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迎来了誉霏的游泳讲堂、海螺教室第二届篮球嘉年华以及四年级长安历史文化展,可谓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一、誉霏海螺讲堂
周二上午,誉霏给大家带来了游泳讲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讲堂地点在游泳馆,实操性很强。
考虑到换衣服、吹头发等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在大课间便来到了游泳馆,孩子们欣喜若狂。有的孩子想选游泳课没选上,这次可以游个畅快了!
孩子们换好泳衣,准备就绪,誉霏便带大家进行准备活动,然后从游泳的注意事项、基本的游泳动作等方面进行了演示和指导。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
终于可以下水了!经过了基本的蹬水、划水的练习,孩子们用自己熟练的泳姿欢快地游了起来。有的孩子还不太娴熟,便借助浮板、浮袖等尝试慢慢游动,游得熟练的孩子还会过来“帮忙”,激起一阵阵水花。无论游得如何,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便可看出是何等欢脱!
感谢誉霏的游泳讲堂,让每一个孩子在宽敞、明亮、清净的泳池中自在畅游!
二、海螺教室第二届篮球嘉年华
去年秋天,海螺教室举办了第一届篮球嘉年华,效果颇佳。每每提及,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想法,也调动孩子们的运动积极性,我和曲老师便开始筹划海螺教室第二届的篮球嘉年华。
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最终12人参赛,比去年多了4人,课间孩子们的运动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两支队伍,分别是六脉神剑队和披荆斩棘队。六脉神剑队的成员有张妍柔、辛则成、陈昱丞、徐琳洋、郭子琪、张欣瑜,披荆斩棘队的成员有余晨曦、张珈民、谢华跃、张玉琪、薄昊卓、闫静萱。名单一公布,孩子们就利用课间时间积极进行战术研究和实际训练。
比赛一开始,六脉神剑队占据了绝对上风,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但是披荆斩棘队丝毫不放弃,继续顽强拼搏,比赛相当激烈。在披荆斩棘队的勇追不舍下,六脉神剑队仅以28:24的微弱优势取得胜利。为六脉神剑队的团结协作点赞,也为披荆斩棘队的永不言弃点赞!
中场休息期间,誉霏、涵琳、诺伊、梓洁给大家带来了动听的现场演唱,滢如给大家带来了活泼的舞蹈,依晨以独特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希腊神话。众多的演出给紧张激烈的比赛增添了不少轻松惬意的感觉。
第二届篮球嘉年华仍是以热爱运动为目的,胜负无关紧要。希望孩子们经过这样一场球赛能够懂得更多的篮球常识,对篮球产生更多的兴趣,让运动成为一种爱好和习惯。
三、定都长安
西安在历史上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建都历史长达一千多年。为什么包括周、秦、汉、唐这些强盛王朝在内的那么多朝代都要在西安建都呢?这便是我们在“从长安到西安”主题第二单元需要探究的问题。
通过《中国历史上的建都原则》一文,我们了解到建都是一件大事,往往要考虑到地理区位、政治集团、自然条件、人文基础等诸多因素。控内御外、易守难攻是首先要考虑的,利用政治集团巩固中央集权也是很关键的,其他如经济、交通、文化等因素也是一定要考虑的。结合秦孝公、孝文帝的改革和唐德宗的悲惨遭遇,孩子们更能体会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
汉朝是建都长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汉朝建立之初,许多大臣力主建都洛阳,也提出了山河险阻的说法。但刘邦为什么选择建都长安而非洛阳呢?原来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他指出洛阳平原较少、土壤贫瘠且不易防守,而长安“左殽函,右陇蜀,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一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拿定主意定都长安。
此外,我们通过清华大学教授贺从容的文章《古都西安》,更全面地了解到定都西安的原因。这篇文章不仅更加详细、具体地介绍了长安的位置、地形和交通,还分析了水源、气候、物产等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长安才成为众多帝王钟爱的建都对象,见证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辉煌,保存着中华民族最为自豪的珍贵的汉唐文化记忆。
长安既然有偌多优势,为什么唐朝以后就都不在长安建都了呢?原来是因为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看长安都渐趋衰落。长安城人口增多,荒漠化加剧,经济日渐萧条,南方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前关陇集团势力庞大,但唐以后急剧削弱,而唐末的繁镇割据局面导致全国的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由于朝代更替,长安城曾数次遭到焚烧、洗劫,多次的破坏让长安城每况愈下。所以,长安城能成为十三朝古都是诸多因素促成的,唐以后不在长安建都也是众多原因导致的。这样,孩子们便能比较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建都问题。
最后我们又补充了文本《都城变迁的历史逻辑》,了解到其他朝代在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地建都的基本情况,与长安形成对比,孩子们更能全面地看待建都问题。
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基础之上,孩子们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搜集各个朝代(以周、秦、汉、唐为主)在长安建都的原因,从水系、地形、农业、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结合具体史实有条理地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最终完成了各个朝代建都长安原因的探究报告。有的孩子们善于拓展、敢于挑战,探究了洛阳和北京的建都问题,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长安建都原因探究报告
包涵琳
西安,位于陕西渭河平原关中盆地,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被誉为“世界历史名城”,建都历史有几千年之久,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最强盛的周,秦,汉,唐四个朝代都在此建都,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到底有什么魅力?
