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东又干西,到老捡垃圾。”这样一句话告诉我们将一件事认真干下去才会有结果,经常调工作换岗位就会一事无成。
林中溪却因为她丰富的工作经历而成就了她的写作生涯。她从企业单位下岗后开过店,当过代课老师,卖过保险,当过火锅店的服务员,还在食品厂打工。
她在五十岁时赶上了自媒体的时代,编辑发起了她的文学梦。可是她没有多少基础,开始并不顺利,她写的观点文并没有让她获得成功。那时有很多之前从事记者工作的人,他们都有很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写出夺人眼球的观点文,这不是林中溪擅长的领域,她把目光转向了故事。
她加入了一些写故事微信群,看到了一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样写出好故事——49天故事写作营” 的招生消息。
她报名参加并成了里面认真听课爱提问还积极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次学习让她知道了有一种写作叫“非虚构写作”,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吸引人的文学作品。这让她无比激动,她有的就是各种经历,各种职业让她接触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人,这些经历就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
她用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把这些现实中的事情用故事的编排手法来组织架构,要把主人公放到一个危险境地让他百般难受,经受各种阻力最后再有一个结果。不仅如此,还要把这个故事放到社会大背景中来,使它更有一种深刻的力量。
她开始把自己熟悉的周围人的生活写进故事,下岗女工四十多岁重新学习参加司法考试的励志故事,为出海遇难的丈夫打官司的“现代版秋菊”,下岗以后找工作遭遇传销骗局的故事,这些都成为她的一个个写作题材。
有些故事几经修改后在一些平台上发表,更增加了她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写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她明确了自己的写作方向。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作家梦,但是都会自我解嘲地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不可能成为作家了。”其实,想做一件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如果它是你真正想去做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我再怎么写也写不出像《平凡的世界》那样的巨著。”于是就放弃了。
俄国著名作家契科夫说过,世上有大狗,有小狗,所有的狗都叫,但都按照自己的声音去叫。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林中溪参加了两期写作营,掌握了将现实写成精彩故事的方法,只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国内两个很有名的写作平台“人间”和“真实故事计划”的供稿人。
记得自己小时候喜欢看《故事会》,那里面的很多故事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故事的作者也许不很出名,但是他们依然用自己的笔去影响了一个小孩子,让她喜欢上了故事,从故事中去辨识真善美假丑恶,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我相信被影响的不止我一个。
林中溪的故事告诉我们,五十岁以后依然可以成为作家,因为文学离不开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你热爱文字,用心挖掘,就会写出属于你的精彩故事。
正如写作营的老师所说:“世界上再没有比写作更公平的事了,跟出身、财富、地位、年龄没有丝毫关系,付出一些,回报一点,绝不讲价。我们摸到这扇门,无论早晚,都是美好的事情。”
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让我们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这是太好的机会。愿所有热爱文字的人,都听从自己的内心,用文字去邂逅更多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