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呀,你说以前我姐姐,我妹妹,我哥哥有事找我,无论是借钱还是跑腿,能帮的我是一定帮,不能帮的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帮。所以有事他们都愿意找我,也一定找我。其实我不太喜欢帮他们,但是我就是不敢说。这几年赚的钱,有一半都补贴给了他们,我自己也挺累的。我儿子也说过,妈,为什么我小姨大舅他们有事都找你?怎么不找别人?而且不分时间地点,半夜有事也是先给你打电话,你不在家也会找你,你不累吗?关键是他们好像还不说你好,你图啥呀?是啊,我累,可是我还是帮,帮了还不开心,也不赚好。我图啥?上周二,我大表妹问我借钱,开口要五万,我说现在没那么多钱,她还不高兴气哼哼的。可是我真是没有,而且我那天早上正要出差,我就如实告诉她我的实际情况,并且拒绝了她。拒绝以后,我还挺开心,觉得很轻松。这不出差一周,昨天回来,我跟表妹联系,她还不接我电话,不接就不接,我也没生气,也不纠结。可是,没多久,我哥打电话,问我都是亲戚,为啥不帮表妹?我也不生气,也不解释,爱怎么说怎么说,我有不是万能的。可是,以前可不行,若是以前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得早晚打到她接电话为止,或者直接去家里看看。也得跟我哥解释,道歉。你说,这是为啥呀?是不是我越来越自私了?越来越独了?
你觉得呢?我听到我的朋友声音里透着轻快,愉悦,也不禁有些轻松。
我觉得现在这样正是我一直想要的,但却是从来不敢做的。孩子爸爸走得早,我一个人带着俩孩子,怎么过得?谁也没有问过,反倒觉得我有稳定的收入,也算是家里条件最好的,好像应该帮他们,我也觉得应该帮。可是我有的时候也真的帮不了,却硬撑着,不敢拒绝。现在我觉得不帮就不帮,没有应该不应该。因为这些年,我也真的没有被他们关心过。有一次,我想去找妹妹聊聊天,结果都快到她家了,我打电话,我妹妹说,她在家,但是她就是不想让我去,没有为什么。当时,我给她孩子买了衣服,书包,书,好几百块钱的东西呢,当时气的我呀,在家却不想让我去,我掉头就去了福利中心,把买的东西捐出去了。我帮她们,无论多辛苦,好像都是应该的,凭什么?我就是去玩玩,想聊聊天,却不让我去,有需要想起我,我想找他们,却躲着我,这样的亲戚要来做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5970/05918e1ea99de5b1.jpg)
是的,有需要想起你,没需要躲着你。所以你越来越不愿意,越来越不开心,是因为你是个普通人,也有需要,也想被人爱和关心。人际交往既是相互的也是需要交换的,既是平等的,也是需要保护自我价值的。你之所以不喜欢跟他们这样交往,就是在过去的时候,你在跟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这四点。
关于相互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就像你跟亲人之间的交往,能帮的一定帮,不能帮的也要想办法去帮。这是在支持他们,也代表你对他们的重视,但是相反,在你想去他们家里坐一坐,聊聊天的时候,他们却拒绝你,你们之间没有做到相互性。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可是在你跟你的亲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的得是远远少于失的,或者说你基本上是没有得到的。
关于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你在跟亲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你说的妹妹在家却不让你去,而且没有为什么,其实就是对你否定的一种方式。
平等原则,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你对亲人是能帮就帮,不能帮也尽力,但是他们对你却没有关心,这是不平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995970/4ecfb279e8b7eeb6.jpg)
基于以上这四个原则,完全可以判定你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良好的。在这份关系中,你很不舒服,可是那个时候可能从关系上来说你是在乎跟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的,不想失去,所以这份关系中你是怎样的,都需要一直维系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真正需要,这份关系对你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当你真正敢于拒绝的时候,你心里是舒服的,是开心的。恭喜你,敢于拒绝。拒绝是成长的开始,你会找到越来越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