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现在正儿八经的写历史的不多,想让人看得更少。现在的历史读物,我说的不仅仅是历史学,有些两极分化,要么为了评职称而写的,要么是行政级别较高的所谓大家写的,专业性没的说,水平也一般属于上乘,只是缺乏大众的可读性,我之前也曾一度觉得历史应该有他的高姿态,但是现在,我觉得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了解是下一层次)更加重要。因此另一极就出现了,也就是娱乐历史读物,或者叫做历史快餐,这类书有几个特点,语言通俗情节生动,比正统历史更注重对细节的挖掘,所以野史是现在更多人了解的历史,当然了,野史有其意义。前者很少人看但至少真实,后者很多人看但又失庄重,于是在历史读物上,我们出现在一些分歧。我个人认为,对于大众来说,知道和了解为主,对于专业人,则研究为主,这是不言自明的。近代的历史读物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套通俗演义无人可敌,几部断代史高山仰止,但仍有顾颉刚先生的国史讲义、雷海宗先生的国史概论、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来普及历史,我个人认为,这三部的模式,是兼具了专业性和可读性的,是很棒的。
建国以来,大家不少,大师不多,比如吴晗,水平没的说,可惜一句话北京城就没了,这不是大师应该做的事,所以建国后明显不如翦伯赞。建国以来,如果不是巴基斯坦奇怪我们为什么没有通史、外国人没得看,我们国家未必汇聚全国之力去搞通史。袁腾飞先前做老师的时候讲的是为了服务考试,现在讲的则是个人力图讲通史,是值得提倡的。注意,我用的是讲,而不是写,严谨性专业性不强是肯定的,但是值得提倡。
乙:
1.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往,没有人类的过往是自然;历史学是时间空间的过往,可以没有人类
2. 历史学是对历史的记叙和思考,是依托于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历史可以等同于历史故事;历史学是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
4. 历史是大众的,历史学则属于学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