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c97744f3e497
那个爸妈念叨的朋友,你们还联系吗?

那个爸妈念叨的朋友,你们还联系吗?

作者: 谦欢 | 来源:发表于2017-10-13 15:34 被阅读13次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啦……想她。

啦…她还在开吗?

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朴树《那些花儿》

(一)

假期回家,总免不了参加同学聚会,久未相见的知交故友约上一约,聊聊近况,说说八卦,这种情况爸妈就尤其宽容,晚归或者外宿都满口答应。等我和朋友叙完离情联络好了感情,深觉时空并未阻隔知交心满意足回了家,这段时期往往兴致颇高,对爸妈话语间也会散溢出朋友境况,爸妈和女儿分开许久,自然对孩子身边的事情很是关心,时不时应和点评几句。

“看来他现在混得不错。”

“当年就说人是个有出息的。”

“他们俩竟然在一起了,我那时候还记得他对你同桌很殷勤呢。”

……

也偶尔冒出疑问,

“大林现在做什么呢?”

“他啊,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呢。”

“小丽咧,怎么样了呀?”

“她之前不是分手了么,去年又谈了个对象,处得很好,估计翻年就好事近了。”

“欸,那个小姑娘在哪里干嘛呢现在?”

“哪个小姑娘?”

“就中学和你很好那个,不是来过家里好多次么,我记得是叫瑛的吧。”

我愣了一下,瑛啊,好多年都没联系了。

“怎么会想起问她了。”

“你们那会儿玩的多好啊,姐妹似的,还有秋秋。”

是啊,虽然我们性格各异鲜明,却那么要好,怎么走着走着,就散落天涯了呢。

(二)

瑛是我初中时候的闺蜜,我们从认识到成为好朋友就用了一天时间,只能说缘分不可谓不神奇。

镇上的初中,路远的基本都需要住校,我和瑛分到同一个班,因为学校那年很多地方旧翻新,拆除了两栋宿舍,我们班住校的女生尤其多,所以要求每个床铺睡两人。

我是从镇上的中心小学直升初中的,班里老同学多,我和莲说好一起住,早早去宿舍占了个下铺。铺床的时候瑛进来了,那会儿宿舍已经没有多余的床空着,有收拾停当的,也有只放了东西占位的,宿舍里五六个人在忙活。瑛拿着竹席和被单在宿舍中间站了挺久,都没有人邀她一起,许是侠义精神作祟,我迅速做了决定,把莲和在对面上铺铺床的婷拉去了阳台。

“莲、婷,你们俩也熟,我看新同学没位置了,这样,我和婷换下,你俩一起睡下铺,我和新同学住婷那,你们看行不行?”

婷原本就不愿意爬梯子,只是来得晚没占上下铺,愉快同意,莲也表示没意见。

我回去,接了瑛的席子放到婷床位上说:“我是林,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一起住吧,正好我只带了被子没有凉席,新同学你叫啥啊?”

“我叫瑛。”她没多说,爬到上铺和我一起收拾。

之后是熟悉校园环境,被放养的孩子表示,老爸把我行李一放给了生活费就走了,不像莲她们下楼和爸妈腻歪,没想到瑛也是一个人,我们自然而然一起,作为被邻居姐姐领着参观过多次的人,我担当起引导重任。瑛说自己带了很少东西,日常用品很多需要买,我也是(老爸扛了被子就把我领学校来了),我们一起在食堂吃了饭然后去学校生活服务区购置生活用品。

果然,女生的友谊在逛街购物中最容易加深,买完东西回到宿舍我们已经不像是刚认识不久的样子了。

通过上午,我原本以为瑛是个文静的女孩,结果熟悉之后知道,她是个再爽利不过的性子,瑛的声音脆响,很符合她活泼的眉眼,虽不似我多话,但也绝对算不上文静。

一下午,我和瑛天南海北聊了很多,然后惊喜地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都到了些微叛逆的年纪,都有个还年幼的弟弟,家长中都比较亲近爸爸,欣赏同一个明星,吃的爱好很相像……

就这样,我和瑛迅速成为了闺蜜,简直相见恨晚,因为同住,更方便了我俩说悄悄话知心话。

彼时成长中缺乏姐姐角色的我对瑛有一种依赖,我们初中两年同班,虽然初三分到不同班级,但那时候学生宿舍比较宽裕,一人一床管理相对松散,瑛就串班住到我们宿舍来。

三年里,第一次例假,第一包卫生巾,成长的烦恼,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事……等等,这些都有瑛陪我一起经历。我们相互去家里做客,是亲人眼里再好不过的姐妹,那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缘分会一直天长地久的。

上了高中,我和瑛去了县城的不同学校,认识了更多同学,学习更忙了,但周末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去瑛的学校找她,一起待一下午,晚上留宿躲被窝说悄悄话。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瑛越来越没时间,每次见面我说的更多,她说的更少,有时候过去也会找不到人,似乎在她那更广阔的世界里,我已经越来越偏离。有时候我觉得瑛似乎有心事,可想问却无从下手,旁敲侧击瑛只是岔开话题,或者沉默。

