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沙发上点手机,儿子在写字桌前一笔一划写着作业。快9点半了,语文作业还没写完,接着还有数学作业。照这速度,估计写完得十点半了。
今早送儿子去学校,顺便拎了一下他的书包,至少十斤重啊。相比我小时候,现在的书本都比较大,课本、练习册等,一本一本装起来真的不少,由于书包太重,甚至看到有的小学生拖着一个拉杆箱书包去上学。
因为刚上小学二年级,我不想加重他的负担,仅给他报过了四个课外班,就这,自己周六周日的时间都被占满了。环顾周围,很多家也都是这样。去课外班看看,哪个班里不是满当当的?
前段时间,当高考结束后,一则“705分上不了北大清华”的文章广为流传,河南考生又一次成为了焦点。据统计:
河南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15.8万人,相比第二名广东还要高出接近40万人,其中700分以上169人,600分以上48630人。
全国31个省市高考难度,河南高考的难度系数最高,被称为“地狱模式”高考。
按分数算,山西状元在河南排269名,江西状元在河南排168名,福建状元在河南排153名,安徽状元在河南排117名。
为什么你上不了好大学?未必是因为你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你生在了河南,就要遭受这不公平的待遇。
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刘德华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这里,我想借用一下:“清华北大的学生,将来就一定是个中国人吗?”
据统计,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中,将近70%要留学美国,并在毕业之后加入美国国籍。当然,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对他人的选择品头论足。选择一个更利于自己的国家、自己更喜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清华北大,你们拿到了全中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资金,难道是为了给美国培养和输送人才吗?
前两天,在微信视频号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一段演讲让我很感动。施一公讲到了自己老家河南驻马店的邻里乡亲,在日常小事上互帮互助的风土人情对他的影响,让他在做事时时刻想着别人。施一公的父母给他取名“一公”,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一心为公”。当年,已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和终身教授的施一公,拒绝了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中国。
施一公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付出更多。”
不是所有北大清华的学生,在学成毕业后都会投奔美国,施一公就是国人的骄傲。
教育强国,不应只是浮于表面的一句口号。真心希望,在中国的高等学府,能涌现出更多的施一公,而不是更多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清华不是北京人的北大清华,更不是美国人的北大清华。你可以放下高贵的身段,平等地面对全国的莘莘学子吗?你敢做到全国一张卷,公平录取吗?呵呵,估计我此生是看不到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一视同仁选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