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了BQ报编辑娟子老师的微信。她找我约过散文稿,除了把稿子交给她,我们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她一天到晚很忙,我也不好打扰她。
这次是我主动找她,起因是我写了一篇微小说《窗》,在简书的评价似乎还不错,还破天荒地上了榜。我就想如果BQ报能用我的微小说,那我就可以尝试着多写。
我咨询娟子老师,问她报社用不用微小说这种文体,因为我平时在报纸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散文,不敢确定。娟子老师说其实最初报社是要求每一期都有一篇微小说,只是后来写的人太少了,没有要求了,发表的基本都是散文。这下我可以确定了,他们是用微小说这种文体的。
当我把《窗》发给娟子老师看的时候,内心有些忐忑,就像读书时代给老师交卷子一样。娟子老师在百忙中还很快回复了我,她说写得有微小说的味道,只是题材是生活化的,如果题材能涉及到工厂那就更容易上稿了。
我说这个范围有点儿小,很有局限性,可不太好写。娟子老师说,可不是嘛!我决定试一下,于是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篇《疯狂的技术员》,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儿,但自己也说不上来,毕竟对于微小说,自己也把握不太好。
当我把《疯狂的技术员》发给娟子老师看的时候,娟子老师说她正在忙,回头细看。于是我满怀期待地等着。结果,她委婉地回复我说我这篇有些批判的意思,不太合适。她还给我发了一篇样稿,写得好的地方,都标注得很清楚。
我仔细地学习了一下这篇样稿,开始重新修改我的文章。改着改着发现已经变成了一篇新的文章了。我自我感觉还行,今天交给娟子老师的时候,她也说写得不错,还帮我把格式改成了投稿的标准格式。
娟子老师还建议我去看莫泊桑的小说集,她说相信我一定会写出很好的小小说,还说多看名家作品一定会有所启发。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有感触。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能听到批评,大部分人都是在客气地表扬你,而一旦有一个人诚恳地给你提出意见,这个人可能就是帮助你快速成长的人。
我的另一个感悟是,有时候我们要学会主动,如果我不主动去找娟子老师,她也不会有时间来管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