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三,因为昨天和妹妹聊到了深夜两三点,所以睡了一天,现在仍然头疼。
和妹妹聊天中发现自己看淡了很多,不再像以前空壳喋喋不休。昨天下午二姨她们都来了,晚上包括二舅一家都坐在了一起,大家很开心享受为数不多的当下。似乎都享受着短暂的亲情,想要紧紧靠在一起。我想这就够了,时间久了各自都会厌恶,都是一些不太会爱的人。
姥姥一直在我心里是个谜,她为什么会得帕金森,咨询师说她是把自己的潜意识杀死了。还是不太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这么的自弃以及不信任关系。所以有时候我很恨她,我恨她造就了我的家族,我的亲人和妈妈。我甚至不敢看她,她的眼底放佛透露着无情和拒绝,你根本在她眼里看不到与你的互动和回应。
吃完晚饭她就急急的躲在了自己的床上,我想每天都在床上躺着的她,明明可以健康的生活,却非要这样选择,是对生命的强烈拒绝吧。因为关系、人在她这里是不可信任的。她的妈妈到死都不信任她,把她想成会占便宜的坏人。
这让我想到了《百年孤独》那本书,也许冥冥之中我们家庭与它很像,一种无奈又痛恨的家族,你永远都得不到真诚的爱,也永远学不会爱的能力。
这种想得到却无解的状态只能去看哲学书,有时候书籍真的是一种解答,人生的解答,生命的解答。周国平的《哲思录》透析了生命本来面目,在“不占用”一书中描述:失去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而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我想要透过这些哲理让自己清醒的看待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求而不得只能接受,命运有时候会教诲我们生命的本质。30多年来,我一直是一个虚假的自体来活着,内心以理想化的状态看待周遭。需要的体现也是理想化而后不得的重复。
只有真实才能感知到幸福,我猜想这种幸福是深刻也是平凡的。我正在走一条崎岖的道路,一条对于我很艰难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