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听本书——文化密码

每天听本书——文化密码

作者: 天天和堃堃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17:23 被阅读0次

在心理学领域里,继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荣格学派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克洛泰尔创立了文化无意识,帮助我们从文化层面来探究人类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密码。

从大脑的角度来说,大脑皮层管理推理逻辑等理性思维、缘脑管情感、爬行脑管直觉。留在爬行脑的文化密码,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各种无意识的行为和选择。

文化密码的探究有五个原则

原则一、不能相信人们的话。

人们习惯用大脑皮层来回答问题,但爬行脑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什么。

有人寻找配偶时的条件,和他找到的配偶往往不一致,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潜意识或者说是文化密码。

原则二、情感是学习任何事物必须的动力。

情感对于学习和烙印至关重要,情感越是强烈,经历的学习过程就越清晰。

比如小孩子被热锅烫到,就会对“烫”留下烙印。

做产品定位的时候,要考虑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情感联系,加以结合会很有帮助。

原则三、不是内容,而是框架结构,传递着寓意。

分辨到底是西洋乐还是印度歌曲还是中国民乐,不是靠音调高低这样的内容,而是音高之间的间隔、长度和节奏,是这样的框架结构。

决定产品品牌形象的,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而是研发、采购、生产、品控、渠道、营销综合到一起的结果。

原则四、烙印有他的一段最佳时间,不同文化里的烙印,有着不同的含义。

孩子七岁以后开始接受逻辑的指导,因此,七岁以前形成的烙印,更容易在这个人身上形成一个文化的密码。

雀巢公司把产品推向日本时,先从七岁以前的孩子开始,制作了有咖啡风味的,没有咖啡因的甜点,让孩子们喜爱上咖啡的味道,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成了咖啡消费的主力军。

中国人幼年时,大多数的房屋,一进门就是厨房,全家一起来张罗着做饭,再一起享受美食,所以聚餐和一起做饭是中国人家的文化密码。

原则五、想要获得烙印在特定文化里的意义,就必须知道这个烙印背后的密码。

即使最随意的行为,也来自于我们的精神干道。

所以我们也可以透过一些行为,去探究背后的秘密。

丹尼尔科伊尔通过对有最优秀文化的团队进行多年的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有三个:安全感、共享脆弱和共同目标。背后的文化密码,来自于优秀的家庭。如果我们想培养出既优秀,又和父母家庭有良好关系的孩子,可以运用打造优秀团队的方法,营造一个家庭氛围。安全感、不要太强势、家庭目标,都有助于家庭教育。

五个文化密码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

相关文章

  • 每天听本书——文化密码

    在心理学领域里,继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荣格学派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克洛泰尔创立了文化无意识,帮助我们从文化层面来探...

  • 每天听本书116—民族与文化

    钱穆一生都在为中华传统文化奔走呼号,本书作为他在台湾讲学所整理出来的讲义讲辞,便是其中一例。钱穆认为,对于...

  • 每天听本书

  • “每天听本书”

    【日更196】 罗振宇的“得到”APP又开了一场“知识发布会”。 这次只发布了一款产品,就是“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

  • 每天听本书

    硅谷钢铁侠 艾伦马斯克 这本书给我得收获有这样几个方面 1.童年的不信会造就一个喜欢打破秩序的人。 2,艾伦马斯克...

  • 每天听本书

    像这样的哲学家的传记,我们每天听本书里还有很多,比如《克尔凯郭尔传》《大卫·休谟传》《洛克传》《马基雅维利传》等等...

  • 每天听本书

    越来越喜欢这个栏目,目前是每天听三本书,不知不觉已经累计叫624本书。 刚开始我对这个专栏是抗拒的,书是用来读的,...

  • 每天听本书

    堂吉诃德 1.平行宇宙和重复又重演 堂吉诃德和桑丘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唐:骑士要对打坏人,求爱公主。按照这个逻...

  • 每天听本书

    偶然间,接触到同事每天打卡发布的每天听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网上搜了一下,这样的公众号有很多,而书籍的选择能包罗万象...

  • 每天听本书

    内卷,焦虑。 很多人都会被系列词汇所包围。 买知识内容,觉得是对方贩卖焦虑, 学习碎片,又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 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听本书——文化密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vw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