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小感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小感

作者: 周四兒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1:25 被阅读0次

《世》是一本很小的小书,很快就看完了,和这些年流行的心灵读物一样,雷同的开头,在一条路上行驶,然后出了点状况,去了不认得的路上,隐喻着在熟悉的人生道路出现了岔子,开始未知的旅途。
然后自然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世》里就是路上塞车换了路,然后迷路且车快没有了。典型的英雄之旅的套路。
接着到了奇怪的咖啡馆,与里面的人展开对话,获得感悟。仿若召唤出了智慧老人,也可以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获得智慧和新的视角。《遇见未知的你》也是这套路,《被讨厌的勇气》同样。

图源网络

人生的意义PFE(purpose for existing)---我为何来到这个世界?
整本书就在讲这个,探寻人生意义,为了什么而存在。

作为大众版的探索存在意义的书,还是可以读一下的,里面几个典型的故事:
1、绿海龟。
虽然看起来绿海龟游得慢,但是试图跟上节奏的凯茜却怎么也追不上,仔细观察后发现绿海龟的哲学是绿海龟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从不与海浪相争。它遵循着海水的运动规律,当海浪推上岸边与海龟行进方向相反,它就会浮起来划水,但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浮在原地‌‌,当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涌起时,它会加快划水速度,‌‌这样就可以乘着海浪前进了,‌‌而凯茜之所以无法追上它,是因为她不顾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终都在划水。‌‌
凯茜说她学到的经验是: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不在同一个频道,你就会浪费许多精力,‌‌等你有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时你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或时间了。‌‌

作者说他计算了自己浪费的时间,单是看邮件一项,就耗费了人生一整年的时间,而他认为这与他的PFE是无关的。我想,如果我算一下,可能单发呆就不止了。但“意义”是可以寻找的,比如发呆看似无意义,但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充电时间,而每天呆呆盯着阳台的植物看上半小时,比我花半小时吃饭更有意义。

绿海龟的故事,意义在于让人去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从生活中发现与生活意义无关的事情,然后减少在那部分花费精力,将精力投入到与人生意义相关的事情中,减少能耗,增加有效投入。

我想到学习的经验,读书时很多人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薄弱科目,拼命补课,而我对薄弱科目的态度是“不拖后腿就好”,将主要精力放在优势学科,保证绝对优势。于是我一直享受优势的快乐,薄弱项也并不会带给我太多挫败感。这也雷同于绿海龟策略吧,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只是学习的例子太功利了些。

2、渔夫与商人的故事。
这是个已经泛滥的故事。
商人到小渔村度假,见到渔夫每天与家人吃过早餐就去钓鱼,钓足今日份的鱼就回家,和妻子孩子用餐、散步等,商人帮他策划说既然一天明明可以钓很多的鱼,为什么不努力一点,花多点时间钓鱼,然后你就可以雇人钓鱼,组建公司,有了钱,等你退休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和妻子孩子吃饭、散步、享受天伦。渔夫说:你有没有想过,等你到了退休,孩子也已经长大。我不用等到退休,就可以每天做我想做的事。

很多人都一边力努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边念叨着“等我退休了我要……”,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中年劳动力(社畜)在做的事情吗?

大部分俗人都有一个困扰“说得轻巧,我也想天天做想做的事情,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没钱是硬伤。没有物质基础,经济建设就是空谈。”
散步的时候我也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每日的工作,我的支出如何解决?偶尔想奖励自己的好心情的奢侈品怎么解决?

书里给了个角度,即我们为什么会有购买的欲望。很可能就是想要补偿自己因为每天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产生的空虚,为了弥补空虚,而被广告吸引去购买,为了有购买的资本,又继续做每天不想做的事情,如此循环往复。不幸在于,越是购买,越是发现要支付的更多,于是要更多时间的工作用于支付费用,而这又产生了更大的空虚,需要更大的购买才能填充。
回望人生,最初想要的满足不过是辆脚踏车,后来变成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然后是名牌汽车、大房子、更大的房子、更多的房子、更多的包包、更多的衣服、更多的更多……

我想到我自己的经历,似乎越是繁忙的时候,越是不由自主地想买些东西慰劳自己,于是收入越多支出也越多,反到是工作量控制下来,添置的玩具们也越发的少了。

那么,“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答:每天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问:为什么想那样度过?
答:……(找出自己的答案吧。)

这个故事刺激读者去思考对自己而言圆满的生活是怎样的,想要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依旧是寻找人生意义,不是每天喝茶养花遛狗晒太阳的那种享乐,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3、真的能做到吗?
作者在书中给的思考是:我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能成功吗?真的能做到吗?
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开始犹豫“能不能”的时候,就暗含了“不能”,而且这个能量很大,潜意识里就在给自己找退路,在这种基础上,成功的可能就已经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预言了不可能的结局。

回忆一下我们身边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他们成功了吗?——此处我认为这种“想做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人生事业,为实现自己的存在意义而做的事。

身边的成功者,看起来都有发自内心的胸有成竹,发自内心的快乐,全力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中去,似乎不分日夜,全然地享受,而好运似乎总是伴随着他们,我想到了马爸爸……

突然想到一句“为了使命”,似乎用使命感的人,更加有锚定力,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为了使命,实现人生存在的意义。

那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想到了答案,便有破竹的勇气。弄清楚自己的存在意义,就会自主地去做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荣格所说自性化就是如此,成为你自己。

书中所说“如果你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你就不会害怕失去做那些事情的机会。”因为,我正在做着想做的事,正在。

试着每天先从一个小时开始,去享受“我想过的生活”,去实现“我存在的意义”。——想到一万小时定律。

最后,这本书还是挺推荐的。

相关文章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小感

    《世》是一本很小的小书,很快就看完了,和这些年流行的心灵读物一样,雷同的开头,在一条路上行驶,然后出了点状况,去了...

  • 打造自己的游乐场 在这世间玩得尽兴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和《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书笔记 去年年底读完《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当月又读了两遍,今年...

  •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后感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可以说是《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续集。 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里,主人公约翰在第一次遇到...

  • 【梅~日更6/365】

    2021.9.17 周五 深圳 雨 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遐想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个体定义存在的意义 pu...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感

    这是我在2020年第四季度购买的心理自助方面的书籍。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里忙忙碌碌,心力交瘁、疲惫迷茫的时候...

  • 阿紫日精进2022.05.04

    阿紫日精进2022.05.04 阅读《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本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厚一点,接续着前面的问题及...

  • 找到你存在的意义

    你为什么在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这三个问题出自《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直抵人心。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灵魂拷问来喽,你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本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作者在逃离城市重压生活的途中,偶遇了这家所谓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菜单背面的三个问题就是全书...

  • 《世界尽头咖啡馆》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用了四个小时,和当时预期一个小时看完出入较大。虽然这本书采取对话的形式,情节清晰,但想要真正消化理解这本...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后感

    作者的情况跟我很像,只是我没有他的成功与勇敢,出走9个月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本书将辞职后旅行中启发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gj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