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第二部分性格组织的类型

精神分析第二部分性格组织的类型

作者: 心喜欢生0003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03:17 被阅读0次

Blagys和Hisenroth调查了2000名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后发现,探索情感在他们的治疗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析师们早已发现,对情感的觉察比理性思维更具治疗意义。

潜意识情感的强大作用已被无数临床研究所证实。最近20年对早年经历和大脑机能的研究表明,若要探索人格差异,识别和理解内隐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面部表情模式(情绪“拼图”),或独特的情绪表达方式(情绪“印章”)。因此,特定的情感成分显然是稳定的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

以下两个主题(性格性vs情境性)可体现在各种人格类型中,可用于说明在该种状况下天个体的人际交往风格,以及有效的治疗步骤。

一、性格病理和情境因素

人格有个体的成长经历应对方式共同组成。许多人并不单纯属于某一种人格类型,而是兼具两种人格障碍的程度,对来访者的性格特征进行评估也非常有价值

驱力绝不等同于病态。只有当个体的人格过于刻板以致其心理调适时,才可能出现病态性格欧人格障碍。

为了进一步区分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我们必须对性格行为和境遇反应做出鉴别。

当人们长期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时,常常表现出人格异常。但这类行为可能更多与情境相关,而非性格使然

我在跟着李老师学习心理学时,很难投入进去,我觉察到老师内在的很多焦虑,这种焦虑引发了我的恐慌。我整天想着怎么维持尊严,甚至对别人能够轻松学习充满嫉妒,时常担心是自己脑袋出了问题。

后来加入了蓝橡树平台之后,受到更多的鼓励之后,我觉察了一下:在适应这个我不熟悉的人格特质的老师过程中激发了我对接受认同自尊的潜在关注。我本身是一个跟母亲很像有内隐焦虑的人,对焦虑有着敏感的觉察。

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买了李老师一个音频课程,在跑步的时候听,不断的直面恐惧,慢慢的解决了我的情境冲突。

上述案例也体现了治疗师识别自己主观感受的重要性,并告诫我们不要混淆人格因素情境反应

二、人格改变的限制

临床经验表明,尽管心理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人格偏差,但很难改弦易辙。因此,治疗师能够减轻抑郁症来访者的毁灭性且冥顽不化的低落情绪,但却完全不可能将他们改变成癔症型或分裂症型人格。尽管新的体验和感悟能极大的拓展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尊感,但人们仍善于固守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核心的心理表征以及冲突、期望、情感及防御。

对原先自然而然的行为得以掌控,能增进人的自由感;了解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个体接受自我。因此,无论治疗能在多大程度上修正性格的偏差,对性格特征的探索都将于心理治疗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第二部分性格组织的类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sq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