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铁生
阅读时间:2022年12月13日至21日
作者曾说他是职业生病,业余写作。这个书名很好的反应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也确是他患尿毒症并接受透析期间写就。大病期间所思所想,是超脱与真诚的,是深刻也充满哲思的。
相比《我与地坛》,这本依然是对生命的追问与思考,虽然缺少新的启发,但思考更加深入,论证也更加圆满了,阅读过程也为其乐观通透的思想所折服。共分6章,没有单独命名章节名,就是1-6。
1是关于神性的理解。是否有神?是否有灵魂不死?目前虽然是一种猜想,但只能被证实,不能被证伪。怎么证伪呢?除非灵魂跳出来,宣布:“我不存在!"作者是相信有神有灵魂的,但不是那种世俗理解的神。不是做了好事上天堂,做善事积福或者下辈子投个好胎之类的,这都像贿赂,都是争抢,都是人心欲望的映射。真正皈依的不是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样天堂是一条路,就不至于拥挤着贪婪了。
2,残疾与爱,我在故我思。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我"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好的坏的都有,史铁生只是表现出来的一部分。我是无限的,史铁生是限制的。“残疾,其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渴望之下有走进残疾。"残疾也是一种限制,就如肉体限制这灵魂一般,谁又不是身处残疾之中呢?我所经历的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这个我是不断更新成长的。
3实际之真与艺术之真。大意是中国更注重画的像不像,美国更注重画的好不好的意思。我们太注重白昼,而忽视黑夜的心流。里面一堆词,什么心神、心魂、心流、心绪绕的我头大。里面提到顾城强制推行好梦,导致悲剧的事挺触动。顾城同时爱着两个女人,他希望两个女人互相也爱,他希望他们三个相互都爱。这真是一个美梦,只可惜一厢情愿,更可怕他要强制推行!
4关于信仰。唯有对神性的追问和寻觅,是实际可行的信仰之路。如果信仰只是行贿或投资,或者脱离一己之苦可有断灭一己之欲来达成,但是众生之苦犹在,一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吗?里面荷兰球星博格坎普在批评某一球队时有句妙语“他们是为结果踢球。”信仰不为一个结果,只是一路的寻觅。
5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意义并非天赋,也就是说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我和生命不是一回事。“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指精神的我要杀死肉身的我"。我们常常忽视以上不同之处,还有“我看我这个人也不怎么样。”后一个我是精神的我,那么前一个我呢?像一个督察者,这个是灵魂。再有“我要使我的灵魂更加清洁。”这里第一个我又是什么呢?是神。也就是说神在心中。人可以越来越多的纬度来审视自己,真神。
6最后讨论的是平等和平均的问题。里面对于爱众生的确提出了严厉的质疑,作者给出了自己解释,到底该如何呢,自己去寻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