首先,作为都城,理应位于国家地理中心位置上,这样有利于控制内部的反抗势力,还可以占据优越的地理优势,防御外部少数民族的骚扰,就这一点,长安就做到了,如张良所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这说明了长安控内御外的特点,而且长安东部有黄河,南部有秦岭山脉和西岳华山,北部和西部连接着北山山脉,形成了天然险阻
其次,在尚书中写道: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说明了长安的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地,用来种粮食最好了。而且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有八水绕长安这一说。
而且,政治基础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朝代定都在长安就是因为他们依赖强大的关陇集团,也有一些朝代想避开旧势力的干扰,于是迁都。
当然,水陆交通也是十分重要的,北方有驰道,南方有子午道,褒斜道和陈仓道,东南方向有商洛山中的武关道,西北通戎狄,西南连巴蜀,八水绕长安,长安的水上交通也是十分便利的。
长安不仅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势险峻,土地肥沃,有人文基础,还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东市、西市),地势平坦。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孕育了一个世界之都,在长安街上,有中国文化的浓厚气息,还流露出异域风情,一百零八坊的整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霸气,尘土飞扬的戈壁沙漠,衣袂飞扬的玄奘和精美华丽的秦砖汉瓦都在这个世界之都的带领之下把这个东方雄狮唤醒了。
周、秦、汉、唐等朝代长安建都原因
薄昊卓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作为十三朝的古都,长安当然有优越的地势。
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水环绕长安,哺育着一代代的西安人。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了潏河的支流,潏河成为了沣河的支流。八水全长530公里,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长安的地形—八百是秦川,关中地区,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潼关,地处晋、陕、豫三省要塞,南障秦岭,北阻黄河,东连函谷,西扶华山,是易守难攻、控内御外之地。
长安的农业—“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意思是土是好土,田是好田,很适合种植。长安也因为田地原因而变得方方正正,正如“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的人口—第一个100万。当时长安城是第一个人口达到100万的城市,正如杜甫说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长安的经济—国际化大都市。在街上可以看见外国来的人,都因为丝绸之路,“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姫酒肆中”。
长安的交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犹如彩带,将古代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串连在了一起。在多国之间拿自己的物品进行交易,有时也会学习宗教。
长安的文化—秦腔。秦腔粗犷、豪放,具有夸张性,是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戏曲之一。“秦腔不唱吼起来”最能表现西北人的豪迈。在西安的城墙下听秦腔,吼秦腔已成为一大乐事。
长安的文化一皮影戏。是一种兽皮或纸板表演戏剧,可以配上民乐,这样有了伴奏,有更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了西安人的欢迎。
长安的美食—biangbiang面。这是一道长安仅有的美食,是由一根大长面拉成,不仅面吸引人,“biang”这个字也吸引人。
《史记·留质列传》中提到“此所谓金城千里,夫府之国也”。所以,由上述可见,长安真是定都的理想之选啊。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这里是长安[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24
2. 八水绕长安.百度百科网.
3. 关中四关.百度百科网.
4. 耿占军.西安建都的历史与长安文化的特点和地位[R].百度文库.2018
历代王朝建都长安的奥秘
陈滢如
“古都西安,坐落于陕西渭河关中盆地,每每成为国外访华的第一站。”从古都西安这篇短文里,让我产生了疑惑。到底是什么让西安如此具有魅力。
西安,古称长安。它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悠久的古都,历经了十三个朝代。见过这十三个朝代的繁荣,也见过这十三个朝代的落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这十三个朝代可不一般,其中有四个朝代都有着显著成就。它们就是:周,秦,汉,唐。那么会有人问,其他九个朝代呢?开玩笑地说,其实就是打酱油的。所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周,秦,汉,唐身上。
《都城变迁的历史逻辑》说:长安最大的敌人就是洛阳。仔细想想,长安易守难攻,三面环山。东部一面正好可以控制诸侯,稳定天下。东有函谷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长安在军事方面来讲,就是易守难攻。而洛阳就是经济中心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就是长安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军事方面特别重要。
同时,西安的重要性也取决于它险要的地理位置。古之“建邦建都,皆凭险阻”。——《通志》郑樵。西安在黄土高原南端,黄河西岸渭水中下游地区,东部是滚滚而去的黄河,南部是秦岭山脉。当然长安渭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所以长安天然的地理优势也真不差。
反过来看看周朝,要说当年周文王造反被关进了“监狱”。多亏周小弟及时送上金银财宝。这不周文王一出来就筹划着造反,于是迁到了岐山一带。于是武王灭商后就定都长安了,取名为镐京。
那秦朝呢,是因为秦朝以前的封地就在长安,有个人叫非子,特别擅长养马,于是周天子就给了一块地给秦。到战国七雄时,那是的国家不断联盟背板。于是秦就拉拢一个国家,然后造成背叛,让六国之间打。至于秦国在干嘛,那只能说在看戏喽。
上面两个都是按照自己原来的封地来的。简单来说就是打完仗,回老家。那在看看下面两个。
汉朝就是当时那个叛变的首领,他从三面围堵项羽,就这样汉朝诞生了!当时这人可是有考虑过回老家,让洛阳当都城。但是,经过张良和娄敬双重劝导下。终于来到了长安。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服刘邦的“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饶,独一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世界之都
高诺伊
选择国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不把所有因素考虑全面,甚至会造成国家的衰败。西安就是一个繁华兴盛的好地方,它吸引着许多帝王的到来,它也一直经历着国家的兴衰荣辱。为什么西安受到了这么多帝王的钟爱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西安就很占优势。西安的建都位置主要是在关中地区,关中被秦岭等许多山脉包围着,而且八水绕长安,关中就有着许多的天然屏障,所以这对西安是很有利的。关中不仅有着许多天然屏障,而且还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一个国都就是一个国家的重心和中心,这里的函谷关等各个关口都是关中的咽喉,很难攻破。而且,如果想从关中出发去攻打别人,士兵就只用坐船顺流而下,毫不费力,非常方便。关中这个位置也很容易控内御外,“进可攻,退可守。”
关中的土地也很肥沃,气候也很适中,不冷不热,很适合谷物生长,粮食补给也就很充足。用“禹贡”的原文来说是:“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意思就是,土是黄土,田是好田,很适合耕种。而且交通和经济也非常发达。
除此之外,国家的影响力还是要有的。民众们都要服从天子,可以说是“有山有水有王气”,如果没有这个“王气”,就会民心涣散,当然也就不会给国家带来好的结果。
当年刘邦选择国都时也考虑到了很多因素,本来想定都洛阳,但在张良和娄敬的劝说下还是定都了长安。之所以刘邦想定都洛阳,是因为洛阳离他的老家山东更近,但以前的山东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山东省,我们现在的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而以前的山东却是指崤山以东。刘邦也是丰沛人,他的许多大臣也都是丰沛子弟,所以都极力推荐洛阳。而且不仅洛阳离山东近,也是山河险阻,东西两侧都有山脉,背靠黄河,面前还有伊水和洛水。但还是定都了关中,就是渭水南岸的长安。
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就没有朝代再次建都长安的了。那是因为当时已经战火纷飞,有着许多战乱,长安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因为战乱,长安城两次被大火焚烧,面目全非,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但西安历朝历代,都会受到帝王们的钟爱。
西安建都原因探究报告
高梓洁
西安又名长安,属于陕西。中国历时最长的都城,堪称“世界之都”。那为什么古代的帝王如此喜爱西安呢?
