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之由
“佛系”这两个字,最近过于流行,流行到让不擅追随的我避之不及。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僧人,中文第一版印刷时间是2018年3月,僧人的角色和首年印刷的特征在看了部分内容后都给了我一定的遐想。僧人让我想到禅宗密室内终日冥想或者是寺庙中打坐念经的师父,或者像索达吉堪布一样流转于世界著名学府演讲游历各国弘法的大师。首年印刷让我想起当年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在出版的前5年仅售出2000本,而在他去世多年后开始风靡。对大师的好奇以及尝鲜作祟的我也很想把吸收了很久的积极心理学与佛教宗教这两个同出哲学派的学科加以融合对比,探究一二。
书的价值
日式的作品总会让我有简单纯粹却深刻难忘的记忆,例如《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或者《步履不停》,很像日式点心精致小巧内容不多,却口感佳且回味久。我想我要发展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快乐的目标,而是一个快乐的系统,所以无论是哪种方法和工具,积极心理学也好,丹麦的Hygge文化也好,总会殊途同归,何乐而不学呢。有人说书的价值,只有在读完才完全体现,就很像我们工作中提到的财务的收付营收和权责营收,最终衡量你的价值和利润的是后者,所以每阅完一本书,我都觉得利润表的数据在上升式跳动。
网络上段子手释义佛系为“都行、可以、没关系”,而本书作者倡导和践行的是“清、简、行”的日式佛系。清是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简是简洁理性地正面思考,将合理欲望转化为积极能量。行是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佛陀的思考法
佛陀思考法的第一步,就是不要抛弃烦恼,要理解烦恼。它让人们从一开始就正视“人生中各种烦恼和问题都将如影随行”的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索求之心,会产生七大欲望(生存欲、睡眠欲、食欲、性欲、懒惰欲、感乐欲、承认欲),我们被这些欲望所动摇随之产生“反应”。佛陀认为索求之心就是不断做出“反应”的心灵的能量,是始终流动于人心底的意识,佛陀喻其为“激流”或“奔流”。要避免心灵的“反应”,做到正常的理解和审视内心的状态,书中介绍了三种方法,也是我觉得很受用和想分享的。
一、用语言来确认内心的状态。
“用语言确认”在佛教世界中有时候被称为“标记”——贴上标签。给各种内心状态都贴上一张写了“名字”的标签,进行客观确认。散步的时候确认“我正在散步”,用电脑工作的时候确认“我正在使用电脑”,在陌生人面前感到紧张时要确认“自己感到紧张”,长时间看电视时客观地确认“大脑已经混乱,感到浮躁”“内心正在焦虑”等心理状态。此时如果能闭目静静地思考,内心就会恢复平静。只需要把正在做的事用语言如实描述即可,渐渐地我们就能养成将内心状态和身体动作如实地用语言进行确认的好习惯。
其实心理学中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述与佛陀的“标记”法如出一辙,生活里我也会时常引导孩子识别自己主要的六大情绪,“你现在的感受是愤怒吗?是开心吗?”当准确描述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感受时,情绪已经得到很好的缓解和释放。“用语言确认”同样也是本书作者非常推荐的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方法。
二、意识到身体的感觉。
意识到自己的感觉这种方法对于缓解压力和疲劳都非常有效。闭上自己的双眼,在内心凝视自己的双手。在黑暗之中,你一定能意识到“双手的感觉”。请凝视自己的双手,同时将手抬高,此时会有“移动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意识“双手的感觉的存在”和“双手的感觉发生了移动”这两件事。当你有意识地“凝视身体的感觉”时,便能明白“意识到身体的感觉”的真正含义。
这很像在做瑜伽,在老师的引导下边完成一整套的动作边平静地冥想。前一段时间听心理学的《具身认知》里提到身体也有自己的认知,而且会先于意识作出反应,例如我们看到孩子的笑脸会先嘴角上扬,而不是先意识到我很开心然后才开始笑。你一定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为某一些事思绪不宁时做一下家务或看一本书,当注意力集中到手上或眼上时,不宁的思绪好像被驱散了。心理学上提到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当你集中在一处,便会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所以意识到身体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当心灵做出“反应”时,可以通过身体的感觉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灵之外的身体上从而避开心灵的过度反应。
