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26d97770e4df325a.jpg)
唐僧配不配当旃檀功德佛
素馨花教室 王遥涵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在看完之后,有同学感觉唐僧不配取得旃檀功德佛这个成就,而我却不赞同,反而觉得唐僧配取得这个成就。
大部分之所以认为他不配当,是因为他们觉得唐僧胆小懦弱,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孙悟空保护,而且一见到任何的虎妖要不是吓得都从马上摔下来大叫一声,要不就是哭哭啼啼。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唐僧是一个没有法术,没有武器的凡人,他更不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反而他的这种表现,正是我们正常人的表现,一见到令人害怕的东西,就大叫。所以这胆小懦弱仅仅是一个凡人遇到害怕东西时的一种本能罢了。如果我们往后看会发现,他在害怕的时候,并不是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而是想着自己死了,还怎么取得真经,向唐王交待。不仅如此,他还意志坚定,在女儿国中,国王好声求他留下,他依然没有动摇。这样的人怎能不配当旃檀功德佛呢?
还有人说他不认得妖魔,是个烂好人。但我想说的是,你作为一个凡人,你能区别出人妖吗?再说了他从小生活在寺院中,感受的是僧人之气,倾听的是僧人之言,学习的是僧人之教法,所以在孙悟空打妖怪时他以为打的是平民罢了,他是按照菩萨心理去看待每个人,而且这样不打杀,普渡众生,才是取经的真正目的,不是吗?由此可知,他只是在坚守他的慈悲之心罢了。
有的人还说,唐僧不配当师父,他什么本领都没有,还不如孙悟空当师父呢。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能在明确信念的基础上管理好这个团队朝着目标进发,而且在徒弟犯错的时候能够及时制止。而这点唐僧作为师父再合适不过了。试想下,如果没有唐僧的坚定,他们能取得真经吗?
由此可知唐僧他虽然有缺点,但是他的优点更多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常为是否能取得真经而忧虑。也正是这份忧虑、坚定,才得以取经成功。所以他配得上旃檀功德佛这个称号。通过他的故事我也明白了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缺点,只有看重一个人的内心才能更全面的评价一个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31baa67f088e5abb.jpg)
我眼中的唐三藏
素馨花教室 王涵硕
在《西游记》的大结局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唐三藏成为旃檀功德佛,八戒成为了净坛使者,沙悟净成为了金身罗汉,白龙马成为了八部天龙马。他们可谓是各自有各自的正果,正果也都觉得合理,但只有唐三藏的正果有一些人认为合理,但有些人却持反对意见,他到底配不配这个称号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大家反驳的首要原因是说唐三藏一路上没任何贡献,而且还胆小怕事,遇到什么妖魔鬼怪都慌张发惊。还有人说他不分好坏,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打死了一个人,唐僧听了悟空的解释不仅没有相信,还相信了八戒的挑唆,念起紧箍咒来惩罚孙悟空,可真的是一个听信谗言的人呀!
可我并不认为唐僧是如此的,反而觉得正是这些分歧,是他称为旃檀功德佛的原因。就比如他们说唐三藏是一个胆小的人,这是事实。 但这不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本能吗?作为一个凡人,无论是谁都会害怕。就像在公园中遇到一只大狗在朝你大声喊叫,还不停地呲牙咧嘴,想要去咬你,我想你的第一反应一定也是害怕吧!而且无论是英雄或超人也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但害怕的同时只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就行。而唐三藏在害怕之余对于自己的目标可谓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取得真经。因为他遇到妖魔鬼怪时,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他虽然会害怕,但害怕的不是自己失去生命,而是生命失去后取不到真经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却有一颗坚定的心。当他知道有大乘教法时,唐三藏非常高兴的说他去。当时很多人说前去会艰难重重,甚至会丢掉生命。但他却对唐王发誓,如果不到西天就永不回国。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称为旃檀功德佛吗?
再说说唐三藏的不分好坏。话说他从小就在寺中生活,受到的是佛法的教育不能杀生,可谓是练就了一颗慈悲为怀之心。而且在听了孙悟空的话语后,他其实没有听信八戒的挑唆,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坚信了自己的想法罢了。你说这样一个有坚定原则的人怎能不成为旃檀功德佛呢?再说了也是正是这颗善心让悟空领悟到了空的真正含义,明白了取经的真正目的。
总之,在我心中唐僧是一个心中始终装着取经的人,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他授予这样的官职是当之无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8a8414e452f3434e.jpg)
论旃檀功德佛
素馨花教室 任珉加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讲述了师徒五人在经历14年的千山万水、九九八十一难后,成功到达灵山,取得真经,最终成佛的故事。但是对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唐僧不该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一是因为唐僧非常胆小,一遇到豺狼虎豹、妖魔鬼怪便非常害怕,而且几乎在八十一难中,每次唐僧一遇见这些便会非常惊恐。书中多有描述“吓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唬得筋力酥软,毛骨耸然”。二是因为唐僧肉眼凡胎,不分人妖,要是妖精变成了人来骗他,他便不肯打。“三打白骨精”中唐僧不肯让孙悟空打死由白骨精变成的村姑、老伯伯、老婆婆就是最好的例证。还有唐僧听信谗言把孙悟空逐走这也是他不应该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的原因。
虽然以上论证非常有理,但我认为他应该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先说第一点,唐僧毕竟是一个凡人,而每个凡人都会有恐惧的时候,只是有的人善于隐藏恐惧,有的人会表现出来,而文中这样写唐僧可以更加让人信服。再说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不一定是英雄,而有恐惧之心的人不一定不是英雄。恐惧只不过是一个人在遇到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就如消防员在面对大火时,内心一定会有恐惧,但为了救人,还是藏起了恐惧,奋不顾身的去救人,所以这并不影响唐僧成为佛。毕竟面对取经他可是有一颗坚定的心,在他遇到危险时想到的依然是不能取得真经怎么办?另外,他本就是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重,而这同时也是取经的根本,普度众生,人人向善。也正是有这样的师傅,徒弟四人才能成佛。而且同时他不是听信了八戒的冷语,而是唐僧遵守了自己的本分慈悲为怀,“宁可漏杀一个也不错杀一千”。然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对取经有坚定的信念,在女儿国国王让他住下时,不论他的徒弟如何说,唐僧就是坚持要去西天取经,这样的人如何不能封为旃檀功德佛呢?