我先从它的地形说起,长安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有秦岭山脉,东有黄河,位于黄土高原南部。此地东有函谷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地势十分险要,长安位于四关之中,又称“关中”。古之“建邦设都,皆凭险阻”。
长安的经济发达。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和玄奘取经让长安的经济逐渐发达。周是因为长安的地势和环境才定都于此,正所谓“自古帝者必居上游。”唐、秦、汉也是如此。
长安的农业发展也是一流的,非常利于庄稼耕种,如张良口中的“沃野千里”。农业离不开水源,长安水源很丰富,所谓“八水绕长安”。长安的交通也很便利,粮食运输也很便利。在唐朝,长安人口超过一百万,渐渐的土地也就不肥沃了,这是长安衰落的原因之一。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比较重要的就是当时的政治筹划。都城的选择不仅要求其位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还要结合自身势力与地方势力强弱的社会因素而定。当时能在长安起过一定作用的地方势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重要的集团,关陇集团。这是长安长期作为都城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是关陇集团支撑着长安的繁华。
还有一个方面是长安的文化,定都于长安,就奠定了汉唐时期以中亚、西亚为主的中西文化变流格局。在对外文化交往上,这里(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最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事了。古代都城选址,一定要看军事防卫。长安位于关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在军事方面很有优势。安史之乱时,唐军三攻长安,叛军伤亡过半,唐军依然坚持战斗,这也是唐军极高的军事素质。
此外,关中盆地为暖温带气候,不仅使这里麦粟丰饶,而且植被繁茂,汉时有“渭川千亩竹山”的记载。
长安最重要的就是地势险要(地理位置)和物产丰富,吸引着各国人民,长安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军事和政治,所以繁华不是永久的。
长安保存着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记忆,长安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让人梦绕魂牵。
建都开封原因的探究报告
宋依晨
开封这个城市的现状有点尴尬。自中华民国时期之后,开封的地位开始下降,不过也没有那么的不堪。不过开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物价太高,让很多游客产生了对开封的厌恶。
在历史上,开封是八朝古都。在神话般的夏朝叫做老丘,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叫做大梁,在五代十国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时是汴州,在宋朝时为汴京或东京,在金朝时叫东京。
至于夏朝为什么定都开封,现在我还不知道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陶(今山东定陶)是当时的经济中心,而大梁就正是位居这两大中心之间;除此之外魏国也是为了躲避秦国,才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
在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之汴河途经开封,因此开封成为锁控江(长江与淮河一带)的咽喉重地。延至后周时,开封交通更加便利,从水路通往汴河、五丈河、蔡河,陆路更是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能将物资快捷地运往开封。真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因此吸引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在此定都。
而在宋朝的建国之初,不管是官员任用上还是在军事安排上,大部分都沿用了后周的制度。这么做是为了稳固北宋建国初期的统治,这时的北宋在北方还有北汉和契丹的威胁,在南方还存在很多政权,局面十分的严峻。并且刚将建立的北宋,也没有能力去建立一个新的城市。
赵匡胤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在开封定都,首先是传统的水陆交通运输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而开封在经过五代十国以来的发展,既是南北交通中心,也取代了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而历史上不太被认可的朝代金朝也曾迁都汴京,汴京经历过宋朝的建设,这座城市不管是城市布局还是城防都已经是非常的完善,所以金朝迁都到汴京,是不用规划这座城市的,对于金朝来说也是非常的方便。
长安和洛阳以山为塞,以河为池,形势险固,易守难攻。开封地处中原,无山川之险,四战之地,形势涣散,不利于守。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国家政权强大时,它的位置却是非常有利控制中原的。开封所谓“西索温洛(借指洛阳),东镇齐鲁,背依燕赵,面控江淮”,而战国时梁惠王据此而霸中原。
定都长安原因的探究报告
王誉霏
西安是13朝古都,从周朝一直到唐朝以来,都是军事要地。
我们先从周朝的角度来分析:在商朝时期,土地最肥沃的地方往往是在黄河流域,但是当时的周国突然发现了一片更好的地域,叫做关中地区。正因如此,周朝才能统一天下,打败强大的商朝。
周武王时期,周朝成功取代了商朝定都关中地区的西安,名为镐京。
那么,周朝为什么要选择建都西安呢?原因主要有这些:一是当时的西安土地肥沃,粮食多。二是军事要地,进可攻退可守,这也是周朝能打败商朝的原因之一。经济发达、军事强,那么如果把一个朝代的都城建在这里,那这个朝代也必将繁荣兴盛,像周朝,它虽然有一部分时间是在乱世当中,但也持续了800余年。
再来说说,统一了六国的,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朝代:秦朝。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的都城也定在了长安,当时秦始皇将其起名为咸阳城,还在附近修建了大量的宫殿,甚至还修建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阿房宫。
咱们来说说为什么秦朝又要把都城定在咸阳,从地势上来分析,西安南依秦岭山,北临渭水。关中平原也位于我国的中心,交通便利,天气温暖,风气好,而且土地肥沃,而且这里正是大禹当年分的雍州地带。
再来说说强盛的汉朝,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里有记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候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这里正是说了,长安是以函谷关和崤山为主要,它的地势非常险要,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当时最富裕的地方。而且当时国库空虚,还可以在阿房宫的基础上修建新宫殿。
再来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唐朝,唐朝经济发达,都城也在长安,同时也是用了两京制度。
唐朝不仅利用了长安,是军事要地,物产丰富。而且,唐朝还设置了洛阳,洛阳相对长安来时,有更多食物,所以平时唐朝皇帝经常两个城市到处跑。
西安,十三朝古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物产丰富的城市。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都城之一!
