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代风流诗人元稹,才华横溢, 仕途却起伏不定 - 草稿

唐代风流诗人元稹,才华横溢, 仕途却起伏不定 - 草稿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8-04 22:52 被阅读0次

    元稹,  字微之,河南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先后担任过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等官职,也曾经担任过短时间的宰相,有《元氏长庆集》60卷传世。

    01、自幼聪慧,被称为元才子

    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

    小元稹的记性很好,屈原的一首《离骚》,他两天就会背诵了,而且一字不差。

    元稹8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重担。

    父亲去世之后,元稹家生活捉襟见肘,他没有机会蒙受老师的教导,幸而有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手把手地教他写字。

    母亲经常给他讲屈原、李白、杜甫,讲司马迁、班固等人故事。聪明颖悟的元稹学习更加刻苦勤奋了。

    没有书读,他就到处去借,借来之后就不分昼夜地读,遇到精彩的地方还要抄下来。

    他十多岁年纪就能吟诗作文,其诗文又往往思路广阔,描写细腻,流露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因此,都称他叫元才子。

    有一个秋天的晚上,天高气爽,星辰灿烂,银河皎洁,萤火虫(丹鸟)挑着小灯笼到处照着,

    纺织娘(莎鸡)从野外转移到人们的温暖居室中,甚至是在床下大声的鸣叫着。

    眼前的一切使感情细腻的他,心潮激荡,诗兴冲动。他沉吟着、思考着,等酝酿成熟了,一口气跑回屋内,挥笔疾书,写下《秋夕远怀》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02、及第之处,闲居勤奋读书,创作诗文

    793年,他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

    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无官,闲居于京城,但他没有终止勤奋学习。

    家庭藏书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条件,京城的文化环境和他的广泛兴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养。

    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悉心读之,开始大量作诗。

    03、难忘的初恋

    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赴京赶考途中,在那个寺院里,他遇见了一个名为崔莺莺的女子。

    这是一个貌比王嫱,才堪文君的女子。在小小的寺庙里多次偶遇之后,元稹已经渐渐不满足仅仅一笑一回眸。

    他感觉有许多话想对她讲,而她一定也喜欢听。他给她写诗,将诗扔在她脚下。

    她将汗巾抛到地上,把诗收回袖管。这是她对他仅有的暧昧,从此他们互相情愫。

    他们偷偷约会,他弹琴,她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回眸对望,一切是那么美好。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元稹发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权衡得失,他果断结束了这段恋情。

    离开崔莺莺回京考试,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他功成名就了,想起莺莺,产生了愧疚之情。

    他为了记住那段情感初恋,用他的才华和笔写成了«崔莺莺传»,使其成为王实甫<<西厢记>>的蓝本。

    04、与韦从结秦晋之好

    802年冬,元稹再次参加吏部考试。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

    元稹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新任京兆尹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了他。

    韦小姐出身高贵,如花似玉,知书达理,因爱元稹过人的才华,就嫁给了家境贫寒的元稹。

    两人在婚后恩爱百般,感情非常好。韦丛不仅贤淑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她出身富贵,却不慕虚荣。

    入了元家门,才知贫寒是何味的韦丛,不嫌弃,不抛弃,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辛苦万状。

    韦丛与元稹同生死,共患难,在其不得志的生活时也不离不弃,始终相守,元稹也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女人。

    806年前后,元稹的母亲、韦丛的父亲先后去世,他们生活足襟见肘,韦丛不得不亲自抚养六个儿女。

    贫病交加,心力憔悴的韦丛,终于抵挡不住生活的风霜刀剑,年仅27岁就撒手人寰。

    失去妻子的元稹,感受到了为人夫,为人父的失责,他痛悔不及。

    祭奠韦丛之时,元稹因自己身居要务,无法亲自前往,便事先写了一篇情词痛切的祭文,托人在韦丛灵前代读。

    但即便如此,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情不能已,于是又写了三首悼亡诗,这就是最负盛名的《三遣悲怀》表达悲痛之情。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后来他又写了《离思五首》,其中第四首诗中的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流传千古。

    后来,在上司和朋友的撮合下,元稹娶妻“河东才女”裴淑。

    她贤惠能干,辛苦操持家里内外事务,还对韦丛的小女儿视若己出。

    元稹被贬至外地时,她毫无怨言,跟随他,照顾他。

    05、任左拾遗不遗余力劝谏,得罪权贵被贬河南县尉

    806年四月,28岁的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

    元稹一到职立刻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先论“教本”,再论“谏职”、“迁庙”,一直论到西北边事这样的大政。

