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乔女士
图|侵删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多读书,但是否读得书越多就越好呢?不见得。毕竟,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太多,便好么?
读书在精不在多。每本书都具有它独到的价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领悟到书本想要传达出的价值。
读了《红楼梦》,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了解到大时代下的人情冷暖、官场变迁、感人爱情,也能相应地见识不少为人处世、甚至是开拓人生格局的弯弯绕绕。虽然每个人能吸收的程度不同,可是,由于书里的内容涵盖实在太广,大家总能找到几个点,进而不断突破,不断深入,从而不断吸收、不断进步,这是名著的价值。
读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我们能跟随作者沿途欣赏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古老文化,既开阔眼界,又滋养灵魂,还能在数千年的跨度中与灵魂碰撞,与自然对话,这是有文化积蕴的书所带来的价值。
读了《行为心理学》,我们能更了解人类自身,在更懂得人性的同时还能搞清楚它背后的机制而不至于陷入困惑无法自拔,也能在构建科学的思想框架与认知时涌现些许灵感;面对迷雾与低谷,我们也多了几分走出来的把握。
然而,也有些书,读完之后,我们会被书中的不良情绪感染,陷入悲伤厌世之中走不出来。或者,书中的言论与我们自身的认知相冲,破坏了原有的认知体系,一步步将我们推入深渊。不是这些书没有正面价值,而是对于在某些阶段的读者而言,当无法接收到它的真正价值时,会有极大的几率发生错解、错读,这便给读者造成大大的伤害。
若更进一步说,某些鸡汤网文是全然没有价值的,它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在当下煽起读者的情绪或情怀,但是煽起情绪之后呢,它把手一摊、啥也不管了,对读者的后续过程,半分助力都没有,甚至连如何平复情绪都得读者自己想办法。
(当然,网络快餐时代,鸡汤文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们发泄一下,但这不是重点,因为“发泄”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需要引导便可做成的事情。)
铺垫了这么多,那对于不同的书,我们该如何擦亮双眼、看透它是否值得一读呢?
一般,文字描述的内容有符合事实的内在逻辑时,才是有内涵价值的、是值得一读的。
当然,不排除有些逻辑不通的书也具有使读者发泄情绪的价值,但它没有内涵价值。因为它在使读者发泄完之后,价值就已经消耗完了。何况,还携带弊端,当它无法使读者的情绪得到释放时,自身所带的感情色彩就有可能误导读者,让原本像一张白纸般的人被污染。
如果文章是由充满情绪化的文字铺砌而成,便与情感垃圾无异,就算词藻极美,本质上,也是加了些美学体验的垃圾。人看书是为了吸收里面的架构与内涵,难道单纯只为了看堆积如山的文字?即便通篇文字串联得极美又如何,哪儿值得人们花时间让一摊垃圾入脑?
如果一本书读下来,只有情绪,倒不如说单是为写它的人服务的,作者通过文字把心里的苦水都给倒出来了,可读者呢,是要扮演去接这苦水的角色么?若非是一个冰冷到没有情绪的人,谁会需要这些酌料给自己入味?
如果通篇洋溢着开心与温情,能给孤单、心冷之人带来一丝慰藉也就罢了,可它很难做到持续供给,突然的几次温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孤单之人依旧孤单。若整篇满腹牢骚、质疑不断,这便更上一层,不仅是垃圾、更是摊有毒的垃圾,有些是慢性毒,有些当场就可攻人堡垒、要人性命。那些看了不该看的书,致使理念崩塌,悲伤弃世的人,哪些没受这分影响?
这时,不免有人会觉得这样评论一本书太过偏激,怎么会有书通篇下来满是垃圾呢?当然很少见,一本书既然能拥有读众,必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怎么能以偏概全、全然否定呢?
这样说吧!没有任何一本书是为某一个人而量身打造的,它里面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谓的受众群体不过是能与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点产生共鸣而已,不可能书中的全部都适用于读者接触它时所具有的状态,这时,必然就有好坏两面,读者也须相应作出取舍。
当你看完一本读物(不一定是书,也可以是文章,杂志,报刊,或者网络盛行的鸡汤文)时,如果只有情绪的波澜,甚至看完感觉愈发不好了,那就不要再看了。
不是说书里只有情绪,而是你get到的只有情绪,或者因为当时心情不好,或者因为正在遭受着各种困扰而无力顾及其他。也就是说,当读者感受不到书中除情绪外的其他任何东西时,那么,书原本的价值在那一刻就已经贬值到“情绪垃圾”了。咱们可以暂时放下它,等到以后再翻看时,会突然感叹,这与之前看得压根儿不是一本书,那时,再好好吸收它的营养,不好么?
