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

作者: 王子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1:30 被阅读0次

死亡,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很忌讳的词。但它也的确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一提到死亡,总是有种悲观的意味。

在黑格尔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中出现了一种趋向——悲观主义。这是欧洲精神文明的危机拨动了德国人深沉敏感的思想之弦。从叔本华经尼采到海德格尔,德国现代哲学的这三个关键人物在骨子里都是悲观主义者。

叔本华直截了当地渲染人生的痛苦和虚无,主张立足于虚无而否定、“解脱”这痛苦的无意义的人生。他想说明:人生既然在本质上是虚无,就应该自觉地皈依这虚无,摒弃人生一切虚幻的痛苦和欢乐。

尼采试图为人生提供一种意义,指出一条自救之路。他主张用艺术肯定人生,立足于人生而对抗人生的痛苦和虚无。尼采想说明:人生尽管在本质上是虚无,却仍然可借艺术的美化作用而获得其价值。

海德格尔,孤独的自我在绝对的虚无中寻找着自己。他想说明:人生唯其在本质上是虚无,个人才理当无牵无挂,有设计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自由,可以从非真正的存在向真正的存在“超越”。

每读一遍海德格尔的死亡观,都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上个月初,我报名了一个体验项目——死亡体验,但是实验室因为有严格的人数限制,所以最终没能参与其中。

这个实验室的出现,让当时的我,不假思索就直接报了名。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向死而生。

好比蹦极,当你纵身一跃的刹那,会感受到那种彻底地绝望、无助和孤独,恰好也正因为这最深刻的感受,会让人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才会让你在今后更加珍惜当下每一天。

只有真正有过死的感觉,你才能真正的活。

这是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在追寻生命意义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的方式。

海德格尔认为,正是先行到死中去的真实体验使人从凡人琐事中解脱了出来,“打断了每一种坚执于所已达到的存在上的情况”,从而获得自由,开始对想着自己的死延伸过去的那些可能性进行选择。所以他说:真正的为死而在就是“使自身自由地去为此不可超越的境界而先行”。还说:“没有‘无’所启示出来的原始境界,就没有自我存在,没有自由。”

所以“先行到死中去”,正是“真正的为死而在”,正是摆脱“沉沦”、恢复个人的真实存在、赢得个人自由的途径。

原来就这一点来说,我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为死而在,总比逃避和沉沦要好得多。

当我们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明白自己过去的选择时,也许你会和我一样,淡然一笑,点点头,心里想着“原来如此”。时间就是这样,会证明你的一个又一个选择。

对待死亡的态度,因人而异。而我庆幸,自己选择了它具有的独特启示意义的积极力量,这份力量会让我保住真实的自我,找到属于我的自由。

孤独的自我在绝对的虚无中寻找着自己。

相关文章

  • 未知生,焉知死 观《入殓师》有感。

    看完电影《入验师》,怱然觉得似乎懂得了圣人为什么说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

  • 未知生,焉知死

    过去,儒家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是忌讳死亡,逃避谈及死亡。 现在的“未知生,焉知死”更应是先好好活着,继而尊...

  • 【“死亡”的诠释】

    【“死亡”的诠释】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 中西人生哲...

  • 【哲思&散文征文】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这是我对待死亡的态度。我没有写反,我知道《论语》中孔子的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但我并非故意...

  • 未知死,焉知生

    关于生关于死,似乎是一个过于深刻的话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这个话题充满无力感,我...

  • 未知生,焉知死

    #强烈推荐️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且能让你降低对死亡恐惧感的书#《活着有多久》 ☠️死亡是存在主义哲学当中无法回避的一...

  • 未知死,焉知生

    近来有闻滴滴顺风车死亡事件,为亡者痛惜。今天又在贴吧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 好想去死我妈一点都不理解我,只看那些考试...

  • 未知生,焉知死?

    生活充满绝望,看不到阳光,其实,你已经“死过”了一次! ——...

  • 未知死,焉知生

    最近有朋友问我:你还是一个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早就考虑死亡的问题,是不是早了点? 正因为年轻,才更要思考死亡的事情。...

  • 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读后感 作者,Irvin D. Yalom(欧文·亚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心理治疗界公认的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知死焉知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c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