洛阳建都原因主题报告
谢华跃
在中国古代,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就符合了很多条件。
洛阳居天下之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自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洛阳就为都。后来者为了追求正统,都纷纷建都洛阳。如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古代皇帝为了远离一些战乱的地方,常常选择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那么我国国土面积辽阔,那么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皇帝对于定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皇帝的权力最大,皇帝想去哪就去哪,可见权力大就是任性。
但是我国有个地方素来是皇帝定都的首选,那就是洛阳,要说我国定都的朝代最多,那么洛阳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其实为什么洛阳是皇帝定都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洛阳位于我国正中心,远离边境地区,因为边境地区时不时就会发生战乱,情况相对较为复杂。
而且洛阳地理位置属于易守难攻,要想攻打必须先要通过周围的城市,但是周围的城市皇帝往往会把守重兵,进行层层防守,所以,在历朝历代洛阳都是皇帝定都的首选位置,因此成为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
不得不说这洛阳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都,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洛阳正处于我国正中心,且易守难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洛阳也有着因此也有着九朝古都,名声也是享誉中华大地。
洛阳是中国古代很好的一个都城,它可以和长安进行对比,很多原因让它深受着皇帝们的喜爱!
长安建都原因探究报告
闫静萱
长安是一座繁华又古老的帝王都市,在这里承载着十三个王朝的历史。是中国心目中的天府之国,也是世界心目中的世界之都。在我开始研究长安的奥秘时,我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极为强盛的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首先从地理位置方面来讲:关中四面环山,东边是殽山和有名的函谷关,而西边又有陇山和蜀地的岷山,南边是我国中部的分界线——秦岭山脉。关中不仅有着这些笔陡的山脉,还有着八水和黄河,所以关中依山傍水,地势十分险要,为它打造了一个自然屏障。正是因为它有着易守难攻的特点,所以周秦汉唐这四大王朝能选择在这里建都也与关中这险要的地势息息相关。
其次就是经济方面:从经济方面来说,关中的土和田还有着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的美称。本身就有着好土和好田,再加上附近的八水和黄河环绕着它,土壤十分肥沃,水源又很充足,非常的适合生存和种粮。而且这里不仅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还有着交通便利,气候暖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等各种优势。在《战国策》中就记载苏秦说秦惠王,夸这里沃野千里,资源充沛,称得上是天府。如果你是一位君主或皇帝,当你听说有这样一个好地方,难道不会心动吗?
最后就是军事方面:娄敬曾经论述过关中的地势特点,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关中正是因为地势十分险要,所以在这里既可以主动出击来进攻,也可以防御守卫。所以关中不仅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它还可以不受控制的攻击和防卫。关中不仅有山脉,有水源,还有四关。这四个关口分别是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这四关所围绕的地区统称关中。另外还有子午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可越汉中抵巴蜀。现在你知道长安的厉害了吧!有山脉,有水源,有四关,还有三道。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这个繁华的都市,保存着十三个王朝的记忆。保存着中华民族共同骄傲的文明和文化。把全世界吸引而来,被称为帝王之都。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博物馆记载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将会被永远地流传下去!
建都西安的探究报告
殷楷淇
西安,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中国历史上极其强盛的周、秦、汉、唐皆在此建都。华清池、大小雁塔、兵马俑……都是在西安定都的遗迹。
到底是什么,让西安享有“秦中自古帝王川”的,所以美誉。又是什么,吸引了无数帝王在此定都呢?
首先是西安险要的地理位置。西安位于黄土高原的南端,东部是黄河,西部有北山山脉,而南部,则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其中包括终南山、华山、骊山等等,“阻三面而守”。这些山脉和河流,共同形成了西安环山带河的天然屏障。因陕西曾是秦的领土,所以横跨中国的那条山脉叫秦岭,由渭河冲击的渭河平原又称秦中或秦川,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古称“八百里秦川”。
西安的水陆交通也十分便利。秦代所修的宽达十米、绵延千里的的驰道可以直通蒙古草原,是抗击北方外敌、给予补给的十分重要的一条路。在南方,有魏延做梦都想走的子午道,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的陈仓道,还有褒斜道等等可以从西安直达巴蜀。西安之所以被称为“关中”,是因为他处于四关之中。北面萧关,易守难攻,是“长安咽喉”;西边散关,秦汉相争时,刘邦便从此经过。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从此经过,被称为“川陕咽喉”;南武关是通往楚地的咽喉,公元前209年刘邦入秦便经此关;东部函谷关,是关中之门户,奇险无比,六国攻秦便在函谷关惨败。这四关,使得西安“四塞以为固”。
西安的水源也十分丰富,有渭水、滈水、灞水、涝水、沣水、泾水、浐水、潏水八条水流环绕,是为“八水绕长安”。
都城的选址必须要满足居民生活条件。比如能种上田,能吃上饭,物产要丰富,西安刚好满足这些条件。好比西安的土地“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十分适合麦子生长。另外,关中地带为暖热带气候,使这里麦粟丰饶且植被繁茂。
西安的易守难攻和富饶让无数帝王在这里建都,秦代咸阳城的宏大,唐代长安城的繁华,现代西安的壮丽,都让西安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城市。这正是“西安城三千年的秘密”中的“长安情怀”。
北京建都之原因分析
余晨曦
在近现代,有许多朝代在北京建都,比如非常强盛的元帝国,虽然是蒙古族的,但仍然属于中国,比如明朝,比如清朝,还有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那里有一个名字,叫:紫荆城,非常庞大,现在我们叫他故宫(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故宫)都有一个解不开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偏远的”北京建都,元帝国不用说,离蒙古人的老家近,清朝也一样,离东北近,明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问一个“为什么”了。
在明朝时期,北京就是当时的边塞,一旦长城被攻破,北京被包围,明朝可就灭亡了,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都?原来朱棣说过一句话:“天子守国门”,什么意思?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不让外敌入侵所以才迁都北京(从南京到北京)。
再来算一下经济方面的事,要么是“苏湖熟,天下足”要么是“湖广熟,天下足”,就是说这个地方的粮食充足,足于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苏湖分别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湖广指的是两湖(湖北、湖南),广指的是广东和广西,且湖北、湖南为主。可北京没有大片的种植区域,所以看到这我认为不应该建都北京,而且长安是“沃野千里”,可比北京的土地好得多,我还是建议定都长安。
但是我们漏了一个点:因为有运河,所以可以直接抵达北京城,但这时我想说:“你就不怕有敌军来抢占粮船吗?万一被抢了京城的人不就都饿死了么?但是想到敌军过不来,到不了运河,所以这时我有点动摇了,认为定都北京城有一定的道理,可还是不坚定!因为关中一带(西安)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四面环山,“八水绕长安”,可比北京好多了,而看当时的洛阳,虽然打仗可能不太有优势,但至少对经济方面也比北京好,可是想起一开始那句话:“天子守国门”之后认为元明清定都北京有一定的道理在,所以站在大体系来看,北京恰恰是枢纽。那当然应该定都北京。
“天子守国门”—朱棣
“苏湖熟,天下足”取自《七修类稿》
“湖广熟,天下足”取自《地图综要》
建都洛阳的研究报告
张欣瑜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之 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 ”而得名。
洛阳简称“洛”,因地处古洛水之北,有着4000年的建城史和1529年的定都史。自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105位帝王在这里定鼎九州;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跨度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那为什么洛阳是受帝王喜爱的都城呢?要考虑这三点,比如:地理优势:洛阳地处中原,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等。西依秦岭,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自古以来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交通关要:洛阳的优势还在交通。以交通经济立都,四通八达,天下之中,有漕运之利。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也并非十分发达。但洛阳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它最大的优势。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分别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隋代在洛阳建设有含嘉仓和洛口仓这两大粮仓,粮食到唐朝贞观年间都未用完。粮仓:对于一开始在统一中国的秦国来说,仅仅占有渭河平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丰盛的关中平原之外,秦国自然还需要开辟一个更大的粮食生产地,而他们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关中平原南部的四川盆地之中。很快,秦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四川盆地之中。此后,加上李冰出色的水利建设。四川盆地一带从原来的贫穷场所变成了“天府之国”。
我喜欢洛阳,因为作为八大古都之一,洛阳和其他古都一样有着极其辉煌的前世,是我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数千年来总共有一百多位统治者定都于此,我希望洛阳继续发展下去!
