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音乐
一首乐诗--贝多芬奏鸣曲第30号第一乐章 作品op109

一首乐诗--贝多芬奏鸣曲第30号第一乐章 作品op109

作者: 晓绾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12:07 被阅读0次

    点击收听 贝多芬第30奏鸣曲

    “此曲是献给你的,布伦塔诺小姐,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所能比拟的,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连结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

    ——贝多芬

            当我第一次听到巴伦博依姆演奏的贝多芬第30奏鸣曲,便惊叹于这一定是演奏者与亡灵的一场对话,哪怕音乐静止在其中的某一个休止符上,虚籁中,落下一声绵延着两百年的轻叹。

            凄风,苦雨。1770,德国波恩。贝多芬的出身并不卓越,也许可以称得上水深火热,家庭极端,严苛,自然他的降生也未带来什么荣光。

            我在修读教育学时,曾讲到,影响人发展总共有四点至关重要:教育,遗传,环境与主观能动性。他的家庭充满暴力,严苛,高压,而他的父亲沉醉于酒精与妄想的幻梦。当贝多芬二十二岁,他另辟蹊径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自此他的创作之路延续到他生命的尽头。

            那么,开始。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创作于1820年--他辞世的七年前。值得一提的是,自1794年起,他已饱受耳聋与病痛的折磨,在彻底的耳聋后,他的音乐早已由古典主义逐渐迈向浪漫主义,以极细腻的触键勾勒他内心充斥的矛盾。

            作为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之一,它将所有的演奏技法,音符用于直接的情感倾诉,从他童年起历经的凡人的绝望到他理想的自由的星空。在op109的第一个音符被奏出之时,那串持续下行而左右手动机呼应的音符仿佛又带我们漫步回他创作的伊甸园,在两个声部中优雅的歌唱。

            他年轻,强盛,喜悦,激进。那是他。

            好像曾经的失败与痛苦都烟消云散,他仍可以再为自己编制这样一个美好的幻梦,或者从头来过,呐喊出声。

            主标题下赫然写到:“献给马克西米利安•布伦塔诺小姐”。贝多芬与布伦塔诺一家有着深厚的交情,在1812年他创作的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小快板》,并在扉页亲笔书写“写给我的小朋友,马克西•布伦塔诺”。而此时布伦塔诺不过十几岁。

            我钟爱的版本一是巴伦博依姆于2006年柏林所演奏的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以及公认的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大师--威廉•肯普夫。他的op109由朦胧的安静风格引入,悸动与梦境交织缠绕,跳脱蓬勃,情难自禁。音乐风格一转而进入一串苦苦纠结思索的漫步中,时而加入的具有爆发性的和弦有如呐喊而发人深省。

            在进入展开部后,变化音的使用,持续的低吟以及暴风骤雨般的渐强,我想当他坐在破旧的钢琴前写下这段音符时他的笔锋一定不再平静,纵使病魔堵住了他的耳朵,他的内心却总有一个永恒的乐队;纵使那个社会冰冷,残酷而腐败,可他总要站起来,去憧憬,去抗争,去他想去的伊甸园,以虔诚与喜悦,去吧!

            因为他是巨人,不向命运低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首乐诗--贝多芬奏鸣曲第30号第一乐章 作品op1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ry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