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我们服务的客户是to C的客户,开拓时的谈判对象是客户公司的管理层甚至老板,所以就算是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企业主或者管理者也不一定想引入我们的货架,也少有客户公司推荐新公司进驻。想问问:办公室无人零售货架可以解决客户企业主或者管理层的哪些痛点?如何利用这些痛点开拓客户,才可以吸引客户推荐转发,形成网络效应?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对比同行甚至电商渠道的area 在哪里?
刘润老师回答:
无人商业的业态有很多,包括无人超市,写字楼、高铁站、机场里的自动售货机,还有无人货架等等。所谓的无人业态,其实就是对零售的商业结构、交易结构的一种优化,这是创业者本人最应该意识到的一点。而“优化交易结构”这个概念,我们之后在第三季度的内容中也会反复提到。
那么优化交易结构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通过省掉商业模式中相对低效的环节,尽可能地让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
举例:
比如,传统的便利店的租金,对于无人货架来说就是可以省掉的一个成本,因为放在办公室里的无人货架不用付租金。而且,不像复杂的自动售货机那样需要几万块钱的生产成本。简单的无人货架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成本可能只有几百块,所以它也节省了制造成本。也就是说,无人货架相对于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都有效率的提升。
但是,在实现效率提升、节省租金和制造成本的同时,它也创造了新的成本,那就是信任成本。如果别人拿了东西不给钱,或者当时网络不好,打算过一会儿再给,但是后来就忘了怎么办?无人货架这种模式注定是一种商品损耗更大的模式。
所以,这种模式本身能否成立,就取决于它节省的制造成本能否高于它损耗的信任成本,如果能,这种模式才成立。而这个答案,可能要实际运营起来,跑一跑数据才能知道。
学员一回答:老板奖励员工加班
我觉得老板希望员工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更多的产出,还有希望员工加班。相比早餐,下午4点的下午点心和晚上加班夜宵更容易吸引人一些。早上从外面进来,经过的路线中可选择早餐的地方太多,但是下午肚子饿了,还有晚上加班,只能选择外卖,相比较外卖,当然是1米以内的无人货架更方便了。
而解决老板的什么痛点,取决于如何谈判。比如谈判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放上无人货架,既可以增加员工的福利,最重要的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毕竟加班不饿肚子,是可以调动他们积极性的。
比如无人货架上可以有微信扫码请大家吃。员工加班的时候,老板可以通过公众号下单,发到群里,鼓励小伙伴,而每个加班的人可以凭领取的凭证到无人货架扫码领东西。既能互动,又能体现老板体恤下属的行为。
学员二回答---去技术公司铺设效果最好!
本来晚上8点加班叫个外卖很正常,不过这个外卖小哥送的却不是快餐,而是两箱方便面和两箱红牛。于是小李就和外卖小哥聊了几句,得知3楼这家公司每周都会呼叫两次代买服务。
故事讲到这里你一定也猜到结果了,这是一家IT公司,技术团队有上百人,天天加班是常态,方便食品与能量饮料的消耗非常大。小李只是和他们说了一句:我可以在你们这里放两个货架,你们想要什么随时可以拿走,不用叫外卖。第二天,该公司的行政主动联系小李来安放无人货架。后来,该公司的工程师陆续给小李介绍一些别的公司的工程师。小李再去找行政就好谈了很多。
最后,只用了两个多月短时间,小李一个人就放出去了100多个无人货架。用户企业清一色是技术驱动型公司,货架上摆的最多的就是方便食品和能量饮料,消费者清一色的是工程师,并且他的货架损耗率小于5%。
故事讲完了,我们讨论过后得出了一个公认的结论,就是想要引发网络效应,就必须对企业进行画像,还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画像。就像小李一样,歪打正着找到了技术型企业和工程师。在这一类用户眼里,无人货架带来的新体验要比呼叫外卖小哥的旧体验强,同时替换成本是0,上无人货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学员三回答---从销售人情做事情!
.管理层准入:管理层不准入和转介绍,都是因为人情没有做透。说服管理层不仅要有公司层面的好处,还要有私人层面的好处。不仅要有物质上,还要有精神层面的。
.从借力方面分析:像你和物业公司合作,还有从已有的客户公司里的员工入手发展他们成第二职业者,他们有收益了,鼓动他们介绍他们的同学朋友帮助公关公司。还有就是找异业联盟,比如公司都需要的服务提供公司和他们谈判,帮助你走入他们的客户公司。记录在回家路上,希望能帮助到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