    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对朝中权幸的抨击,从而引起了宪宗的注意,很快受到召见。

    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九月贬为河南县尉。

    06、任监察御史,为官清廉,与薛涛相识相知

    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蜀中诗人薛涛的芳名,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才貌过人,不但聪慧善于诗作,而且富有政治头脑。

    她虽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十分鄙视那些贪官污吏、达官贵人。

    与元稹一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

    初登官场,元稹意气风发,整顿吏治,出台政策,“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轶”。

    元稹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

    这一举动触犯了朝中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利益,很快他们就找了机会将元稹外遣。

    元稹被调离四川任职洛阳,被排挤闲置。他和薛涛也劳燕分飞,关山永隔。

    薛涛自知自己是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

    于是后来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

    07、被贬通州为民造福

    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途经蓝桥驿曾题诗留赠命运相似的友人刘禹锡、柳宗元。

    抵京后,与白居易诗酒唱和,元稹收集诗友作品,拟编为《元白还往诗集》,但书稿未成,却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

    815年三月,元稹出任通州司马,元稹兢兢业业,下乡走访,开荒三十里,还在翠屏山建戛云亭居宿,亲事农事,指挥农业生产。

    他亲拟祝文三篇,在华阳观祭天气,求上苍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百姓安康。

    这一时期,元稹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

    08、与白居易情谊深厚

    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还共同提倡新乐府,因此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称他们为“元白”。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

    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流放荆蛮近十年。随即白居易也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

    虽然通州、江州天远地隔,可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

    江南人士,驿舍道途讽诵,一直流传至宫中,里巷之人互相传诵,致使市上纸贵。

    潦倒困苦中,诗人只能以诗抒怀,以友情相互慰藉。

    09、被穆宗欣赏,仕途顺畅,官至宰相

    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

    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稹授祠部郎中、知制诰。

    唐穆宗为太子时已喜爱元稹诗歌,此时特别器重于他,经常召见,语及兵赋及西北边事,令其筹划。

    元稹上《论西戎表》,主张“寓兵于农”,加深了穆宗对他的了解。

    数月后,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与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绅俱以学识才艺闻名,时称“三俊”。

    821年春,元稹、裴度先后为相。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元稹积极平息骚乱,拟用反间计平叛。

    10、被贬同州,兴利除弊

    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阴谋诬告元稹谋刺裴度,后虽查清真相,纯属诬陷,但元、裴被同时罢相。

    裴度为国家建立了大功,留在朝廷当仆射,元稹再次下派当同州刺史。

    在同州,他严格管束官吏,宽刑爱民,省事节用,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事,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两年后,元稹迁改浙东观察使,将要离开同州时,同州的老百姓恋恋不舍,堵塞道路,开路的官吏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得行。

    11、任浙东观察使,百姓安居乐业

    任浙东观察使时,元稹发现浙江沿海进贡海鲜,由于路途遥远,特别容易变质,很难完好送到京城。

    元稹立即上奏建议取消,省却了运输繁难的邮夫高兴地跳起来。

    第二年,他又把田地分成肥沃和贫瘠,根据老百姓富贵和贫穷收税,百姓觉得十分方便,没有逾期不交税的,更没有流亡外地的。

    后来,他又命令官吏带领百姓各筑陂塘,春贮雨水,夏溉旱苗,庄稼丰收,没有一个饿死。

    在浙东的六年,元稹颇有政绩,深得百姓拥戴。

    12、任尚书左丞肃清吏治,遭排挤离世

    这时文宗执政,文宗知道了很高兴,加元稹礼部尚书,降玺书慰谕,征召回朝。

    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决心整治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出京城。

    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

    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

    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13、文学成就卓著

    元稹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

    元稹富于情趣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

    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其传奇《莺莺传》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

    元稹一表人才,才华横溢,总受到女人爱慕,但他性情耿直,在官场上起起伏伏,几经被贬,巅峰时期也做到宰相的位置,可惜很短暂。

    元稹一生政治仕途并不顺利,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入诗篇之中,给后人留下了优美的诗歌,值得传颂与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代风流诗人元稹,才华横溢, 仕途却起伏不定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bv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