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随即,阳光普照大地,带来万物生机。不过如果想要研究太阳,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因为太阳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不过,太阳把一样东西送到了地球上,那就是阳光。
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牛顿在光学实验中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进行分解,他惊讶的发现出现在屏上是一个色彩缤纷的长椭圆型影像。之后牛顿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揭示了一个有关于阳光的重要性质: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成。
在十九世纪的第二个年头,有一位科学家揭开了更多的奥秘。他就是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与牛顿的发现所不同的时,沃拉斯顿发现了在彩色光谱中存在着数条细小的暗线。
1814年,一位光谱仪器世家的人让人们知晓了更多的奥秘,他就是光谱仪的发明者德国物理学家夫琅禾费。光谱仪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光谱的分辨率,在阳光的光谱中足足看到了数百条的暗线,人们为了纪念夫琅禾费的贡献,把暗线称为夫琅禾费线。通过光谱仪比较不同种光的光谱,夫琅禾费得出了结论:那些暗线分布是阳光所特有的。
不过,奥秘还未完全解开。
直到1859年,两位德国人:一位化学家叫本生;一位物理学家叫基尔霍夫。他们证实了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独立的光谱,并且还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铯和铷。不仅如此,基尔霍夫还得出了一项重要的发现,即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一种元素能发射什么样的光,它就能吸收什么样的光。也就是说,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比较太阳光谱与地球上各种元素的光谱来确定太阳的组成。
科学家们通过光谱仪的分析,知道了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氢气球”。氢元素占据了太阳总质量的71%,氦元素占据了总质量的27.1%,其他元素总的质量加起来占的还不到2%。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关于太阳光的小科普。
公众号:香猪智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