在今后的学习旅途中,我们也要有唐僧的坚持、坚定,因为我们的西行之路也很长,而且充满挫折,但只要我们坚信,终有一天会到达。加油吧,西行路上让我们都做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295a62a673218521.jpg)
唐僧是否可当队长
素馨花教室 刘子赫
我们都知道唐僧是西天取经小队的队长,有的人觉得他不配当队长,因为唐僧胆小懦弱,一见到斑蓝虎、土匪、妖怪的时候,一下子就从马上滚了下来,而且他被妖怪抓走后还在那里哭。这样的人怎能称得上旃檀功德佛呢?
我觉得唐僧配当队长。他虽然胆小懦弱,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仅仅是一个凡人呢?我想遇到危险的时候有恐惧感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吧!再说了他在害怕处,他依然想的是如果遇难了怎么取得真经。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定的心,在离开长安时金蝉子发誓到如果取不到真经就不回国,也正是他的这份坚定才带着徒弟走过了漫漫十四年。
而且他还有一颗慈悲之心。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把变成了人的妖精打死了,唐僧的表面上是听了猪八戒的话,其实是他坚信了做和尚的规则:宁可漏杀一妖,绝不可多杀一人。
更重要的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在悟空打死妖怪时,唐僧就会说一些类似“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磨灭等类的话,也正是这些话感悟了弟子,消除了他他们身上的猴性而朝向人性。
如今听了我的介绍,如果让你再来评价唐僧当师傅可不可以呢?我想你的内心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了吧!作为一个团队的队长,并不是说一定要武艺非凡,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而且这也是一个团队中的重中之重,希望你能以此为镜像让自己也成为团队中的领导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0644bd004b03382d.jpg)
西天取经是不是人情世故
素馨花教室 张墨轩
《西游记》中最累的人就是西天取经的人,而唐僧这个人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认为他是配不上旃檀功德佛这如此大的成就,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人们认为唐僧最不能配上成就的原因就是他胆小、懦弱,而我认为胆小懦弱不是他的缺点而在说明他是一个正常人。因为任何一个人,遇到了困难都会害怕,就比如唐僧被妖怪摄在洞中会伤心痛苦似的。在现实中的我们又怎么不是这样么?恐惧感是一个人的本性,如果没了这种本能,那么白白送命的人就多了。虽然他是金蝉子转世,但这一辈子也就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也正是这种懦弱让我看到了他对佛教的缘分极深,对佛教极其热爱,更让我看出唐僧救济天下取回真经的坚定。因为选取经人时他明知危险重重还主动请缨,在遇到危险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能否取得真经。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
第二点就是人们都认为唐僧是个不知事非的人,这一点能在很多事件中体现: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六贼......但这些事件中大多原因是因为唐僧有佛门的种种品质。他从小是和尚,心中已有了和尚该有的慈悲之心,只要有着人样他都将其看成人类,表面看是因为他不识人妖,从深层看就能发现唐僧是深深知道取经的真正意义,那就是救济天下。因此在途中他虽然看似是在怪孙悟空,其实也是他坚守本心的法则,绝不滥杀一个好人。而他的弟子孙悟空此时还不知道取经的真正目的,为了清理道路看见就杀,作为师傅的他怎能不管不问呢?所以这点恰恰说明了他作为师傅的负责及对世上的所有人的慈善心。
人们认为他不配当师傅的第三点是因为他连徒弟的话都不听取,但其实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以慈悲为怀。就比如说在女儿国时不管条件有多动心,连猪八戒都想让师父不再去取经在女儿国里富裕一生,但他仍不肯听猪八戒的,正是因为唐僧有着恒心,才让整个取经团队坚持下来,过了十四年的慢慢征途。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唐僧都是取经的不二人选,而他们能取得真经也是必然的。因为一个佛更重要的是善心,不善,未必可怕,最可怕的是伪善,所以在整本书的九九八十一难中也处处考验着他们对佛法的热爱,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首先唐僧上一辈子是金蝉子,而他轮回转生的原因也是因为蔑视佛法,那么智慧的众佛绝不会放任不管,无论是他被母亲放在河流上被和尚解救,还是拜佛使奶奶眼睛重得光明,无一不是因为佛的原因,所以唐僧那么热爱佛法也就显而易见,对佛法这么忠诚的人,怎能不配当师傅呢?
唐僧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人可以恐惧,可以害怕,但要有一颗坚持执念的心,这才是到达灵山的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