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法杂谈

相法杂谈

作者: 轩冕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11:38 被阅读0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谥号“武”是褒扬他改进了赵国的军事制度,“灵”是荒谬的意思,贬抑他晚年施政紊乱,死在自己人叛乱的斗争之中。但是他一生也算波澜壮阔,尤其进入秦国刺探情报的胆略非一般人可及。

赵武灵王扮成赵国的使者,进入秦国都城,了解秦国实际的情况。在交谈中,秦太后和秦昭襄王从他的谈吐相貌中推测他可能不是普通的使臣,而是赵国的国君。接待任务完成后,秦太后马上布置人准备捉拿他,还好赵武灵王见机很早,一出宫就立马逃走,不然可能会被秦国扣留,跟楚怀王一样的下场,成为人质,被秦国予取予求。

曹操准备接见匈奴的使臣,估计觉得自己相貌和气质不够良好,也许认为对方是间谍来刺探情报,他就让帅气的崔琰扮成自己,曹操自己扛着刀作为侍从的模样接见对方。宴会结束后,特别让人问匈奴使臣:“魏王看起来怎么样?”匈奴使臣说:“魏王看起来确实不同常人,但是站在边上的贴身侍卫,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知道对方识破了自己的计策,就立马派人追杀匈奴使臣。

隋唐时期的李密,就是喜欢读《史记》中《项羽列传》的那位。他的成就接近项羽,结局也和项羽相仿。从“其兴也勃焉”,东方群盗都遵从他的号令,可以称为无冕之皇。后面到败给王世充,投靠李渊后被追杀身死,也就是是“其亡也忽焉”。

在他没有发达的时候,李密曾经进入宫中作为隋炀帝杨广的侍卫。隋炀帝有一次看到李密,就跟侍卫总管说:“站在宫殿下那个黑色小个子的侍卫,看起来非同常人,还是把他开除了吧。”于是李密就这样失业了,回家得空读书,在牛角挂书途中结识了宰相杨素。杨素和他谈论之后认为李密是个奇才,就让儿子杨玄感和李密结交。杨玄感起兵造反,李密是智囊人物,结果杨玄感拒绝李密正确建议,导致功败垂成。

李密于是开始了悲催的逃亡生活,最后投奔了瓦岗寨,给单雄信出谋划策,从老二变成了老大。隋炀帝应该也是有敏锐的第六感,因为李密个头又小又黑,看起来不显眼,只是他的磁场应该胜过许多人,让杨广认为有潜在的威胁。李密大概符合李白说的那句话:白虽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王衍是魏晋时期的著名人物,崇尚清谈,唯谈苦空。把自己的弟弟王澄、王敦派遣出都城任职,搞成狡兔三窟之势。王衍只考虑家族的利益,结果西晋灭亡后他也难逃其咎,被后赵天王石勒处死。

在王衍年轻的时候,他去拜访了山涛。王衍年轻帅气口才又好,山涛是大为肯定他的才华,但是又说了一句: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意思是哪里的老太婆,生出这样杰出的儿子,但是败乱天下的,也许就是这个人。

一个人的相其实多数藏在眼睛之中,所以曾国藩说邪正看眼神,功名看气概,事业看精神。人的精神气质多数是固定的,只有少部分人的气质收敛在内部。眼睛喜欢左顾右盼的多数不太适合结交,眼神坚定的人多数有毅力,眼神大而圆多数善良而乏力。古人说:聪明外露,非保家之主也。很有一定道理。

相关文章

  • 相法杂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谥号“武”是褒扬他改进了赵国的军事制度,“灵”是荒谬的意思,贬抑他晚年施政紊乱,死在自己人叛乱的...

  • 法相诀

    诸法无常,诸天万相。法无定法,相无常相。道生法,法生术,术为形相。道为根本,法为枝干,术为叶、为花、为果,合而为相...

  • 止息法杂谈与我的困惑 王江涛

    止息法杂谈与我的困惑2016.3.8-王江涛17799131168 前期关于跟大家分享的“专气”法,大家不知道...

  • 法考杂谈

    2019年侥幸地以180分过了法律资格考试客观题,没想到2020年又侥幸地以109分通过了法律资格考试主观题。 但...

  • 笃静

    万法修行心须静, 不点灵台性不空。 见相非相法非法, 如破我执如来法。

  • 《麻衣相法》 相鼻相口

    相鼻 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露苗也,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故鼻之通塞,以见之广是。准头圆,鼻孔不露...

  •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空相”——究竟是什么意

    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空相”? 为什么“诸法空相”?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耳不知有臭味,臭...

  • 相量法

  • 《麻衣相法》

    人的面部就好像一个高深莫测的密码集成版,上面注明了一个人一生的富贵荣辱,每个部位例如头发、额头、眼眉、眼睛、...

  • 麻衣相法

    男子面相看五官,女子面相看流年。天庭饱满吃虎饭,地阁方圆掌大权。年少时看山根,山根低了小时贫。看老年看鼻头,鼻头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法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yu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