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在多年之前就有动笔的打算,苦于没有找到写作的平台,简书解决了我的难题,即:可以随心,不拘泥于学术高度,又可以把我的体会得以抒怀。
几年前,曾有一个学生跟我说,她的中学老师分析《义勇军进行曲》是民族调式,我记得当时严厉的批评了她,给她指出,这首歌是明显的大小调式,而非五声调式,一听就是大小调式。但“感觉上像”毕竟是一种经验之谈,应该列出条件来才能说服人。后来又陆续的收到一些反馈,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此曲为民族调式,其中还不乏音乐功底比较深厚的同行,我意识到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萌生了写一点自己的看法的冲动。
简谱版
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调式问题认为这首歌是民族调式的理由:全曲只用了一个7,其他都是正音,即分析为六声加变宫的G宫调式,如果不看谱例,我们当然认为这种分析再合适不过,但是,仅仅依靠乐曲只用了五个正音就下结论,称其是五声调式则过于武断,周杰伦的《青花瓷》也是五声音阶,但哪里有民族味道?分析调式不能仅仅依靠乐音,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下面我们来究一下原因。
首先看一下音乐本体
1、主三和弦分解是全曲的主题。歌曲的前奏部分是明显的1.3.5的分解,在这一句中只加入了一个色彩音6,而在民族调式当中,很少出现和弦分解这样的旋律进行,相反为了避免混进大小调体系,民族调式会尽量回避这种分解和弦的出现。
2、主属功能交替。全曲不长,共37小节,其中有30小节的强拍音是用的主和弦的稳定音1.3.5(当然其中有的5属于属和弦),剩下的7小节有3小节属于属和弦,所以全曲基本是在主属交替下完成的,凸显了大调的功能性。结束句5151511连用三个属到主的进行,强硬、完满终止。
3、三连音的运用。三连音往往会打破固有节奏感,而出现在一些特殊的情节设定当中,在此曲当中,为了增加紧迫感和推动感,聂耳一共使用了5处三连音,这种情况在大小调式中运用较多,民族调式乐曲绝少会出现三拍子的设计,中国传统的节拍都是对称结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这跟中国人的审美趋向有一定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以后还会专门讨论。
4、同音反复。超过三个音以上的同音反复在民族调式中很少出现,此曲的同音反复也恰出现在三连音的节奏当中,最多时连用了6个同音。
民族调式的旋律进行不会有太多音的重复和反复,多用123,235,561等三音列四音列,那么此曲有没有类似这种民族性的表达呢?答案是肯定的,歌词中“我们的血肉”有123的进行,“每个人被”则用了561这样的三音列,这是此曲反应其民族性的表现,但是并没有对其大调性色彩产生影响。
其次看一下这首歌的创作理念。
这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除非是为了特意表达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族地区特色,创作者不会选用较浓的民族风格来进行创作。而此曲的定位是进行曲,几乎已经决定了要用大小调式来写,我的意思并非用民族调式就不能创作进行曲,但的确少见。
民族风格多用于表达景物、风光,描写清新的意境,或者活泼的气氛,而想表现坚定、有力则略有不足。大小调式表现强有力的进行曲就容易一些,多用功能进行即可。
最后推断一下聂耳的创作意图,聂耳与同时代的无产阶级音乐工作者一样,在创作时善于运用民族调式的音阶,比如《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都是民族音阶,《铁蹄下的歌女》跟《义勇军进行曲》还同出自电影《风云儿女》,但并非不用或少用4.7,创作出来的歌曲就一定符合民族调式,其实,创作歌曲民族风格再浓郁仍然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加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歌曲虽然是用民族性音阶来创作,但又不完全属于民族调式,更不像民族风格,所以,《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用民族音阶创作出来的大小调式。
我们在选用谱例用于分析民族调式时,最好不要选创作歌曲,而是选用传统的,带有某民族或地区特色的民歌最为合适。
拉拉杂杂,终于完成首篇,希望同行赐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