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往事的第二期中,我们讲过了日食这一天文现象。日食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那就是日全食。在日全食中,我们所看到的光环就是日冕。
日冕层亮度微弱,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才能被我们观察,但它的温度可不低呢。日冕层的温度达到了百万摄氏度,它的大小与形状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当日全食发生时,日冕就是日面周围呈现出的青白色的光区。
再往里边走呢,我们到达太阳的第二层结构——色球。色球层拥有约2000千米的厚度。色球的光亮相对于整个太阳来说也是极其微弱,只有在发生日全食前几秒或者后几秒时才会在日冕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
接下来出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光球层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仅为色球层的四分之一。光球层即我们肉眼所见的太阳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日冕,色球,光球均为太阳的大气层结构,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太阳的内部结构。太阳的第一层内部结构即太阳对流层。太阳对流层拥有极高的温度、密度和压力。在这一层,太阳气体极其不稳定,呈现剧烈的对流运动,这种对流运动将太阳内部产生的能量不断往外输送。
太阳的结构还不止这些呢,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太阳内部的辐射区,这个辐射区包含了各种电磁辐射和粒子流。
最后呢,我们来到了太阳的核反应区,这里是太阳能量的真正来源。这里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拥有着3000亿倍的大气压强。在这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每秒有6亿吨的氢经过热核聚变反应成5.96吨的氦,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不过呢,这样反应损失的能量对太阳来说不值一提。
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源源不断地产生巨额能量,并被地球带来光与热,孕育着无数生灵。
公众号:香猪智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