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妈妈在《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这本书中讲到,育儿的本质就是要维护好一段亲子关系,和孩子好好培养感情。同时,一段理想的亲密关系,是父母平和、孩子快乐的唯一钥匙。
为什么我们生了个孩子却把自己变成了人质?为什么我们会和孩子渐行渐远,变成了两个熟悉的陌生人?育儿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不断困扰着每一个家庭,培养一段好的亲子关系迫在眉睫。
“游戏力”育儿理论的创始人科恩博士一再强调:大部分的育儿问题,都是亲子关系中的情感联结没有做好,而亲子联结的好坏,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成就乃至社交都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做好亲子联结,建立好亲子关系。
孩子睡觉前听的每个故事,都应该是爸爸妈妈给他讲述的;让孩子快乐的每个游戏,都应该是爸爸妈妈陪他一起做的;给孩子的每个肯定和赞美,都应该饱含肯定的情感温度。
我们不要纠结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问题,而是要努力提升陪伴的质量。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关注到孩子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我们可以尽情的和孩子看一本绘本、玩一个枕头大战之类的小游戏、做一个科学实验或者搭一个乐高模型……然后睡前聊天,讲讲彼此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
陪着不等于真正的陪伴,好的亲子陪伴,需要亲子浓度。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孩子能感觉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很有意思,我很开心”,这就是亲子关系的浓度。
年糕妈妈在《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这本书中,介绍了提升亲子浓度的几个技巧:
1,自我成长
成为妈妈也许会让你濒临崩溃,但也可能给你直面生活的勇气,孩子就是让你找到自己的那把钥匙。
30几岁的年龄,一夜之间,我们成了妈妈,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突然就要求你拿出一个人走夜路的勇气,去面对、去承担。
因此,很多女人生完孩子后,就变成了一个怨妇。他们没时间打扮自己而变得邋遢,没心思学习而变得空虚哀怨,没功夫搭理丈夫变得疑神疑鬼,有的甚至变得抑郁。
相夫教子的生活并不能满足现代女性的追求,不得不说,精神上的痛苦是社会价值缺失所造成的,因此谁都不想做家庭主妇。
在小说《我的前半生》的开头,幸福主妇罗子君信奉的教条,是“做主妇不需要天分,但需要运气”。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没有人能永远靠运气生活,但是所有人都可以靠努力生活。
在婚后停止自我成长,是女人困局真正的开始。要想找到自己在家庭之外的价值,我们不需要等待谁来拯救我们,我们可以自己改变现状。
首先,摆正育儿心态。很多妈妈生了个孩子,却把自己变成了人质。外界的标准、自我的评价、孩子的反应……任何一点小事都能让当妈的焦虑起来。
可是,孩子需要更温柔的妈妈看到他、需要更平静的妈妈接纳他、需要更积极的妈妈带领他。
所以,妈妈需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心态。只有和自己达成和解,才能养育更好的孩子。
当年,王菲对自己的小孩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可以不太乖。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跟妈妈说:你可以不那么完美。
我们不要把当好妈妈的这根弦绷的太紧,原本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太完美。
只要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其次,要让自己忙起来。“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药。”忙碌的状态会让你一下子和整个世界都和解。
年糕妈妈曾经也有过婚后抑郁,为了找到自己在家庭之外的价值,她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并注册了“年糕妈妈”微信公众号。
从着手调整年糕的睡眠到给年糕制作第一口辅食,一点一滴地记录着养育年糕的经过。
年糕睡眠质量很差,一觉只能睡25分钟,她就定20分钟的闹钟,写20分钟就去看一下他,哄着他继续睡,然后回去继续写。
他趁年糕睡着后拼命看书、查资料、写文章、后台排版……真的很累,但是,她真的感到很满足。
作为一个正在迈入中年行列的妇女,她在34周岁生日前收到了湖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之外,还能留出时间做自己,她是怎么做到的?除了做好时间管理以及做好提前规划,但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坚持。
她通过不断给自己制定目标和不懈的坚持,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
在收获一大批粉丝的同时,也实实在在收获了影响人、帮助人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最后,不停的学习,解锁新技能。物质和外在能给人的快乐是有限的,而解锁新技能、学会新东西,带给我们的却是更强烈的快感。
年糕很幸运有一个喜欢“学习新东西”的妈妈。她坚信只要有勇气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到。每一天,她都在做自我更新,成为新一点、好一点的自己。
比如,开始健身,把自己从每天都很疲惫的亚健康状态中拉出来;学会游泳,完成人生第一个1000米蛙泳;摆脱持有驾照却不敢上路的状态,做到可以独立开车上下班,获得掌控感;练习英语口语等。
她不断地用行动告诉孩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没有捷径。不用追在孩子屁股后面督促和唠叨,只需要一起学习的陪伴和行动。
2.做好亲子沟通
要想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跟他多说话。要想让孩子多说话,父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语言和沟通方式。
“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增长得越快,孩子三岁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这是《父母的语言》里的科学结论。
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工具,跟孩子说话,让他尽可能多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引导他产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
单调的词汇、命令式的语句大量重复会让亲子对话变得无效而徒劳,孩子在这些对话里学习不到任何有效的信息。
只有那些丰富、有营养的信息,才能给他们的大脑以刺激,留下印象。
当你和孩子说的话里充满正确的名词、新鲜的概念之后,沟通的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要避免出现充满命令口气的话语。比如,将“快把菠菜吃了”表达成“吃掉这口能量菠菜。你知道大力水手派派吗?他吃菠菜后力气就会变大”,这样是不是有趣多了?
