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

作者: 景然的小岛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5:51 被阅读6次

    01

    阴雨有一周多了,整个城市被蒙蒙的雾气笼罩着。本来渐渐炎热的天气又凉快湿润了起来。

    北方城市,热是不打紧的,这种热与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相比,说热似乎都显得矫情。只是干、燥,渴望水汽腾腾的滋润。然而,真难得遇上这连绵的雨,又生起了诸多不适。

    办公的楼下是太原的地标性公园--迎泽公园。宽大的落地窗正对着公园腹地,坐在办公桌前稍微左扭下头,公园湖景已尽收眼底。即使是这样的阴雨天,沿着湖边也总有稀稀落落散步的人群,走着走着,又隐入葱郁的树林里不见了。

    景是极美的,惬意却谈不上。因为公园外的街道依然熙熙攘攘。不远处的山大一院门口汽笛声一声长过一声,大家好像都不干示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汽车喇叭是有多响亮。都说医院要静止喧哗,中国的医院好像从来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光应该是午后,医院门口拥堵的车辆一股脑儿消失了,路上车辆少了,许是午后的疲惫,司机也不再焦躁的不停按喇叭。

    20楼的风总是在午后最大,天晴的时候可以听到它们在不远处呼啸而过,阴雨天倒是安静了不少。端杯茶,看看波光粼粼的湖面,无数个午后记忆扑面而来。

    02

    2003年,我上初三,因为非典事件,学校封校了一段时间,我们在家待了有十多天。那么艰难的时光,没心没肺的我回想起来居然并未觉得害怕。年少无知的自己,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离亲人很远。

    那段时间,最喜欢午后的时光,捧着书,读那些离自己遥远而真实的故事。书是向一个哥哥借的,比我大几岁,当时读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被翻的破旧的课本,于我却特别珍贵,因为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对当时的我们而言并不容易。

    那时候的老师,课外读物,也只会给我们推荐一些国外的名著,坦白说,当时的我们,接触国外文化甚少,看国外的书籍,实在没有任何共鸣所言,支撑我们读下去的,大约都是为了多一份向朋友吹嘘的资本。

    哥哥的课本则不同,因为专业的原因,里边有很多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时至今日,大部分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篇《高山下的花环》。那时,电脑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手机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还是稀罕物件。搜索引擎是什么,我只知其一。获取外界知识所有的途径,就是书、老师、身边的人,包括父母。

    那时的老师,除了关心成绩和升学率外也没有时间解答学生奇奇怪怪的问题。那时学历高中毕业的父母大约就是我看世界的天花板了。《高山下的花环》中讲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当时在所有历史书中不曾提及的部分。那时开始渐渐明白,我们看到和已知的世界,不过是未知世界的苍茫一角。也是那时起,开始无限渴望外面的世界,开始想去探知内心很多的不解。

    03

    很多年过去了,爷爷奶奶多年前相继离世,甚至有小学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多年前意外身故,那些曾经觉得离自己特别遥远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才觉得生命,如此脆弱和渺小。

    那种触觉和看到书中“小北京”因臭蛋未发而身亡不同,和看到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不同,看书的时候,觉得很难过,难过的掉下眼泪来,甚至想去扭转这样的结局,可是那毕竟是离自己遥远的,那种难过来的凶猛,不久便也散去了。但是身边人的离开,却让你觉得无助、害怕,又有一份无可奈何的悲怆与坦然,只是每次想起来,依然觉得悲从中来。

    泰国沉船事件已过了好多天,很多人都无法生还了。那个家里只剩他一个人幸存的老爷爷,可能再也无法平静的享受一个安静的夏日午后。

    有的人,只是活着,就已经需要花费很大力气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真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难得的午后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日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cg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