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是在电车中护着红色旅行箱的母子,镜头从整体,到手部及脸部的特写,再到侧写镜头,那时,任谁也不会想到,箱子里装的,竟是一个小小的生命。
电影讲述的,是哥哥明在母亲离家出走后,照顾三个弟妹的故事。
没有什么高潮,没有什么冲突,是枝裕和就这样静静地用镜头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讲着孩子们的故事。而故事中的每个孩子,也都如导演是枝裕和一样,内敛而克制。
是枝裕和是一个善用细节的天才,他用季节的更替、指甲的颜色、头发和蜡笔的长短、钱的多少等细节让观众体会到时光的流逝。
电影过半,孩子们的头发、衣服、房间早已脏乱不堪,小雪最终也因一场意外而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导演在温暖的画面下,还是呈现出了残酷的真实的,然而,当我在看完电影后了解到这个事件的真实版本后,我感到的却是无比的痛心,哪怕在电影的最后,母亲依然没有回来,但那也要比现实温和一万倍。
也谢谢是枝裕和导演为孩子们营造的那点小温馨——
初来乍到,明一路狂奔去车站接妹妹京子;
大太阳天,明和妈妈靠着阳台上晒着的被子聊天;
明不愿求助福利机构,因为那样的话,他们4个就要分离,而那种感觉,真的很糟糕;
善良的店员总是从后门偷偷地将过期的事物给到明;
明拿出弟弟妹妹们的鞋子,带他们走出房间,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他们开心不已,她们旋转、拾种子,在泡面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种花并细心呵护(游乐园里,京子把小雪踩过的地方用手擦干净,不得不佩服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教养)……那真的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但是,孩子们懂事的样子,依然让人心疼。
没有人能够理解明在第二天早晨触摸到小雪冰凉身体那一刻的内心感受,但埋葬小雪时那颤抖着的手指,却又说尽了一切。
电影的最后,明和纱希乘坐的电车从地下开到地上,车厢因此由暗转明,不知道这是不是是枝裕和导演对孩子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电影的最后,明依然等待着便利店的过期食物,家里的水依然需要自己去接,茂也依然会在经过自动贩卖机和电话亭时看看有没有别人遗落的硬币,不同的是,京子和纱希也加入了在街对面等待的队伍,茂也幸运地拾到了一枚硬币,并因此兴奋不已。
电影定个在4人的背影,音乐响起(配乐太赞了)。
无人知晓小雪的存在与消亡,无人知晓母亲究竟会不会回来,也无人知晓孩子们今后如何生活。全片没有眼泪,观者其实也少落泪,但娓娓道来的本片其实还是给了我力量的,它告诉我,日子,总是能够过下去的啊。
P.S.哥哥明演得太好了,怪不得当年能够击败梁朝伟获得嘎纳影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