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厦门大学,一定会到南菩陀寺,我们也不例外。
天一直下着小雨,不,应该是中雨了。雨中游南菩陀,我想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或者游客稀少,从容自在也是不错的。
冒着雨前往南菩陀,走到被称为“南门”的南菩陀入口处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的情形与之前预料得完全相反。寺院门口人声鼎沸,如集市一般,人们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更有许多善男信女在佛像前顶礼膜拜。
我随着人流缓步进入寺内,寺内建筑依山势沿中轴线逐级分布。中轴线上的主建筑及内部塑像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这南菩陀寺中轴线两边是上下连通的连廊,这大概是南方地区建筑的地域特色吧,类似的情形在之后到达的泉州开元寺也看见了。
中轴线尽头向右侧出是一段上坡的崖壁,两侧是历代的名人石刻,又为古刹增加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浓浓的文化气息。不知是不是这里的几块巨石的缘故,这里也叫“五老峰”,与山西永济市的“五老峰”同名。
听儿子说,南菩陀的素斋很出名,我真有尝一尝的想法,可是这时候不是饭点,只好作罢。
在寺院出口,有一间书屋。我们也进去一观。妻儿被一本佛家书藉吸引,因没有标价,问店员价格,想不到店员说,书赠有缘人,不收钱。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
约摸一个半小时,我们离开了南菩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