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迷糊早晨
这天清晨,艳阳高照,一缕缕阳光投入花园,金灿翠绿,倘若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窗内,别有一番景象,一位中年男士,他匆忙洗漱完毕,径直从兜里掏出手机,迫不及待的给一位大姐回信息,火急火燎的,连早餐都忘记吃就出门了。
说起来也不怕笑话,那中年男士正是我,年龄不算大,思想却上了点年纪,经常犯些迷糊。
(二)不脸求教
在前一天傍晚,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径自给咪子姐发了一篇文章,自己写的,并请她审阅点评。
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相识,我只知道她文章写得很好,文字里淡淡花香,让我不自觉沉溺在文学花园中,但也因此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咪子姐是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的信息,她很认真把文章审阅了三遍,随即抓出关键问题所在,很是透彻,并分析该如何处理,好不贴心。
我刚准备回信息却陷入踌躇,时间不早,继续回信怕影响咪子姐休息,不回却怕因此失去深入交流的时机。犹豫不决的我爬出卧室,倒了一杯温水,尝试让自己冷静下来。
那天晚上,我始终没有回信息。
(三)似有所悟
第二天一大早,我甚至不顾那没睡醒的喉咙,发了一段沙哑的语音,向咪子姐表示诚挚的谢意,然后像个小孩子般活蹦乱跳的去上班了。
好不容易挑了一辆有空位的公交车,我选择坐在后排,随着公交车的行驶,眼前一排排绿油油的树木迎面而过,挺有朝气的, 而这一切早已数见不鲜。
咪子姐告诫我,文章话题框架不能太大,要从小写起,先把它写清楚,在提升文采。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在此之前,我经常面对一个话题感到难以下笔,现在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前的文章中心散乱,严重的甚至是一篇文章可以拆分成四到五个话题来写。
那一刻恍然大彻大悟,写作似乎变得十分简单:把话题聚焦在一点,然后把它写清楚就是。
(四)混沌初始
我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话题,并开始构思这篇文章的主题,大概有两种方向,截然不同的味道。一种是以“交谈经历”为主,采用叙述文体,另外一种是以“如何把写作写清楚”为话题,这可能是议论文体。
议论文体,可以更好的对写作技巧进行阐述,但无法很好的表现醍醐灌顶的过程。
所以我偏向了叙事方向,我想把流程体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但我还是不大愿意写写情感文章,所以我想把“如何写清楚”这个观念在叙事过程中突兀出来。
怎么突兀呢,想了许久,没多大头绪,想把它写清楚挺难啊。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抉择,一个小时的车程眨眼就过,我只好强压思绪,开始忙活工作上的事情。
(五)有所畏惧
到了中午,我开始翻阅咪子姐的文章,有读书的、有杂谈的、还有诗歌的,其中也不乏叙事高谈阔论。
我挑了最近一篇文章《笑容是一道光,可以把心照亮》开始研究,文中讲述的是她与一位身世不幸、不再言笑的大姐交心的故事,只见场景生动,人物鲜明,叙事论述切换自如,结尾点明主题一气呵成,真的能触动人心。
这让我想起我过往的文章,连基础的中心点都没有,有些羞愧,甚至想把之前的文章下架,同时停止多处投放的行为。
我想借鉴一些情景讨论的方法,在心中盘算了好几遍,根本无法做到顺畅切换,只会把话题中心打散。咪子姐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并不简单,而我仅仅想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却这么难!
想到这,不禁有些失落,思绪万千,后知后觉带着一丝恐惧昏昏入睡。
(六)满月高挂
随着午休时间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躯壳开始工作了,因为没充分休息,脑袋有些不灵敏,也就没力气思索写作一事。
说起来也很奇妙,平时关注的几个公众号,颇有影响力的那种,在这个平淡的下午竟然不约而同的谈论起写作、写博客的话题。
为什么我写作并没有文采,但却有不少的读者,应为我把话说清楚了。
同年代出道的大V大部分都因为诡异的原因陨落了,我写东西写了这么多年,还能这么跳跳,那是因为我被这个世界深深地教育过。
越简单的形式,反而越有效。
大多数事情,一开始都是模糊的,没有人可以预见未来。
一条条信息不自觉的闪过眼前,犹如音乐厅交响乐奏拉开了帷幕,场面逐渐宏伟,音乐渐入佳境。
我狠狠的敲下脑袋,想起咪子姐还有这么一段话:先从“小”写起,就像小学生写作文都是从“流水帐”开始的一样。
放低心态,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小学起,小学生就不应该种植技能大树,没有肥沃的土地它很难生存,小学生应该是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随着时间推移茁壮成长。
因为写,我加入007,开始有了写作的探讨。
因为写,我认识咪子姐,领略了文学之美。
因为写,我关注了许多大V,在借鉴的路上不断反思。
因为默默的写着,我周围的环境正在默默的改变着,有句话说得挺好,用行动改变思维,让外在环境去改变内心想法。
我进入007写作社群同时承诺写七年,这里每一篇文章都只是个过程,七年后也绝不是终点,或许它只是个开始。
所以啊,写,不断的写,不就这么简单么!
人生有智取,但没有捷径,那天下班,虽已入夜,但天空那轮月亮却是很圆、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