所以,懂我想说得了么?不是书里只有垃圾,而是你在某个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只看到了垃圾。
这时,就不要再看了,换一本或者歇一歇吧!
图源知乎看看满是人才的知乎,为这犯愁的人,也不少啊!
或者,有些人觉得这不是事儿,稍稍调整一下便好了,犯不着错过一本好书。若真能稍稍调整便好,那您当然可以继续照自己的来,这没什么,但要知道,有一部分人真得已经在边缘了,不是稍稍调整便能好的,他们所要面对的东西和普通人不在一个层次,那么,对他们而言,慎重抉择是不是显得尤其必要呢?
毕竟,每个人遭受的都不一样,我们永远无法知晓眼前的人正在做着怎样的挣扎才能让大家觉得彼此是一样的。
所以说,读书不能乱读,要分清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同一本书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能读,什么时候不能读,还要懂得如何对不同的书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品读。什么样的书对应什么样的价值,翻书之前,心里便该有数,知道自己想从书中得到些什么。
从反面看,若没有选择,什么书都乱读一通,一旦它们在自己的身体里无法融合,必然会互相攻击。当自身难以承受这种种攻击与矛盾时,不免会引发一场内在的暴风雨,若是担不住又无力化解,便会发展成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对心智稚嫩的少年而言,这是一场洗礼,也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心灵风暴。
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这些书的价值呢?
1.看它文字表述是否累赘杂冗。
真正依据论理的文章,不需要那么多废话来凑字数,一个能精准打到位的高手,多写一个字都感觉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2.看它逻辑是否符合实际。
具体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来推测,再看所述内容是否有真实案例可以相符。这一点,就要靠个人经验了,毕竟,每个人经历不同,但内在逻辑总是相似的,相信我,你会感应得到。
3.看从它的内涵与构架中是否能得到共鸣。
如果我们无法从书里找到共鸣,大概率就是现在的认知与书中的内容不匹配,才get不到它的精髓。这时,要么是书太高深,要么就是真的无味。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建议继续读下去,因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就是一种浪费。
当然,有些好奇心强的小伙伴,一不小心读书太多又融不了时,该怎么办呢?
1.写出来。
为什么要写出来呢?因为你在看书的时候吸收了太多不适合现在吸收的东西,导致它们条理过杂、过乱,缠绕在内心,不能形成一个体系。在你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把它们从内心拿出来摆到桌面上明化了,接着再好好梳理,自己构建一个体系。当你的体系能把它们都涵盖时,使其各自都有了位置,能和和气气作邻居,自然就不会打架了,也就是说,你得当一个和事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2.拥有数理化思维或学好逻辑学。
既然你身体里的不同理念会打架,就说明它们在某些点上是矛盾的,而你就需要找出这个缠绕的点,然后二选一、多选一,或者把它们揉搓成一条线,找到相通之处,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能否做到,就取决于你的逻辑是否够强,就像数理化解题一样,你要假设、验证、实践、最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理科的同学,得拿出看家本事了,文科的同学,也不必气馁,咱们不是要拿数理化高分,而是需要那种思维与逻辑。当你给自己植入了科学的思维,日久天长,一点一点来,咱们总能疏得完。
3.到生活中实践。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给能闷头研究的安静伙伴们支的招,而有些闹腾的人大概不喜欢这样做。那就到生活中实践吧。当面对同一件事情,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时,那就沿着不同的观点各自推出不同的应对办法,付诸实践。看哪种管用,就认为哪种是对的,然后把对立的那个定为错的。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尝试,把各种不同的观点经过筛选最终只留下一个,剩下的都淘汰掉,自然就理通了。不过,这需要大量试验,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场景,影响因素太复杂,无法控制变量,以至于单个事件不一定有说服力,所以需要大量的尝试才能稍微确定。而且,不能保证你每次做的决定都是对的,如果错了,那一轮轮下来,走歪了怎么办?所以,还是需要有好的逻辑,要有理论基础来帮助自己判断。所以,逻辑强才是硬道理,看来,该学习还是要学习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 !
作为一个理智的人,读书要有选择,要量力而行,要看准书的价值再去读。
否则,饥不择食,吞了一肚子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事后还得花功夫来降解,那跟吞垃圾果腹有什么区别 ???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