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勃莱特与五个男人的故事---读《太阳照常升起》

勃莱特与五个男人的故事---读《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 马慕予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22:43 被阅读0次
    勃莱特与五个男人的故事---读《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中勃莱特初次出场时 ,“穿着一件针织紧身套衫和一条苏格兰粗呢裙子,头发朝后梳,像个男孩子。这种打扮是她开的头。她身材的曲线如同赛艇的外壳,羊毛套衫使她的整个体型毕露无遗”。她天生丽质,衣着时尚,不落俗套,在巴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且不断地变换身边的男人。勃莱特看似性解放,放荡不羁地娱乐自己,其实她本人内心痛苦,精神空虚迷茫。接下来将从与之主要相关的几个男人入手,来对勃莱特•阿施利进行深入分析。

    一、勃莱特与迈克

    迈克家境富裕,是勃莱特打算结婚的对象。但是后来他本人破产,而且勃莱特与科恩及罗梅罗两人的私情暴露,他变得“肆意妄为”,不择时机地对勃莱特进行人身攻击,因此勃莱特对他很反感也很无奈。迈克的这种行为不过是典型的由爱生恨,勃莱特真正追求的,显然不是平静的婚姻生活,她不想做别人的妻子,不想被束缚在婚姻这一单调线条中度过余生。

    二、勃莱特与米比波普勒斯伯爵

    米比波普勒斯伯爵经历过七次战争四次革命,战争中受过箭伤,在舞会上与勃莱特相识时他已经在美国开了好多家连锁糖果店,家财万贯。他对勃莱特的描述是“浑身上下都具有高贵的风度”“我没见过第二个女人像她那样,喝醉了还照样那么光彩照人。”显然伯爵经常出入社交圈子,阅人无数,深谙上流社会的人情世故,也精通包养情妇的种种手段。虽然两人的结果不了了之,但是深入文本能够察觉到勃莱特不甘堕落,不愿继续做伯爵的性工具。

    在几位男主人公中,米比波普勒斯看似不重要的角色,因为作者在他身上花的笔墨并不多,但正是这位伯爵的存在,使勃莱特形象的更为丰满。勃莱特与伯爵交往的终结,反映出勃莱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花,她在寻求真爱、寻求自我生命意识与个人独立意识的存在与价值。如果勃莱特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出卖色相的交际花,她本可以跟随伯爵跻身上流社会。

    三、勃莱特与罗伯特•科恩

    科恩初次见到勃莱特之后,便向杰克打听勃莱特,他的评价是 “很有魅力” “她有某种气质,有某种优雅的风度,她看来绝对优雅而且正直。”他与勃莱特在圣塞瓦斯蒂安同居过,但是后来勃莱特还是抛弃了他,与斗牛士罗梅罗结合,因此科恩痛苦不堪。罗伯特•科恩对勃莱特发生巨大的情感变化,从钦慕到拥有再到失去最后到捍卫失败,经历了一个男人大起大落的心理落差,爱的攻击性驱使他最后甚至不得不放下所有的自尊与骄傲去和罗梅罗决斗,尽管做法愚蠢,但也足以说明勃莱特在他心中重要的分量与难以替代的位置。 

    “他表现得很不错,他后来变得有点乏味。”“我讨厌他,恨他这样哭丧着脸忍受痛苦”。勃莱特对他的评价不乏偏颇,罗伯特•科恩的深情,着实令人动容。但是他的深情与纠缠只会让勃莱特反感,而且勃莱特根本就不把他们的一段过往当回事,爱的前提是欣赏,她不欣赏科恩这种男人,更谈不上爱他。当爱情之火扑灭再也燃不起曾经的快意时,当科恩再也不能给她提供应有的依附时,女性与身俱来的依附性、功利性、情绪化、好幻想等稳定的心理特征,便会不由自主地驱动她去寻找可依附的下一个对象,寻找曾经拥有的但是目前已经逝去的浪漫与激情。从勃莱特个人来讲,她本性放荡不羁,追求的是阳刚而又热烈的轰轰烈烈的爱情,科恩并不能满足他的这一条件。他们假如第二次结合,大概也不会幸福的。

    四、勃莱特与斗牛士佩德罗•罗梅罗

    在西班牙斗牛场上,勃莱特与罗梅罗相识,并且对他一见钟情。“他多可爱啊,穿着那条绿裤子”,“他从来没有什么笨拙的动作”,“天哪,脸相多帅啊”。勃莱特因一时狂热爱上了年仅十九岁的罗梅罗。可是当冷静下来之后,勃莱特意识到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不得不打发罗梅罗离开,最终回到巴恩斯的身边。