建都西安原因探究报告
张妍柔
西安简称“镐”,在以前被称为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的省会,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西安城的总占地面积是10752平方千米,人口的数量达到了1000万以上。
在古代西安是一些帝王最喜欢的建都之地,那么为什么这些帝王这么喜欢长安呢?
我们可以根据古代的建都原因去分析为什么那些帝王这么喜欢西安。
首先西安的地理位置好。她旁边有两座山,分别是殽山和函谷关,这也让西安易守难攻、控内御外。不仅如此有八条水绕长安城,分别是渭水、泾水、沣水、涝水、潏水、灞水、滈水、浐水。就因为这八条水所以古西安的土地肥沃。
其次就是长安的军事和经济方面都非常非常的好。
还有西安经过多个朝代的经营,不用说也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个好地方,如果这不是一个好地方,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个国家去争。所以西安是个好地方。
不仅如此,西安可能离一些帝王的老家近,而且西安在国家的中心。
而且西安城的粮食提供很好。如果一个都城没有粮食就惨了。为什么西安的粮食提供很好?首先西安的土地肥沃,一看就知道可以种很多好吃的,其次是西安在好几条和中间,所以可以从河上运一些好吃的到西安城。
最后就是西安城离少数民族近,毕竟当时的一些朝代就和少数民族打仗(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而西安易守难攻,还离少数民族很近,那么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去攻打少数民族吗?
总结一下西安城大概在中国的中心。而且还有肥沃的土地。还有西安城可以易守难攻与控内御外和有着很好的粮食的提供,还有很多很多的将是去攻打西安。最后就是西安城离少数民族近,西安城很容易就可以去攻打少数民族。那么西安城不就可以被人们称为君家必争之地吗?
西安城从西周到唐朝这段时间有着伟大的历史。
其实建都西安的原因还有非常非常多,这只是冰山一角。
到了后来也就是在唐朝以后西安城就越来越衰败了,在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还是战争造的,不过在我心目中西安城,你是中国第一的古城!我爱你!
长安的定都原因探究报告
张玉琪
长安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它曾被人们叫过丰京,也曾被叫过大兴城,现在被我们称为西安。长安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城市,它曾经被十三个朝代的帝王选为都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周朝、秦朝、汉朝和唐朝了。为什么长安受到各朝的青睐呢?让我们一一来看。
商朝周部落在姬发的带领下推翻了商朝暴政,建立了周朝。周朝是第一个定都长安的朝代,当时长安还被叫做丰京。姬发因为看重长安附近有许多河流经过,水路交通便利,同时,长安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所以定都在此。从长安经过的泾河、渭河、沣河、灞河、沪河、滈河、潏河、潦河,为长安提供了丰富的航运资源;肥沃的土地印证了那句俗语“民以食为天”,粮食不愁了,人口就迅速增长起来。
建都长安的朝代,可不止周朝一个。作为中国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秦朝也选择定都长安。而秦朝定都长安又出于哪些考量呢?大统一需要依靠军事,长安背后有河流挡着,唯一的出入口又有秦岭挡住,那是无比险要。想当年,战国时期,六国一起来攻打秦国,可是却在函谷关这个地方兵败如山倒。函谷关是在大地的一条石缝里,两面是峡谷。易守难攻,合理用兵能以一敌百,杀倒一片。而且当时可以利用河流运输粮草,军粮有了,仗就不难打了。
汉朝作为秦之后的第二个统一的王朝,以前本意要定都洛阳,可是张良几句话就把都城定在了长安。他告诉刘邦说:“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一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关中不仅一片沃野千里,而且南边有巴蜀的富饶,北边有“胡苑之利”。诸侯安定,把粮食送到关中,诸侯叛变,军队顺流而下,足以平定叛乱。
不仅周朝、秦朝、汉朝把都城建在了长安,而且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唐朝也选择了定都长安。唐朝的开朝皇帝李渊和古代的诸多帝王们一样,被长安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优势吸引。唐高祖李渊建国时,四方都不太安定,北方有强大的突厥,同时,国内也不太稳定。一但突厥发起攻击,要有地方躲呀!长安的有利地形吸引了李渊的目光,于是就把都城定在了长安。
长安是一个强盛的都城,可是唐以后就没有朝代在此建都,因为晚唐把长安城弄成一片废墟,自此以后就无人问津。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强盛长安真让人怀念呀!
