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定的读书目标里面有50本是法律、金融、科技类的,到年底一算,只读了一本关于区块链的。
以前读书仅限小说,执迷了几年以后,发现小说的世界太小,或者说大多数欧美日本的小说和当下中国的情景相差很远,在需要对当下的情景进行分析的时候,找不到一面合适的镜子,在文化的裂缝中试图找到一个衔接的踏石,常常觉得艰难。
就像罗毅说的,中国图书馆里面那些所谓的欧美和日本经典读物,大多是上世纪或者上上世纪流进中国的,而近几年中国在外国文学的引入其实很匮乏,按照现在如此迅捷的信息传播速度来说。
这是真的,即使深圳图书馆,作为中国开放城市的佼佼者,关于欧美文学的读物数量和质量,正如罗毅所言;你能找到的大多数经典还是20、40年前就被耳熟能详的经典,经典的更新似乎是停滞不前的。
那么,所能想到的自我拯救之法,便是接触当下流行的、正在被接纳的经济、文化体系。首先要打开阅读世界,接纳不同空间和时间线上的存在,最终使思想复杂深刻、多面、包容。
写作的内容分两层,一层是表达自己的意念世界;一层是仿照现实。但是无论哪一种,在,自己看来,都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离不开身临其境的感触。
也许这一路写来,的确有很多朋友好奇,你为什么总是有话可说?这大概是因为我总会渴求知道,生怕被抛弃,对停滞状态总会不安。但同时,也会排斥自己过度追逐当下,消耗自我。
最敬佩的作家,往往因为他们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那个世界距离我们如此遥远,似乎贸然闯入一个陌生地,但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可独自豪迈、纵情欢喜。
读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时,对于美国人的冒险精神感到震撼,但首先感叹的是哪个野蛮、残酷的海上世界。那么,只有在船上生活过的人,才能知道吃生鱼片的滋味,才能知道夜晚在茫茫大海上同鲨鱼战斗的孤独。所以,有时候,那种对精神的崇拜会沉潜下去,会先去思考:没有他的大海生涯,又怎会有如此阴森而残酷的决斗场面,如此惊心动魄的人鱼大战,终至如此感人的搏斗精神?
莫言在《蛙》中的吃煤故事也一样,他有过饥饿的童年,才有了这个生动具体的细节。
所以,作家的写作,一开始兜售的是经验。
但经验又是有限的,已有经验开发完毕, 便会陷入反复开发的恶性循环周期,很多评论家都会唾弃那些老作家,因为他们永远只能写商州故事、写红高粱、写陕北土窑。
而突破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触从未接触的领域,寻找新的共鸣,寻找刺激点,而后重新散发,而且宜早不宜迟。
比如,会很推崇卡尔维诺,因为他的每一个小说里出现的世界都是独立,不重复的。场景不停切换,人物底蕴的重叠性较弱,故事的哲理主题不断翻新,这是中国作家所缺少的。
人们喜欢王小波,是因为他的作品可以让你忘记地域、忘记时代、只专注于欣赏那自由不羁和诗人的飘荡精神本身,假如他的作品人物故事放在另一个历史阶段,仍然有一种灵气逼人的光环,仍然有那种赤裸的真诚。
有些作家,你很难轻易喜欢上他,但是喜欢之后,你很难摆脱他,比如沈从文、比如梭罗、比如王小波......他们的人物和思想灵魂是超越时代的,永恒伫立在时间之塔。
可超越,并不容易,而且高处不胜寒、身先士必卒。
超越于评论家只是两个字,对于作家却需要逆反的勇气,与政治主流格调,与社会一时文化,他面对的敌人甚至是当时的盲盲大众。时代不是一个名词,它可能是作家的五指山,翻越的代价往往意味着永久的囚禁。
失去自尊,失去曾经赞美过的生命,失去示之为精神甘霖的自由。
30年代,沈从文不愿用文学的生命去做革命的道具,40年后,许多年,他便只能蛰伏在古典文物的领域内保全自己。那一年,张志新意图用青春的热情唤醒沉睡的中国,最后被割开了喉管。
出售经验的写作者付出成本相对更低,而宣扬思想,超越经验的写作者则相反,他所遭受的一切常常是代价高昂且无法承受的。
总有人喜欢三毛到疯狂的地步,其实他喜欢的是她的单纯,敬仰的是她敢于走出眼前的勇气。但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舍弃精神,只有丢下了眼前拥有的,上路才会更轻。她可以写出那些纯真而充满爱的文字,是因为为了保护自己的纯真也做了诸多反抗,如流浪。
她深知,停留是毁灭。
生性热烈的人,如果把自己包裹在生活的茧中,又如何能看到自己的内心?
写作者,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体验了百种苦,见证了百种难,被美惊艳过,也被丑碾压过,才能知道自己要表现什么?即便赤裸裸的情感流露,也是量的质变。
突破了生活给予的咒语圈限,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式。当它再次通过大脑的蒸煮,出来以后,写作者表演的是对生命的探索和反抗过程。而这,就足以打动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