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的思考,除了之前说的"快与慢",还有哪方面可以提升的?变得独立是其中一项。
"独立思考"听着很严肃和距离感,实质上执行方式非常接地气,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通过8个问题解读<<轻松学会独立思考>>上篇,通过从独立思考是什么,如何思考,如何表达等常见问题中,给你一个关于"思考"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独立思考,就是现在。

问题1:为什么知道越多不见得会越有进步?
如果你只是知道很多事实,但缺少思考的框架,你越是请教更多人,越会发现自己被越来越多的信息或者事实所包围和困扰,难以决策和行动,你反而会更依赖你信得过的、有思考能力的人的判断。
问题2:这真的是思考?
看到这样的问题,你们是不是也很熟悉?我们纠结一些事情,想了很多理由,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是我们想了很久,却依然没有答案。就算是我们选择了一个答案,也很难有信心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种情况叫大脑在空转。凡是不指向一个结论,或者不能引导行动的思考,都是空转。
小芳在尝试思考,也希望思考,但她的思考是被动的、无效的。她甚至连一个具体的念头都没有,就是围绕着问题不断在纠结,没有办法围绕问题形成一个具体的想法,更谈不上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行动决定。

问题3:想思考更快更好的方法?
两个思考框架,一个叫SWOT分析,一个叫问题对策,这些分析方法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框架是让思考变得有条理的工具,好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整合事实,快速得到结论。
问题4:优秀的思维者就是学霸?
我们应该多观察一些优秀的思维者,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谈话、书籍,分析他们的思考流程,模仿学习,慢慢建立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样还要提醒一下: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成绩很好的学霸,他们可能在专业学习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智力,甚至是敏捷的反应能力,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是一个好的思考者。
一个好的思考者未必是反应最快的人,甚至是在某些表达能力方面有缺陷的人,他们更可能是擅长提出本质问题的人,经常综合各种信息后在不同观点之间建立或找到联系的人。
问题5:怎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
我总认为:人有质疑的权利,但好的质疑最终都应该落脚到建设,而非只有不屑或单纯为了质疑而质疑。
我这里提到的“建设性”概念是双向的。一方面,对外来说,我们通过合理的质疑,可以帮我们对文章或谈话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对内来说,我们通过有效的质疑,对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价值观进行完善。
反过来说,如果你学会一点批判性思维就去挑战你看到的全部权威,那离建设性其实还很远。从轻信权威到轻易否定权威,都不是真正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体现,这不过是进化到了愤青思维模式。

问题6:什么是搜商?
我认为想独立思考的人必须有在海量信息里找到最接近真实信息的能力,我认为完整的搜索能力应该包括这三个部分:
1.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
2.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能够保护自己隐私信息的能力。
把这三个维度的能力整合到一起,就是搜商。
问题7:如何快速调理清楚说出自己的观点?
在很多要表达观点的场合,很多同学感觉到自己很难条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分享一个小框架,也许能很快帮到你。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表达框架。
我的观点(问题)是_______,我这么说有三个理由(原因),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_,第三_______。
问题8:如何在平日有效锻炼表达?
我们要随时随地养成有意识的自我训练,抓住别人观点的能力,在培养抓别人观点的能力时候,也同样在提高我们自己讲话写文章清晰表达出自己看法的能力。
假如做一些更复杂的沟通,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结构化思考,能够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加清晰而且准确的表达。
1. 我为何要这样说或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2. 我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让他人理解?(用文字、语言还是绘画?当面提问还是私下交流?)
3. 我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会有歧义么?
4. 有哪些概念或知识点别人并不理解,需要我解释?
然后你就可以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用1、2、3、4来提领你需要表达的内容是一个好办法。另外,除了列提纲以外,画草图(思维导图)、画表格等方式也是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最后,记得每次做了发言或者文章后及时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