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女人们坐在一桌,边吃边拉着家常,男人们坐在一桌,相互敬着就,说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闻。宋晓英瞥见小舅不停地给自己的父亲敬酒,极尽讨好之意。大舅舅二舅舅也不好冷落了二姨夫、小姨夫,轮流着给他们敬酒。这些,她都见惯不怪了。
宋晓英自顾自地吃着饭,对桌上的家常完全插不上嘴。再说她也请不感兴趣。
忽然,小姨笑着开口说话了,“吆,英子啊,你这胃口不错呀,一个人顶两个人的饭量。你可当心了,别将来长成个大胖子,那就不好嫁了。”
三姨忽然开口说自己,这让晓英着实有点意外,她以为小姨看出什么来了,着实让她心里紧张了一下。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停下了筷子。
“你在胡说些什么呀!”外婆温怒着制止道。
二姨瞪了一眼小姨,“英子还小,正在长身体,多吃几口就长胖了?再说,我们英子喜欢吃,就说明妈做的饭菜好吃。”
不得不说,这小姨是很会说话的。既缓解了宋晓英的尴尬,同时也把自己的母亲夸了一番。
这三姨在家排行老五,除了小舅,也就她小了。小时候,没少和小舅干架,主要还是看不惯外婆偏向小舅。
面对外婆和二姨的责怪,这小姨也不以为然,继续说到,“我是好意提醒,你们却倒怪起我来了。你们看看,村上她这么大的姑娘,那个不是都有了婆家。哦对了,英子,你上高二了吧,有没有男孩子追你?”
宋晓英脸一红,也不说话。
这时候,母亲说话了,“老五,妈做的这么好吃的饭菜都堵不上你的嘴啊?英子这还不是正在上学呢嘛,将来出息了,说不定就吃公家饭了,还愁嫁不出去?”然后对着宋晓英说到,别理你小姨,你尽管吃你的。”
母亲明显也是被这个说话不分场合的妹妹给气到了,于是就故意抬高自己的女儿,气气这个妹妹。其实,她说这些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是啊,这十里八村的,谁家的儿子考上大学的倒也听说过那么几个,可从来也没听说过谁家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所以,她用了“说不定”这样的字眼,其实更多的是想给晓英挽回面子,同时也气气自己的五妹。她的一双儿女没一个读书行的,都是初中读完高中都没考取,早早回家当了农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