用语言确认和意识到身体的感觉这两种方法在佛陀生活的古印度被称为“沙提”(Sati),在禅宗世界里被称为“念力”,在冥想世界中则被称为“正念”。佛陀2500年前的智慧,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我们,要正视内心的状态,增强意识,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应,让心灵恢复平静,提高精神的集中力。
三、在头脑中进行分类。
内心的状态基本可以分为贪欲、愤怒、妄想这三类,在佛教中表达为贪、嗔、痴,即“三毒”,也就是“人类的三大烦恼”。内心状态分类的方法虽然和“用语言确认”相似,但使用范围更广,更强调概念性的理解。
1.贪欲,是指被过度的欲望所驱使的状态。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指过度所求、过度期待、焦虑,以及对人际关系的不满。尤其唯有人类才有的且非常在意的“承认欲”也就是被认可欲,这些几乎都来自于“过度索求的心”。
2.愤怒,是指感到不满或不快的状态。焦躁、心情不好、总是感到压力时,首先理解“这就是愤怒的状态”。
3.妄想,是指想象、思考、在头脑中不明确地构想某个事物的状态。“脑子里总是想些多余的事”“无法冷静地集中于眼前的工作”,这样的烦恼就是由妄想所致。
说到妄想这件事,我最熟悉不过了,总是“想太多”的我并不是爱把某件事想歪或无限延展,而是会累积记忆,例如会对人或事夹杂着众多历史的记忆。很多时候这种记忆会成为当下的负担和困扰。用心理学解释就是爱屋及乌式的“光环效应”,用佛陀的解释法这就是妄想。作者说妄想本身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想法,基本上我们对于“妄想本身”都是在“妄想之后”才意识到的,进行坐禅修行的僧侣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可见,妄想是人人都有的正常想象。回顾之前的方法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妄想的存在,有意识地区分妄想和感觉,通过不断练习“将意识集中于感觉上”的操作方法,便能顺利地消除妄想。
而对于经常累积记忆的我来说也应该养成“心灵扫除”的好习惯。听过一段关于美国漫画作者斯科特·亚当斯的故事,他在9年就职于同一公司任职白领的日子里,坚持着画漫画。为了让自己每天有全新的灵感,亚当斯每天早上会吃一样的早餐,尽量让大脑简单,清空前一天所有的记忆,只为更好地创作漫画产生灵感,就是这样的习惯让他创作出了经典的呆伯特系列职场漫画。我想我们对人、事的想法,也可以适时清空一下,这个极简主义的时代,除了物质极简,思想也可以尝试极简。有一天接孩子下课时,我试着抛开所有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想法,集中在期待他下课后看到我微笑的等待的样子,那一刻,觉得整个人都泛着光芒状态良好,感受到了纯粹的期待的快乐。适度清空想法和记忆,这很简单,对身心也很有益。
寺院中的“作务”——体力劳动的智慧
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寺院的师父有在打扫庭院,本以为这大概是小师父新师父才做的事,大师父是不用的。本书作者阐述这是“作务”,是指寺院中的僧侣做杂役等各种体力劳动,和坐禅一样被视为重要的修行之一。作务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改善”的观念,二是“禅”智慧。
改善,在佛教中指想方设法带来愉快的心情。无论最初是什么动机,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应该找准“内在的动机”并加以努力。重视注意力的集中和充实感等内心的快乐,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禅,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所谓自己的工作,是指对自己来说有必要、有用、能够自己完成的任何事情。这些事和他人的意见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改善”和“禅”都是为了“解脱”。解脱,英文Emancipation,是“自由”和“解放”的意思,佛教,即佛陀的教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正确的理解 ,让人们从苦恼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闭目静心,正视自己的内心,回归内心,就是解脱和圆满。
最后
一起做个小游戏吧:试着随便哪个角度或多大力度转个头,你能看见什么?转头可见的,余光之内一定有你身体的一部分出现,哪怕只是鼻子或头发,对吧!没错,佛系,就在你的身体里。这是我对《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本书最深的体悟,简单,实用,近在咫尺身旁的熟悉感。佛陀的思维方式“改善、集中、加以理解”就是佛系,它是生活态度的一种主动式选择。
2018年6月15日 LIS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