北京建都原因探究报告
祝轩烨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从1271年至今,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政权都在此建都,更是给世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帝都形象,但是,建都北京也是有他的原因的,以下,就是各朝各代建都北京的原因。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自然要找个能控制全国的地方,这个地方就要在地理中心和经济重心之间找到平衡。元帝国的地理中心在蒙古,但是蒙古根本没有做国都的素质,以蒙古为都城,可以打天下,但是治不了天下。江南倒是经济中心,但是太靠南了!如果以南京做都城的话,西伯利亚那一块就管不了,必然会对元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并且距离元朝的龙兴之地太远了,汉族对蒙古人有不小的偏见。那就在蒙古和江南之间选个中心点吧,北京就是这个中心点,从经济上来说,北京和江南被京杭大运河连着,经济发达;从政治上来说北京距离蒙古很近,政治合格;从军事上来说,北京北边是长城,南边是黄河,西边是太行山,东边是大海,易守难攻,军事合格。
明朝定都北京也是有原因的,靖难之变后,朱棣继位,他知道自己皇位来历不正,所以就没有厚脸皮的跑到南京,而是回到了根据地——继续留在北京,而且因为朱棣对谁都放心不过,所以只能亲自去天子守国门了,这守得呢,就是山海关,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长城在北方唯一的突破口。天子坐镇在山海关,一来能及时对军队作出指挥,二能震慑住敌人。这一石二鸟的事朱棣自然乐意干。而且再看看地图,明朝虽然比元朝小了一大块,但是还是不小,在这种情况下,更靠近全国中心的北京显然更适合做国都。
清朝呢,也要在这三个地方作出选择:是龙兴之地但是经济,位置不好的东北、离龙兴之地近且经济不错,地理位置好的北京、经济很不错,离龙兴之地远且地理位置不好的北京。在这种情况下,清朝选择了北京。
而民国选北京的原因则更加简单粗暴——没钱,民国一直是百废待兴的状态,这时有现成的都城直接拿来用就是了,没必要再换个。
而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呢,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定都问题上,曾把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延安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但经过权衡利弊,还是定都北京。上海,“冒险者的乐园”,工业基础雄厚。但是,这里是蒋家王朝的一个中心,有许多特务藏于地下,对于新中国中央政府的安全十分不利。而且位处海边,敌人很容易就能从海上打过来,绝对不会被选中的;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并且在国民政府统治下,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由于这里象征着反动统治,所以支持者寥寥无几;哈尔滨,老解放区,靠近苏联。曾有一度,政协会议都要准备在这召开。但是,日本侵略东三省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这地方太危险了!哈尔滨最终落选。
延安,革命圣地。但是这一个没有任何工业的小山坳怎么会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呢?西安,是历史古都,但是那块经济已经不行了,交通也不好,也不可能。北京,是历史古都,且经济发达,虽然位处海边,但是仍然很安全——渤海被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守着,还是很安全的。综合以上考虑,北京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首都。
四、长安历史文化展
学习了第一单元“长安印象”和第二单元“建都长安”,这一主题的主体部分便告一段落。5月21日本周五,四年级四个班一起举办了“纵览千年古都,重现长安盛世”的“长安历史文化展”,作为这一主题的总结和诊断方式。
海螺教室承担了此次历史文化展的海报制作和汉朝部分。以楷淇为主的美工组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极高的效率在两三天内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和大汉王朝的展览图。涵琳以浑厚的书法完成了四个部分的标题。高效的合作让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
基于孩子们的想法,我们把大汉王朝分成了“楚汉之争”、“开国建都”、“汉武雄风”、“大汉遗响”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包括具体的关键性人物和事件。经过数次的演练,我们提前一天进行了彩排。
演出当天,楷淇作为汉朝部分的主持人,贯串整个展演:“我们海螺班今天将在这里呈现大汉王朝的历史。我们先进入第一部分:楚汉相争。汉朝的开始,要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的楚汉之争说起。”
第一部分:楚汉之争
涵琳和子琪讲述了楚汉之争: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即盗抵罪,紧接着,项羽进入了咸阳城,大怒,于是假意请刘邦去参加一场在咸阳城郊外举行的一场宴会,史称鸿门宴。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汉王刘邦率军南下汉中,把途径的栈道都烧了,不久后又表明重修栈道,暗地里却出兵偷袭、攻占了楚军据点陈仓。回到关中咸阳,打败项羽。
楷淇:楚汉之争中的项羽因不得民心,在垓下战败,百感交集下写出了《垓下歌》,随后拔剑自刎。
昱丞生动演绎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壮景象。晨曦和梓洁以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对项羽进行了深切缅怀。
楷淇:就这样,历时3年的楚汉相争因项羽的自刎而吿终,刘邦胜利,建立了汉朝。
第二部分:开国建都
楷淇: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汉朝的开国建都。
华跃饰演刘邦,以昂扬的姿态高唱《大风歌》。随后又自述了取天下的原因,但苦于建都问题,这时玉琪饰演的张良便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建都长安的优势和必要性。刘邦听罢,拍手叫好:“卿言甚是!定都长安!”
第三部分:汉武雄风
楷淇: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三部分:汉武雄风。汉武帝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在一次外出时写下了《秋风辞》。
静萱饰演的汉武帝款款登场,高唱《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紧着着,誉霏又对汉武帝做过的重要大事进行了介绍: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说,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是朝廷的生财之道之一。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说,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让诸侯把土地分封给子弟,削弱诸侯的势力。
然后,是从军事方面来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去攻打匈奴,立下伟大的功绩。
最后,从文化方面来说,汉武帝重用了董仲舒,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楷淇:赋是一种诗歌体裁,在汉朝十分流行。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司马相如。
妍柔饰演的司马相如顾盼多情,娓娓吟唱《凤求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楷淇:在汉武帝时,还有一位史学家,他叫司马迁。
欣瑜对司马迁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介绍: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西汉最伟大的史学家,大家知道《史记》这本书吗?它就是由司马迁写的一本著名的史书,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紧接着,珈民饰演的司马迁翩翩登场,悲情吟诵《悲士不遇赋》: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
楷淇:相比背诵而言,人们更喜欢将诗词唱出来,于是就有了汉乐府的一些千古名篇,比如《陌上桑》。
只见依晨手端桑筐,飘飘而至: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第四部分:大汉遗响
楷淇: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部分:大汉遗响。西汉末年的王莽,因人品极好,深得汉室信任。但后来他却背信弃义,灭掉了汉,建立新朝。
接下来,琳洋对王莽篡汉进行了更加详细地介绍: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的是有模有样,最后也阻止不了王莽灭汉的心理,王莽最后起军灭汉,灭了汉朝建立了新朝。
楷淇:东汉末年,董卓一意孤行,带汉献帝迁都长安。后来,他的两个部下李傕、郭汜也造反了。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地区,他在一次出征时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于是,诺伊饰演的曹操便开始慷慨高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楷淇:关于汉代,唐朝的唐彦谦写下了他的评价。
作为最后一个节目,昊卓饰演的唐彦谦激昂朗诵《汉代》:汉代金为屋,吴宫绮作寮。艳词传静婉,新曲定妖娆。箭响犹残梦,签声报早朝……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最后,楷淇对此次展演进行了总结:
汉朝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穿的古代服装叫做汉服,写的字叫做汉字,中国有一个最大的民族就叫汉族。汉朝远不止我们今天讲的这些,他的文化、饮食、习俗,还都要我们细细的发掘。汉朝是历史上绝不可或缺的一个朝代。这就是历史上气势恢宏、极其强盛的大汉王朝!谢谢大家!
