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21

2019-01-21

作者: 小宝和我的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2:28 被阅读0次

    许愿一时爽,执行火葬场。对我来说,目标的设定不光是考虑“我想要什么”,我觉得还有一步骤,审视“我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否则盲目立的flag必倒无疑。

    比如以前学英语,设定1天200词,坚持1周就烦不胜烦;一年读10本思想深刻的书,第一本放下后就再不想拿起来。

    对于执行力还在培养阶段的人来说,这种flag就是痛快嘴用的,除了加深焦虑,没有任何督促作用。

    我觉得,执行力的提升真的是个很漫长的大工程,而万里长征第一步就是培养习惯。我相信,那些肆意立flag并轻松完成的人,他们不是神,而是从小已养成很多隐性却特别重要的好习惯。比如我从小习惯性自卑悲观,很多事都因此影响我的判断和行为,但习惯积极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抱着“何妨一试”的心态,总会比我多很多机会。再比如,我遇到难过的坎总会心态崩溃逃避,不惜丢掉人设,而那些优秀的人他们则是不惜一切手段都要护住人设,哪怕过程再痛苦,而因此他们又多了一些可能性。

    现在,我做事的新准则是,充分审视自己(这个特别重要,记着改天再多写点这方面感悟),现阶段我并没有太多立得住的好习惯,因此再心急也要从很小的目标开始。比如背单词,我用扇贝打卡一次只背50个,确保我在刚开始心烦时就结束打卡,有时划点水也无所谓,反正每次总有一两个词真记住的。纵使这样,我也不再强迫自己每天打卡,而是先体会一下每天精力最充沛或者心情放松的时刻有哪些,我一般选择早上通勤或下午走神的时候一鼓作气打卡。其实现在还是断断续续,但我哄着自己想起来就背,但不逼迫,断断续续也坚持3个多月没腻烦。而且,我又延伸了一个新习惯,每个工作日路上或下午背听力原文,给自己要求很宽松,有空就背,腻烦就停,有时一周只能背下来很短的对话,但好处是,即使中断,我随时可以捡起来继续培养习惯。

    当然习惯培养的前提是,不着急看效果出成绩,如果是考试就不能这样了。

    在开始琢磨执行力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小问题:目标和实践很像鸡和蛋的关系。

    拿我来说,从小学校培养的是应试思维,理想中的好学生都是书本知识熟记于心,然后面对难题手到擒来轻松破解。并不容易开窍的我面对纸上得来的知识是真的没法深刻理解,反而经常会陷入思维僵化的情况。我更信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论。可能纯理论研究的短板也是我感觉考研难于上青天,工作反而很欢乐的原因。

    记得马克思哲学有个观点,认识的过程是分三步走的,感性认识-实践-理性认识,初学这个观点时我就仿佛找到组织一般欢欣鼓舞。我不知道优秀学术人员的脑回路是怎么样的,但我自己的脑回路是真的很符合这个说法:

    接触新事物前,一定要有充分氛围浸淫有感性认知,我觉得这样会让我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凭借自己的感性认知去实践,实践会补充我的感性认知,让我感受到事物的立体和细腻,但身在局中很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迷茫;

    此时需要将我的感性认知梳理提炼,形成思维框架,然后就事论事地把血肉补充完整,这就将客观事物安装到我的脑子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q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