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了两遍朱煜老师的《赵清遥的阅读故事》,收获颇多,故赶紧打开有道云笔记码下脑子里的东西。
还没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久仰大名,因为当当炒到了一百多快两百,全网断货。好在运气好,在得知加印的情况下果断下单买了并安利了班级的孩子暑假买来阅读。拿到书的时候,一翻开序言就知道这是一场停不下来的阅读活动了,说的话虽平实易懂,却句句戳中内心,引起一丝丝的波澜。这是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解决「阅读方法」的书,同时也是一本适用于教师阅读的如何教授「阅读方法」的书,对于我们这种没有经验的新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啊。
朱老师说,书本当中藏有许多宝藏。我看完第一遍,圈圈画画了许多,确实都是宝藏。于是赶紧抄起笔记本摘抄下来进行二次整理,并将宝藏分成了三类。
一是习得许多阅读方法及技巧:
书中借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渗透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这让我有点读《文心》的感觉,清新不脱俗。其中“大声朗读”是我一直贯彻给孩子们的一个方法,因为《朗读手册》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大声读出来”。看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好坏,只要给他一篇文章让他读一遍,其实也就可以看出其阅读水平如何了。因为出声朗读的时候眼睛一定是盯着书本看,同时脑子也在转动,而与此同时,通过对句子间词语的正确停顿也能感知句意,从而培养语感。所以大声朗读吧,每天坚持为孩子们读一两篇文章,需要时还可以配上恰当的音乐,磨他们的耳朵,是一种多么美妙的语言学习活动。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关于小说、剧本、诗歌等体裁的阅读方法,比如找关键词的方法,可以采用逆推的形式,先看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再去找作者为了表达这个思想所写的词句;比如摘抄的方法;再比如课文改写的方法,可以变换人称来写,这是以前我从没有想过的,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一举多得的方法。
二是发现大量的书目和篇目。
正如序言所说,“你可以把书中提到的文章或者书籍找来阅读。由一篇文章读到一类文章,由本书读到好多本书。”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书目体系。(文中提到的书目见末尾)
三是教会我如何做一个语文老师。
书中的王老师原型感觉就是朱老师,从王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第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备的就是专业的文学素养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想要让学生爱读书,自己就必须会读书;想教会学生写作,自己就必须提笔操练。以前总觉得会指导学生写就可以,现在看来,未必如此,书中提到王老师写书评与学生分享的例子,我想,我也应该提起手中的笔,与学生一起读,一起思,一起分享,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这比任何的说教都来得更轻松而有效。
第二,老师看书时还需要具备比学生更广的视角,拥有读者视角,儿童视角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教者视角,要能够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设计出一张阅读导学单,才能引领学生在专业的指导下跳出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第三,老师需要有资源意识和钻研精神。要学会去收集整合线上线下的一些优秀课程资源,并反复研读思考,在不断地操练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像赵清遥那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够进行深挖,从一片叶子发现一棵树,最后发现整片森林。
感谢朱老师的这本好书,让在迷茫中的自己又重新找到了点方向,教育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书中提及的书目和篇目:
书目:
《戴小乔全传》《儿童杂事诗笺释》 丰子恺漫画集《懒猫百态》
《复活》《战争与和平》《童年》《简爱》
《叶圣陶文集》《鲁迅文集》《子夜》
《哈利波特》《查理九世》《猫武士》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
《獾的礼物》《男生贾里》《窗边的小豆豆》
《宝葫芦的秘密》《十一岁的雨季》《不老泉》《追捕坚果大盗》
《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妈妈是精灵》《昆虫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夏洛的网》
兔子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
《汤姆走丢了》《汤姆上幼儿园》《汤姆挨罚》《汤姆去海滩》
《汤姆的小妹妹》《汤姆住院》
篇目:
《在柏林》《半截蜡烛》《鲁迅与时间》
《烟台的海》《绿毛龟》《母鸡》《我的母亲》《穷人》《宽容》
《登泰山观日出》
《斯塔迪的藏书》
接下来有个设想:
如果带四年级的话,那么就将这两本书作为班级的一个共读书目去落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