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更了一篇《我为什么来到简书》,文中以人为鉴,情真意切的说服自己,不能荒废时间,通过写作,努力提升,末尾不忘给自己打鸡血说,干就行了。没想到今天就有力不从心了,仅仅坚持了四天,实在有些更不下去的感觉。
作家同学鼓励我说,当爱好,有那么多话想说,不如写下来。
其实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大部分人多场合我都不会发言。
一是因为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口腔不大,说起来这个结论还是牙科医生下的,一次我去修牙,嘴已经张开到极限了,牙医还是不断要求张开,最后气愤的说再不配合就不修了。其次音色不好听,声音细小,气血两虚型,说出来的话没有感染力。
二是因为我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想说无用的废话,不想说乏味的话,不擅长说修饰的话,只想说重点,只擅长说真话,常常一针见血的得罪人。而且,不会拐弯抹角,只会有一说一,典型的老实人。
三是“两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式,俗话说,数说话难呢,说错一句话,一晚上睡不着,可谓“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杀伤力,会在一个人的心上留下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更愿意观察别人,在自己内心世界中上戏加戏。
我的内心戏实在是过于丰富,上演的简直是一部乱七八糟的电影,各种镜头飞速一闪而过,我醉心于自导自演中,更加不爱说话。但因此也给我带来了情绪上的内耗,思维逻辑混乱,造成我患得患失的性格,有时为了一件难解的事情会想到心力交瘁。
我习惯了不说话,我就没有可写的了吗?
以前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情绪只能自己默默的消化,与其每个人最后的剧终就是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如让一切消失于无形中。我任凭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和想法都快速逝去了……
作家同学说,有灵感就写一篇。我不禁思考起她的话来,因为既然写开了,就的认真对待,尤其是读者的留言对一个刚入行的新手来说,都是珍贵的鼓励……
这么多年了,我把写作这回事遗忘了,写作文只存在于上学时,那时候我热爱文学,热爱摘抄,语言老师曾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过,我最爱上的就是作文课,高考时就是这点长处弥补了我数理化的严重不足,让我念了个中专,有了饭碗。
这样一想,我还是有点写作底子的。这么多年咋就荒废了自己?
我应该把自己混乱不堪的逻辑整理一下了,在全民写作的时代中,冒个泡泡,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念头,试一试能不能从过去蛛丝马迹的记忆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回忆,写出来,不为别人,为自己,闲暇时间读一读,对自己也是一种慰籍吧。
有句话: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时间就会回馈你什么!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不如就行动吧。
行动不知能坚持多久,但是我想有了初心,实现梦想就不再是无根的浮萍了吧。
末尾引用作家同学给我简书的留言,勉励自己:继续前行,发展爱好,一路高歌猛进,不负才华不负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2926/f5c1d8d5aeac43d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