附海螺教室长安历史文化展演出视频:
海螺教室长安历史文化展之大汉王朝
演出之后,各班还有多样的展览环节。
涵琳执笔挥毫,教大家写汉代的书法——隶书。
琳洋广授口诀,教大家轻松学会写笔画最复杂的“biáng”字。
最为火爆的是汉服拍照体验处。孩子们穿上喜爱的汉服,进行了美美的打卡体验。
对于长安历史文化展,孩子们以作文的形式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长安历史文化展
陈滢如
这次活动我主要讲的部分是丝绸之路,当时想报这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那节课上记了非常多的笔记,选这个题目的话,个人觉得后期会对自己更加有利一些,毕竟有东西可以写吗。
然后经过老师的建议,我开始画这个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一开始先画了一个,不过经过老师的指导下发现这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第一次路线图,全部的都到东罗马去了。
后来又经过千辛万苦的博哲,终于把这个图给画好了,然后标注了一些城市,又写了一些城市,在今天他们是哪里?
表演当天带来了很多的古装,然后有一些这种活动也去参与和配合。全程来说,还是有一些紧张的,然后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语速有一点快,其他方面来说我自我感觉良好。把每个流域的文化边指边说。
我自己认为我做的路线图是很不错的,但是缺少一些,实际的东西。但是也好我觉着让我开心的事也有在那天嗯,去带古装和道具,当一个后援团。
从楚汉相争,到定都长安,在到汉武大地,到汉风遗响,整个过程让我在对汉朝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相信我以后能做的越来越好,加油!
长安历史文化展
高梓洁
今天,我们举办了“长安历史文化展”,用了二节课来展示四个重要的朝代(周、秦、汉、唐),我们负责汉朝。
我这次演李清照,朗读《夏日绝句》,一开始我读得并不好,经过我的努力后,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当天表现不错。我还负责一个“汉服打卡拍照”的任务,来找同学穿汉服拍照。我觉得这个做得不太好,有时没有人在。
当时我有一点紧张,我是第2个节目,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场,读完古诗,飞奔下场。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准备没有白费,我很想给自己一点鼓励。
在演出时,我们全员都很顺利的结束了自己的演出。后面除了我负责的“汉服打卡”以外还有写“汉”的书法,教biang字的,都很精彩。
这次文化展我也有很多收获,汉朝的文化我也有里一定的了解,其他朝代的呈现形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文化展的效果超过我的意料之中,但也不是没有提升空间,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练没练习直接就能看出来。有的人台词背的滚瓜烂熟,感情丰富,而有的人声音很小,没有感情。我觉得我们班属于第1种人(精神饱满、有感情)。
长安是一个千年古都,我们饰演的“角色”汉代是一个“主角”,如果没有汉代,那长安可能不会变得如此强盛。不管是哪个同学都知道汉代没有我们讲的那么少,这次的文化展我很喜欢,希望下次,我们还能再次举办一次“文化展”!
这次的“长安历史文化展”圆满、成功地完成了!
百里挑一,《陌上桑》
宋依晨
记得,从《从长安到西安》这个主题一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长安历史文化展的到来。在经过学习学习手册之后,我就更期待它了,因为我发现,每个朝代都有它值得展出的一点。
其实,我觉得长安历史文化展就是将前些日子做的历史步道是视觉化罢了。要演绎汉朝其实也没什么,虽说汉朝的历史步道的确是有一些欠缺但我是非常相信我很是可以做好的。毕竟我们做的汉朝一开始是不够好,可谁说到最后就不能是最惊艳的了?
我上报的节目是汉乐府诗,老师就选中了《陌上桑》,乐府诗有很多首,我们找到的《陌上桑》也必定是“百里挑一”了。、
要背下一首诗确实很难,《陌上桑》也很长,不过相比于《琵琶行》,《陌上桑》还是没有那么困难的,我第一次在同学面前背诵时,我终于懂了小说中“颤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颤抖的不光是声音,整个人都在抖欸……
不过经过许多次的练习之后,我就可以一字不差的且不颤抖的背出《陌上桑》了,不过要进一步升华,需要道具和感情双全。道具简单,一件般配的衣服加上一个盛馒头的小篮子就可以了。想表达好感情还是很难的我先是想象罗敷的模样、动作,再将视觉转化成声音,就是听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说真的,那太难了!最后演出时还是缺了些感情。
不管准备的如何,在上台时我还是有点紧张,不过还好,没有忘词。我对我们班同学们的演出可以说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有一点好奇别的班是怎么看的。
此次展演,我真的是收获满满,背会了《陌上桑》,也用到了堆灰的衣服,更是学会了很多知识。
演出感想
谢华跃
这一次演出,让我体会到了努力就会有回报,还有齐心协力的力量!
