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皇帝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作者: 一夕厘 | 来源:发表于2017-01-28 11:13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代雄主,朱棣的“靖难”大业准备不仅时间久、手法隐忍,而且还极具战略眼光。以下是他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1:暗中外结朝鲜、鞑靼和瓦剌,牵制东北地区的朝廷军队

朱棣其实早有造反的打算,但出于对自己地位的考虑和谋反失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只是暗中准备。朱棣数次与朝鲜结交,但朝鲜在对待燕王主动示好的态度上反应十分迟钝,而朱棣要的是投桃报李,便又向朝鲜“示爱”,《李朝实录》记载,朱棣故意制造与朝鲜王子“偶遇”的机会,向来表现得极度自尊与傲慢的朱棣居然很是谦卑,厚礼于朝鲜王子,“温言礼接甚厚,因使侍立者馈酒食,极丰洁”、“温言良久,乃还”。

问题是作为藩王,他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外交权呢?从洪武时期的严政来看,“人臣无外交之义”,作为臣子是没有外交权的,藩王也不可能有外交权。

朱棣这一步棋走的很高明,自己手中虽然掌握着大明北疆国防军的军事大权,但一旦发动武装叛乱,自己老巢北平有两个方面巨大的军事实力在看着,一个就是北平以北方向的辽王与宁王,另一个就是山海关外的大明东北军,而朝鲜偏偏就在大明东北军的背面,交好朝鲜,可以牵制住大明东北军。那么如何牵制住辽王和宁王?宁王有野心,不一定忠于朝廷,就是辽王搞不定,此时朱棣再次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暗通辽王所要直接打击的外敌:瓦剌和鞑靼。

《奉天靖难记》记载“(洪武三十三年)鞑靼国公赵脱列乾、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喇帖木儿自沙漠率众来归,俱赐以爵赏。癸丑,胡寇欲来抄边,上以书谕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并谕瓦剌王孟哥帖木儿等,晓以祸福”,“鞑靼可汗遣使来输款”。

朱棣到底在跟瓦剌和鞑靼搞什么名堂,官书记载闪烁其词,但是《建文逊国记》直接点明了:“建文三年,鞑靼通燕,寇铁岭。”说到了问题的要害:朱棣暗通敌国。

此外,《李朝实录》也记载,“燕兵势强,乘胜远战,帝兵虽多,势弱,战则必败。又有鞑靼兵乘间侵掠燕辽之间,中国骚然。”

由此看来,朱棣为了自己的“靖难”大业老早就什么都豁出去了,原本的“外敌”成了他的“哥们儿”,至于自己当不当卖国贼他都在所不惜。但朱棣的战略眼光确实不一般,用鞑靼、瓦剌和朝鲜来骚扰和牵制以辽王为首的军事势力和东北军,后来的事实也恰好证明他棋高一着:辽王与东北军几乎没有多大作为。

2:稳固和扩大自己在军队中的势力和个人影响

在里通外敌、化敌为友的同时,燕王朱棣还十分注意巩固和扩大自己在国内军队中的势力与影响,在这一点上既有他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老皇帝朱元璋“帮的忙”,尽管得不到父皇的喜欢,但朱棣似乎从小就有善武的天赋,“好游侠,善骑射”,可以说是从战场上长大的,至后来,分封到北平做燕王,又跟徐达等大将锻炼,长期的军旅生涯和领兵作战经验告诉朱棣,要想统帅好军队、掌握好军权,除了严厉的纪律外,还必要要与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这方面朱棣做的不错,对于这样的主帅,将士们都愿意听其指挥,为之卖命。所以朱棣的这种做法大大的提高了自己在军队的威望与影响。

A:暗中建立“统一战线”

“靖难”前后,朱棣暗中结交了许多朝廷的重要官吏:曹国公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佐、都督佥事陈瑄、北平左布政使郭资、北平按察司副使许思温、北平按察司佥事吕震、北平布政司左参政孙瑜、北平按察司副使墨麟、北平布政司库吏李友直、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北平按察使陈瑛、北平按察副使张琏、兵部左侍郎卢渊等等。

朱棣“靖难”前私下“交通”的重要官吏,似乎从北平到南京都有,而事实上可能还远不止这些,而从被“交通”的官员来看,有的尚能“自律”(如齐泰),有的甚至义正言辞的当场拒绝(如刘璟),但大多数都“中招”了,当然还有潜伏着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正如有人猜测的那样:建文帝政治管理水平太差。我却是主要原因是朱棣的“统战”工作十分隐秘而系统,“中招”官员大多又善于伪装。说道伪装,那时要有世界伪装大赛的话,冠军一定是朱棣的。

B:伪装自己,鄙视建文新政,搅乱建文朝削藩视线

朱元璋一死,“大孝子”朱棣就不顾“祖训”的规定,迅速率兵南下“奔丧”,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从奔丧受挫这件事朱棣领悟到了:原本被自己藐视的皇储侄子朱允炆并没有想象的那般软弱无能,原本以为大明国丧期间就会有机会可乘,可这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唯独可做的是,密切地关注大明朝廷的局势,再静心等候,只要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允炆一出错,就不愁没机会造反。

虽然国丧期间朱允炆对朱棣这只远道而来的“大灰狼”叔叔保持这警惕,并给予了一定的处置,但从事后的发展来看,他并未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相反他与他的大臣们一起热火朝天的投入到了新政中去。

而朱棣则是逐渐万事俱备,就等着对朱允炆下手了。

相关文章

  • 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作为一代雄主,朱棣的“靖难”大业准备不仅时间久、手法隐忍,而且还极具战略眼光。以下是他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1:暗...

  • 第二章  等待中的朱棣:朱棣的痛苦

    朱棣想当皇帝,但不想造反,因为造反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成功的范例很少。当年朱重八之所以选择造反,是因为他实在是孤...

  • 朱棣的抉择

    朱棣很想当皇帝,但是他又害怕造反,毕竟这个代价太大了,不成功便成仁。 虽然朱棣不受宠,但还是皇族,有房有车有老婆孩...

  • 造反的诸候王很多,为什么只要朱棣成功了?

    《大明风华》开篇是朱棣起兵造反攻入南京城的场景,在他之前,中国统一王朝经常有诸侯造反,成功率为零,独独他打进南京,...

  • 明朝那些事(二)

    看完了开国大帝朱元璋的故事,英雄总有落幕的一天,他的儿子朱棣造反成功,夺取了朱允文的皇位。至此第一部结束。 朱棣是...

  • 逆袭朱棣

    同样是削番,为何汉景帝成功了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西汉时中央政权强大,还有能征惯战的将领因此成功了。燕王朱棣造反却成功...

  • 建文帝失踪后 朱棣曾经派此人前去寻找 最后终于有了答案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重要的转折关键,他不仅让燕王朱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造反的藩王,同时也改变了后来...

  • 假如马皇后活到了朱元璋死后,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这种情况下,朱棣很可能是不会造反的,即使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具体情况。 其一...

  • 朱棣为何要造反?

    朱元璋的偏心。朱元璋偏爱朱标,对朱元璋关爱很少。虽然对此,朱棣的心中定是存在怨言的,但是一开始朱棣却并没有朱元璋造...

  • 《明朝那些事儿》:济南功臣铁铉

    明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白沟河战役后,朱棣大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自此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放眼天下,似乎再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棣能够造反成功的关键两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dq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