闻》系列文章进一步了解。
不一样的綦走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收获。
感谢綦走舵手@搬螃蟹的策划引领,感谢@墨韵费心收费、@点点提前与两处博物馆预约和集中身份证登记,感谢@顺其自然、@天籁 摄影大咖的拍、摄与全面的视频呈现。同时也感谢众徒友的参与。
綦走人:@兰兰
2023年12月9日星期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