这一次演出总体来说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就是有一些人背的或说的有一些卡克,有的人的词也没有背过,这是我们可以继续完善的,不过我们好的方面也是有的,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古装,有的人把诗背的大气磅礴,有的人讲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大家说的都很有感情。
我一直在努力地练习我的台词(一首诗和一段话),我演的是刘邦,所以我要想练出刘邦的那种威武的气势,也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我经常在一些空闲时间去练,所以练出来了刘邦威武的气势。
当我们第一次演练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同学和我一样,做了充分的练习,练习得很好,不过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做充分的练习,演练的时候要不是卡克就是抄百科,还有的人都没有准备这件事,导致第一次演练不太成功也不太好。
在后面的练习里我们一次比一次好,同学们也不太卡克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念得不是纯纯的百科,而是生动有趣的句子,大家都把自己的部分背过了。
正式演出那天,同学们表现的都不错,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历史文化展感受
闫静萱
在这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长安历史文化展中,大家通过四大王朝周秦汉唐在长安所发生的故事作为代表,从历史文化、遗址文物、民俗美食等各个方面都介绍了盛世长安,体现了当时世界之都的繁华。
我们四年级二班小海螺班主要负责的朝代是汉朝,在汉朝这个大的朝代中,我所饰演的人物是汉武帝。在这一次饰演汉武帝,我是要朗读他的千古名篇《秋风辞》,经过老师的一般指导,汉武帝写《秋风辞》,主要是想表达他对于自己的衰老,而表达出的无奈和悲伤,所以情感上和气质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虽然是很大的挑战,但不代表不可能成功,之所以在经过我的不断的尝试之下,我终于找出了那种因为自己变衰老而忧愁的的情感,是宏伟中,带着一丝伤感的。所以我想要把帝王之气表现出来,需要那种忧愁、沉稳又大气的那种情感。经过无数次的彩排,眼前这个无法挑战的事实在我这里变得很轻松,尝到好滋味的我,对于周五的文化展十分期待。
时间飞速运转,很快就到了表演时间。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无比的激动。很快我就换上了汉服,在精心的打扮中,我真的发现我自己很像一个帝王。正是因为这种想法,让我再一次有了自信。也正是因为大家的热情,让我找到了那种感觉。
我个人认为我在表演的那一段时间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还是没太把那种情感体现的完美,但本身这就是对我的一个挑战,所以我也非常的开心。希望下次还有这种机会,我可以再尝试挑战一些不同的角色。
长安历史文化展
张珈民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从“从长安到西安”这一个主题的学习,我们从历史文化、遗址文物、民族美食等方面一起举办了“长安历史文化展”等诊断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到了古都长安所保存起来的中华文化。
我们历史文化节的前两个周,老师就说了有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展”,让我们准备一下自己的节目,我当时也没有怎么准备,第一周就过去了,第二周我才想起来这件事情,要不是老师要排练,我就恨不得文化节前两天我才想起来有这一回事。
我在这里面担任的角色是司马迁,虽然我的台词是一小段的悲士不遇赋:“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但是我还是要背上个三四天,才能背过因为我没有理解里面的意思所以背的时间很长很长,下一次我要知道意思,这样的话就背的时间要短了很多很多吧,我就不用把台词藏到扇子后面了吧,也就不用再笑场一次了,那样多尴尬呀!
其实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锻炼,我们每一次都要勇敢的面对,加油迎接下一次演出!
长安历史文化展
张妍柔
今天是5月21日,我们期待已久的长安历史文化展终于开始了。
我们分为四个朝代演讲,分别是:周朝、秦朝、汉朝与唐朝。而我们班选到的朝代是汉朝。
20分钟后终于到我们班演出了。虽然练习了那么多次但我还是紧张不已。
马上就到我了!
我慢慢的走上台,同时我的心里也嘀咕道: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后面的台词是什么,完蛋了!我忘词了怎么办。不过好在我朗诵到这一句的时候我又想起来这句诗的内容是什么了。
表演结束后,我觉得我这次演的不是特别好,首先由于过于紧张可能有点忘词,其次画的凤凰也没有用上,最后就是动作有一点僵硬。
虽然这次演出不是特别顺利,但是也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像周朝的历史大事是烽火戏诸侯,历史名人是周武王、周文王。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汉朝的文字、诗句与一些历史大事,比如楚汉之争与鸿门宴。与唐朝的著名人物、诗句与小吃。
这次演出让我知道了我们的不足与好处,因为这次演出我们小组得到了一堆关于周朝历史步道的有趣的想法与知识。
这次演出既有趣味性也能知道很多很多在以前你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这次演出很成功,真是期待下一次这样的演出呢!
海螺教室西汉历史展演
张玉琪
在这个从长安到西安的主题结束后,我们海螺教室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展展演。我们用我们海螺教室的团结一致,为大家呈现了西汉的历史。
在这一次演出中,我们全班同学全身心的投入了进来。大家都各司其职,把自己的的台词背的滚瓜烂熟。大家还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汉服,为我们的演出增光添彩。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家里没有汉服。于是我们班里其他多带汉服的同学互相借用了一下,让大家上台时都穿上了汉服。
有的同学就不是单纯的只有汉服做道具了。他们有的在演出时画了一张地图,解释汉代定都原因;有的拿出了一些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让大家亲眼目睹;还有的带来了一把假剑,模仿项羽自刎。除了同学们的自身装备,我们班善于画画的同学们齐心协力画了一些切合我们演出的画,组成了演出背景,串联起了我们的节目。
在这次历史文化展展演中,我不仅学到了历史的魅力,也学到了只有团结,力量才会强大!
长安历史文化展
祝轩烨
今天是五月二十三日。
“从长安到西安”这个主题持续了一个多月,今天终于要结束了,“长安历史文化展”作为这个主题的结业展,自然也很重要,这么一个重要的展出,时间就定在五月二十三日的下午。
虽然时间定在五月二十三日,但我们一直到五月二十日才开始准备,这道不是我们拖沓,而是因为直到五月二十日我们才分配到任务,分配到任务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在三天里,我们自己准备了十几个节目,从楚汉相争到董卓乱政,应有尽有。但是我们除了做出来这些节目之外,还要把这些时间压到十五分钟以内,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之后,我们终于把时间压到了十五分钟以内。
接下来,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开始了演出。
按照顺序,我们班第三个演出,在这期间里,很奇怪的,你什么都记不住,你看在眼里,转眼间这些记忆却灰飞烟灭了。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东汉末年,可谓乱的不得了。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
演出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在演完之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令人留恋的主题就这么结束了。
无论是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还是唐朝的“万国衣冠拜冕旒”,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绵长悠久,从未断绝。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当今世界的英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青岛中学为孩子们积极争取学习和锻炼英语的平台,本周末的NSDA小学生演讲与辩论赛便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海螺教室孩子们的积极准备和参与下,昊卓、静萱、滢如和誉霏分别了获得了演讲和辩论的奖项。为他们点赞!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纵览千年古都,重现长安盛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