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天下午在沈阳125中学校园里碰到王铁老师的情景,他走过来,轻轻的告诉我,“你在全铁西区物理竞赛获得第二名,比第一名只差一分。”
我一下愣在那里,是激动,亦或是感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那时不大善于表达感激,更羞于显示激动,有了高兴的事也往往就是装在心里,怕张扬出去让人觉得不够谦虚,甚至有骄傲的嫌疑。
但是我心里知道,这个竞赛的结果完全出乎意料,甚至有侥幸的成分,因为我物理基础根本算不上扎实。
那是1976年中国恢复高考的前一年,一下子学习的风气变了,人们开始重视学习了,各种学科的竞赛纷纷举行,好多人开始为高考做准备。
王铁老师在这个关键时刻走马上任校团委书记,一上台就锐意改革,先是在我们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破格入团,接着通过民主投票选举方式组成新的团委班子,并把我们推上前台锻炼成长。
我记得那时为了开班会自己组织节目,写相声,练习表演等什么都敢尝试,慢慢学会了不依靠老师而是同学们自己去完成一些任务。
王老师是老高三的毕业生,有很扎实的数理化功底,他自己准备参加高考的同时也鼓励我们打好文化课基础,并抽时间亲自为团委委员们补课。他上课深入浅出,思路清晰,至今我还牢记着他教过的代数课程因式分解和分解因式,十字交叉法仍然能一看题就脱口而出给出答案。
其实,我的物理基础也是那时打下的。为了参加物理竞赛,老师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轮番上阵为我们补课,王老师更是首当其冲,担当了电力学,热力学和光学等几个学科的主讲老师。
在学习电力学时遇到复杂的电路图往往不太容易判断串联还是并联,王老师形象的比喻说,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想象攥住电路的两头就好像拎着一张网把它们使劲抖开,抖到都拉直的时候电路的本来面目就清晰了。这一招我后来在所有的电路考试中屡试不爽,从未失手过。
王老师有很好的演讲的口才,大会小会出口成章,旁征博引,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他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耳边响起,他爱护学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