    平心而论,勃莱特对罗梅罗无疑是不公平的。大胆追求,又撒手放弃,缘起缘灭,都是因为勃莱特。为了这段爱情,勃莱特完全偏离了女性的被动角色,恳求杰克帮自己安排一次与罗梅罗见面的机会,并最后如愿以偿与之结合,勃莱特沐浴在爱河里,容光焕发,精神百倍。罗梅罗确实深深地爱着勃莱特,当罗伯特前来挑衅,他被身为拳击手的罗伯特击倒十几次,但是他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支撑着站起来继续与之决斗。另外,罗梅罗还以自己伴侣的标准来要求她,希望她能够符合大众审美与世俗眼光,还其女性本来面目,比如留长发,但是勃莱特并不打算那样做。“我不愿当一个糟蹋年轻人的坏女人”,这大概是勃莱特最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了,她无疑返回到了传统女性的原貌,一种红颜祸水的道德负罪感最终使勃莱特离开了自己的心上人。勃莱特在罗梅罗的情感问题上,拿得起放得下,敢爱敢恨,表现出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果断与理性,勃莱特代表着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开始懂得肯定自己的价值与尊严,自主追求爱情与幸福,尽管她既要受到外在的舆论压力与道德约束,而且这种放荡与难以管教,也体现出一种反道德和反伦理的价值观念与现实逻辑。

    五、勃莱特与杰克•巴恩斯

    杰克•巴恩斯是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贯穿于文本始末,尤其是对勃莱特,他始终保持着最深情的爱。杰克•巴恩斯因战争中受伤而失去性能力,即使他热恋着勃莱特,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对勃莱特可望而不可即。在他的身上,勃莱特获取不到应得的爱情,他们的仅限于柏拉图式的恋爱犹显悲凉。巴恩斯不得不眼睁睁地见证着勃莱特坎坷的爱情,看着他钟爱的女人跟迈克、米比波普勒斯伯爵、科恩、罗梅罗等人相继颠鸾倒凤,又无力与他的情敌争夺已之所爱。他作为一个男人,因战争而尊严丧失人格撕裂,战争没有毁灭他的生命,却毁灭了他后半生的幸福。

    在杰克•巴恩斯面前,勃莱特永远表现出最坦率最具有真性情的一面。“我会见人就搞关系而对你不忠实”“我本性难改”,“我控制不住,我从来控制不住自己。”“除了你,我没有别的知心人了。” 她把他当成惟一理解自己的人,历经情感的万水千山,勃莱特是不能骄傲地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她永远知道,最爱她的是巴恩斯,她最爱的,依然是巴恩斯。但他们的关系也仅仅限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们彼此真心地爱着对方,遗憾的是杰克却不能给勃莱特一次完整的性,这对钟情的男女因不能结合在一起而倍感孤独和苦闷。残酷的现实总使卑微的人生如此无奈和悲哀,逃避、堕落和放纵就成为反抗命运的最后选择。勃莱特在巴恩斯身上,既不是妖女,更不是荡妇,时而抑郁寡欢,时而恣意放纵,她只是一个现实的女人,她追求的,也不过是一个女性最基本的对幸福的要求,不多也不少。

    扉页引语中深刻的潜台词无疑是对作品中几位主人公结局的形象性总结。“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停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清。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太阳东升西落有自己的归宿,风来往不定最终将返回原道,可是几位主人公依然像江河那般漂泊无依,找寻不到栖息的港湾,心灵无处停留与安放。因此,勃莱特尽管出入男人世界,放荡不羁,风光潇洒,但她终其一生都欠缺心灵归属与彼岸关怀,她兜兜转转最后回到巴恩斯身边,“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这大概是勃莱特内心深处唯一的愿望与欲求了,但现实终究不会是假如,他们注定将是凄凄惨惨戚戚的余生。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即使勃莱特怎样的放荡不羁,她也是社会中的人,她的个性品格与行为意识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她的言行举止也都无不受到社会的约束。正如文本中男主人公巴恩斯所说的,“她只想追求她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其实并非是勃莱特极具个性特立独行,而是时代不允许她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才是造成勃莱特•阿施利矛盾性的根源所在,才是那深藏于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勃莱特与五个男人的故事---读《太阳照常升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p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