我承认,那时候我过得确实有点近似盲目的单纯和乐观,我纯粹地投入学习,也纯粹地善待朋友,那时候,我所能对瑛的珍惜便是,学习之余的周末,带上我们都喜欢的水果零食去和她分享。可或许,我应该多坚持问问,瑛是否遇上了什么难题,我是否能帮上忙,而我却只是为了瑛日渐的疏离惶惑,以及隐约有一些骄傲的负气。

高二那年,瑛毫无预兆地退学,甚至没有告别,我是从她室友口中知道的,我已想不起那一刻自己究竟想了些什么,之后紧张拼搏的高三,没有多余的精力多想其他,只是偶尔地,周末会习惯性想去她学校;去那边探访同学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走去瑛的宿舍。

和瑛就这么失去了联系,有时候想到她,心里有种哽咽的感觉,慢慢的,也随时间淡去了。只到大学,偶然的原因重新联系上,得知她即将结婚的消息,正好是假期,还是去参加了婚礼,和一堆有些面熟的初中同学一起给她送上祝福,仿佛我们只是点头之交,而其实我们也真的只是点头之交了。

雪小禅说,少女时代,总有一个人,会是你最亲近的人,你愿意把所有的话都告诉她,好与坏,你选择了她,与她成为莫逆之交,这是上苍的安排,这是缘分。

只是人生逆旅,多是过客,有些人,会在你的生命里永恒,而有一些人,便只会在某个节点熠熠闪亮。

(三)

至于秋秋,我们很小就认识了,从小学到初中,我们都是普通同学的交情,最亲近的时候不过是五年级一群小女生自作主张相约去春游,我曾骑自行车载了她一程。情况发生改变是在初三,瑛被分在一班,而我在二班,秋秋和瑛一个班,是前后桌,所以她俩很快熟悉交好,不知不觉我们就变成三人行的队伍。

起初,是瑛联系着我们的诸多交集,瑛和我的活动会带上秋秋,和秋秋去逛街之类的也会叫上我,时间久了,因为同一所小学毕业,也有很多共同的同学朋友,我和秋秋可说的话题越来越多,甚至八卦的点都比较一致,故而我们三个人的小圈子越来越紧密。

那时候秋秋爸妈带着弟弟在县城,而她和奶奶生活,秋秋奶奶家与我家顺路,骑自行车大概二十来分钟的路程,我和秋秋熟悉以后,周末就经常相互串门,我爸妈对这个偶尔羞怯的小姑娘很是喜爱,一见她踩着自行车经过,老远就开始招呼,经常殷勤留她吃饭甚至留宿。

如果是我对瑛有一点对姐姐的依赖,对秋秋就有一点类似对妹妹的怜惜,初中毕业前夕,我们还约定过,要一直一直好下去,那些童稚之语,留存在多达两页的同学录上,质朴热烈,情意满满,爸妈至今还保存着。

只是,情谊毕竟会随着很多东西改变,时间、地点、人心等等,不因我们的天真期盼而转移,高中秋秋和瑛一个学校,只是那时她爸妈把奶奶和她接到了城里生活,秋秋也不再住校,我和瑛与她都渐渐少了联系。曾有一次去找瑛,在校园远远见秋秋迎面来,她变得更明媚大方了,和三四个同学走在一起神采飞扬,说说笑笑,甚至都没有看我俩一眼,就擦肩过去。

我最近一次见到秋秋,是在高考的前一天,我去她们学校看文科考场,在教室走廊上遇见,彼时隔着近三年的时光,我们也只能客套地相互祝福高考顺利,自此便再没了联系,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了。

(四)

或许离别是无可避免的事,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分别,未忧重逢,因为我们天真地相信,我们从未分离,绵延的感情线即便山长水阔也不会断绝,再见是自然而然的事。事实上,那一次微笑作别,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最后一次见面,没有深刻的泪眼执手相望,时间模糊了面目,多年后我们甚至想不起丝毫的细节,只知道,那其实是一场彻底的离别。

高中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体悟分离,因为相伴三年共同拼过高考的战友今后可能就天南海北相去万里了,散伙饭吃得漫长而伤感。考完到出成绩的那段时间,我曾认真回忆了和每一个同学的相处,给每人写了一页寄语,然后托了班主任等填志愿的时候给他们,想来也是一种不舍。

到现在,我身边都一直带着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毕业照,里面的人,真正一直联系情谊依旧的其实并不多,只是想带着,能偶尔翻翻,看看那些在时间里日渐褪淡的容颜,捡砾过往的时光,追忆缅怀下,就如旅程结束风景留心上,也算是慰藉了。

眷恋这一路遗失一路寻找一路远程,年华被纪刻在当时我们爱的年份,那些散落天涯的花啊,希望你们都灿烂盛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爸妈念叨的朋友,你们还联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uo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