其次,避免唠叨,长话短说。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都说一百遍了,怎么还没记住?”这个时候,应该反省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因为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没完没了的唠叨,会让本来有道理的话变成没有重点的废话,还会不自觉地夹杂许多情绪。
指导意见太多,传递的都是“你做不好”的意思,孩子也就放弃了探索和努力,同时也放弃了听取你的意见。
所以,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信息要简单清晰。
如简单点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来把房间收拾干净吧。”玩水也是这样:“今天的玩水时间已经结束了。”告诉孩子我们的目的,一句话就够了。
第二点:只说事情本身。
和孩子沟通一件事时,注意力要聚焦在事情本身上。比如孩子房间没收拾好,你就告诉他去把房间打扫好,至于唠叨孩子“懒”“不体贴”“磨磨蹭蹭”这种话,想想还是咽回去吧。
第三点:试试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
比如想让孩子进门洗手,可以提醒他:“回到家,最先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最后,要让沟通变得有趣,有意义。
我们可以尝试每周安排一些有趣的主题谈话,比如旅游去过的地方、家里最近发生的三件好玩的事、最近的天气,或是由孩子的一个观察延伸出去的话题。
在这些充满乐趣又轻松的话题里,家的观念,亲情的温度,不知不觉地就融进了这些细碎的时光片段。
这样,即便到了一把年纪,我们除了跟孩子聊“吃了什么”、“冷不冷”,还会跟孩子有许许多多聊不完的话题,成为一个有趣的妈妈。唯有做好亲子沟通,才能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融洽。
3.做好亲子阅读
年糕妈妈每次出门,一定会带两本书:堵车的时候,会给年糕讲几页书;在餐厅等上菜的时候,也会给他讲几个故事;有时去商场没带书,就带年糕去旁边的书店,让他自己挑一本。随时随地拿出一本书,和孩子共读,孩子都会很开心。
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保持亲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武器。
我们要把亲子阅读这件事看成跟吃饭一样重要的事。当你越认真坚持去做这件事,就越能感受到它给予孩子安全感和联结亲子关系的神奇力量。
因为,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如果大人没察觉,他自己又讲不清楚,那就只能用哭闹来表达。
但是,绘本,可以让孩子“看”到情绪的模样,帮助他理解是什么让他觉得生气、失望或者愤怒,这样,他就很容易能将白天遇到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感受讲出来。
读绘本时,我们还可以边读边玩识字游戏,这样既能提高陪伴浓度,又能增长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当你认真做好亲子阅读这件事后,你会发现除了知识和情感,你给予孩子的陪伴和关注越多,孩子就会离你越近。
4.处理好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刻,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夫妻吵架,就一定会给孩子留下伤害吗?
生而为人,偶尔情绪大爆发,在所难免,因为生活总会有撕扯,而耐心也总有用完的时候。
但是,事后,一定要记得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并真诚地道歉。
比起“割掉情绪”,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怎么理解情绪以及如何处理情绪。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段关于父母吵架后的处理方法,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
朱莉看到父母在饭桌上发生了激烈地争吵,她很惶恐,很伤心,也很失望。
那天晚上,父母分别来到她的房间,爸爸告诉朱莉,他很爱自己的弱智弟弟,并真诚地向朱莉道歉,安慰她父母争吵不是她的错。
而妈妈告诉朱莉,她很爱他的父亲,爱他的坚强和善良。让她相信,大人的事情会有自己解决的办法,而且爸爸妈妈会一直相爱,并且爱着她。
于是,朱莉很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并且觉得自己更爱父母了。
有时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吵架本身,而是吵架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内心的脆弱,承认自己也有支持不住的崩溃时刻,承认自己的失败……
还可以跟孩子讲讲工作上忙的那些事,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父母争吵地原因等……
其实,承认这些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争吵后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
聪明有智慧的父母,会努力把每一次的争吵转变为一次“建设性的争吵”,把它视为一次增进彼此理解的沟通机会。
这样的争吵不仅不会使孩子恐惧,还会给他们上一堂生动活泼的“情绪管理课”。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所以,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不会处理情绪,破坏家庭和谐,破坏孩子的幸福感。
5.学会表达爱
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丹尼尔·西格尔教授说:孩子只有感觉好,才会表现好。
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只是一种情感维系的表达,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最好的生长动力。
孩子因为被父母珍爱,才懂得珍爱自己;因为被父母信赖,所以也能信赖他人。孩子在被肯定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积累起自立和自信。
你很爱孩子是一回事,如何让他知道并感受到你的爱,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些始于爱的情商种子,就藏在我们对孩子每一次爱的表达里。
向孩子正面表达你的关心,比“爱的责备”更有效果。如果孩子摔伤了,你可以跟他说“妈妈很心疼,走路要小心,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劈头盖脸的批评指责孩子不会走路,不长眼睛!
让孩子知道你能平静的接受发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事,孩子才愿意放心地让你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得到妈妈的爱和关注,孩子会把自己变成一个小怪兽:要么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要么小心翼翼让人心疼。
要让孩子对于“妈妈始终爱我”这一点非常确定,这样的确定才是孩子“好管”的前提。
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内心的满足,而能带给孩子满足感的亲子关系才能走得最远。
只有让孩子带着内心满满的安全感,才能阳光积极地面对未来人生的每一天。
美国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平和式教养法”创始人劳拉·马卡姆博士也说过:我们要把80%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
每天的亲子时刻,我们要关掉手机,暂停一切事务,专心地陪孩子。
刷手机的那几秒,不仅会破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联结,还会破坏陪伴孩子最关键、最有用、最核心的东西——联合注意。
不管你有多忙、有多少事情要做,先放下焦虑,专注地陪孩子玩一会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父母关注孩子、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给孩子注入情感力量,让他形成无限循环的良性感知,进而快乐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