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很羡慕那些把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的家长,不仅延续了自己的生命,更延续了自己的优秀; 常常很佩服那些教子有方的家长,跟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好像都充满智慧循循善诱,家长是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更是敦促孩子成长的助力者。
而我,却显得那么愚笨,一言一行即使煞费苦心最后也不一定收获好的效果。尤其是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跟不上你的变化,只能默默地感受着你的“渐行渐远”,比如你学琴这件事————
你四周岁时嚷嚷着想学钢琴,因为幼儿园老师弹琴的样子很迷人。我不同意,因为学钢琴太贵。
你五周岁时还是很坚决的要学钢琴,我带你去乐器行体验,老板把架子鼓的鼓槌和尤克里里送你手上你都不接,认准了就要学钢琴。拗不过你渴望的眼神,那年暑假,我给你报了钢琴班,“愉快的”学琴之旅开始了。
由于我对钢琴一窍不通,最初选择老师时走了弯路,耽误了最佳启蒙期。第一位钢琴老师姓谢,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温柔耐心,你好像很快就入门了。但是紧接着就出现了诸多问题,谢老师过于幼儿化的语言不适合你,因为一直坚持亲子阅读,所以五岁的你理解能力已经不错了,可老师偏要把很简单的音符名称讲解成一个蛋糕切几份的问题,导致你很混乱,每次拿着小汤书一会说是蛋糕一会说是音符。并且那个琴行没有足够的琴供学生练习,练琴要靠抢,一个暑假把我耗的筋疲力竭,你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一个暑假你音符也没太懂,手指也立不住。并且谢老师太温柔,你上课越来越任性,有时还要老师抱一会才能继续上课,这是我不愿看到的,要学就要认真学,怎么可以随心所欲。多方考虑,我决定给你换老师了。于是向同事、楼下邻居打听了小区附近另一家琴行,老板娘王老师教得好还很负责,于是委托同事引荐才转到了现如今的王老师的琴行。
谢老师那边十二节课只上完了十一节,我们就转到了王老师这边。原以为会继续学习,没有想到的是,王老师认为以前老师教的不对,一切要从头学起,从第一个音do重新练。这整改过程是很煎熬的,原本自信满满的小手被扭过来扭过去,原本热爱钢琴的心被磨的烦躁不安,原本会弹的音符现在不知所措了。陪练的我也无比煎熬,因为我是个五音不全的乐盲,只能根据老师上课内容指导个皮毛,具体的整改我也拿捏不准。我常常懊悔,为什么第一次选择钢琴老师的时候不仔细呢,误以为选对了琴行就行,没想到琴行里面老师众多,运气不好没有轮上名师带,当时也没有找人帮忙选个老师,糊里糊涂走了弯路,浪费了宝贵的童年时间,还消磨了孩子的兴趣。
这痛苦的整改在小汤一快学完的时候才结束,一切慢慢走上正轨,弹奏也渐渐得到了王老师的认可,你也能接纳新老师的教学方式了,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不得不说,王老师是位美丽温柔、严谨负责的好老师,我虽然是个音乐盲,但是从王老师悠扬的琴声里听到了优雅和从容,从王老师清晰的教学语言里感受到了专业和自信,每次上课都是美的享受。
王老师要求严格,所以,为了回课能回掉,我基本上每天都带你去琴行练一会琴,除了生病发高烧的日子以外,风里雨里雪里从不间断。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去年冬天,有一个周六下午午睡后带你去练琴,琴行练琴的房间没有空调冷嗖嗖的,弹了十来分钟你就说头昏难受,我以为你在逃避练琴找借口,还是让你继续弹琴,可是弹了一会就吐了,并且吐得厉害一塌糊涂,打扫完卫生匆匆回家了。还有一次是大雪天,寒假下大雪,天冷路滑很少有人去琴行练琴了,而我们吃过早饭就开开心心踩着积雪去练琴,楼后面背阴的地方积雪成冰行人很少,只有你一个小不点儿在冰上哧溜哧溜的走着,路过的邻居看见了就说:“放假了小宝宝还起这么早啊,不嫌冷啊!”到了琴行先用热水捂手,然后再练琴,为了奖励你这只勤劳的小蜜蜂我答应你等你弹好了陪你玩雪。《爱的艺术》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的爱常常带着附加条件,等你弹好了我再陪你玩,等你弹好了我再带你去超市,等你弹好了我再给你讲故事……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又笨得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这样陪着你,好在我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兑现诺言是条底线。
后来越学越难,练琴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而我们的时间总是那么紧迫,我上班越来越忙,随着成长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练琴和玩耍矛盾时,我笨拙的引诱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你越来越不喜欢练琴。我是软硬兼施,甚至还和你谈过两次,既然钢琴让你痛苦不如放弃学琴,可是单纯的你坚决不同意,坚持要继续学钢琴。于是,钢琴课一如既往快乐地上,练琴依然越来越难。
为了便于练琴,思量万千我最终还是决定给你买架钢琴。都说买了琴练琴会更有动力,是的,刚买来的时候很有新鲜感,你每天都会坐在钢琴前认真练一个小时。但是好景不长,你迈入小学,每天跟家庭作业作斗争,练琴这桩一周要重复很多遍的事情令你不胜其烦,乱弹一气就收场是常有的事。我也曾怒吼发过火,也曾摔过你的琴书,也曾假装小迷妹哄你弹琴,也曾怀疑要不要坚持学下去。不过庆幸的是,虽然你消极练琴,却还很积极的上琴课,丝毫没有放弃学琴的想法,回课基本上都能通过,有时还能得到老师的夸奖,每次老师给你贴星星的时候,我阴郁的心仿佛也被照亮了。
但是近期课堂表现在走下坡路,老师说你不上课走神,连音符都快要认不清了。今天上课,有一首曲子没有回掉需要下周重弹,课后老师把你支开,单独和我沟通了几分钟。老师批评了你上课的表现,也批评了我陪练的方式,建议我以后不要再帮助你认音,而要让你自己学,直言如果我不放手那就是废了你……废了你……废了你……
老师的话我是认可的,但是听了这一句以后我的心情是无比沉重,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一边是“牵着蜗牛散步”“静待花开”的标语,一边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条幅,时光易逝,怎样做才是最适合你的呢?做慈母,怕你安逸的今天只会带来一个灰暗的明天;做严母,又怕你失去童年的自信和快乐。我又想起来微信上一篇文章《慈母多败儿》,内心不禁更加悚然,我不能培养你成才也就罢了,但如果“废了你”使你成为“败儿”,那我的晚年得多么凄惶,那我的内心怎么能够安宁?
佩服那些能把自己子女培养成才的家长,究竟是怎样度过那些成长的岁月的呢?我也曾看过一些育儿的书,国内的国外的,就是恐怕自己教育无方,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发觉理论是灰色的,在复杂的现实面前,那些理论太形而上了,孩子的心智远比书上讲的复杂灵活,况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特点,任何育儿理论育儿经验都只是一方面的案例,不适合所有人,最后还得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学琴练琴,还是决定听王老师的建议,我暂且就放手不管了,看你会怎样发展,期望你能如老师所说自立自学。我是一个笨妈妈,我是那么迫切地期望你优秀,可我又是那么笨地找不到锦囊妙计,我只能在这里这样写你,念你,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