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明 2019.8.25
1、班级片段
• 告知大家――什么是勤奋?
昨晚在学生宿舍值班,我是最后从办公室离开的,那时已经是10:46,然后到班级看看,整栋楼只有咱们5班的灯仍在亮着,几位孩子还在学习,我督促着她们赶紧回宿舍休息,当时真的心疼和感动;今天早上我起来的比较早,从学生宿舍离开到达办公室,才5:40,整栋楼只有一个班级灯亮着,我还以为昨晚忘记关灯,走近一看原来几位孩子们在班级学习,我没敢打扰她们,通过办公室监控看到这些孩子边吃个早餐边看书,真正做到我们开学时班会第一课“决战高考、分秒必争”;中午孩子在班级学习,我又被这些孩子感动了;中午放学她们午餐后回到班级继续学习,困了趴在桌子上眯一会,醒了继续学习,我再次被她们感动了
2、班级介绍
•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带领普通的班级,真正做到是孩子的亦师亦友,高考后孩子们离开了,伤心许久,因为他们就是我的一群可爱的孩子。虽然他们中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比较薄弱,但我教育孩子们坚信“越努力越自信,越努力越幸运”,三年的努力,班级取得欣慰的成绩,其中举几个例子:
• 张森森同学中考590分,高考511分(大文);
• 徐文文同学中考609分,高考512分(大文);
• 高龙威同学刚达普高建档线,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多元化);
• 刘子昂同学刚达普高建档线,考入沧州师范大学(多元化);
3、班级管理
• 一、目标激励,形成推动力
每学期开始,为了更好地打好基础,我就给班级提出
长期目标:
在各项活动中勇争年级第一,成为年级优秀班集体。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我班学生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跑操比赛中,本着“重在参与,为集体争光”的宗旨,全班同学尽心尽力,虽未能获奖,却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同心协力;校运会上,运动员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在比赛场上你争我夺,拉拉队员则在一旁加油助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
管理小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形成班集体。短期的激励性目标,显示了集体的才能和力量,增强了班级成员的信心。同时,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 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成绩稳定,在期初就提出了“争取好成绩向父母负责,向祖国汇报”的目标,组织了“为提高学习成绩立功”等自主晨会活动,并给每个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分小组、个人展开比赛。由于目标明确,个人任务具体,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对子帮扶,成绩差的学生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各小组经常召开学习交流,检查学习情 况,帮助释疑解难,出现了人人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奋斗的热潮。在集体目标的激励和教育下个体目标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强化。
针对高一新生,着重以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抓手,帮助学生树立“长、中、短”目标,激励学生进步。比如:
长期目标:让学生搜集自己的目标大学,并查该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张贴上墙;高中三年要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成人成才教育)
中期目标:9月、10月份的考试在班级、年级名次;
短期目标:军训后至开学前两周:军训后到开学前务必完成一本字帖,读一本书,会做一道菜等;开学至9月13日,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一日常规、准军事化的要求等。
• 二、活动展开,形成凝聚力
刚开学,凝聚力不强,常常有自顾自的现象。面对这个问题,在课内外号召大家展开有关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讨论,并给他们讲述“事在人为,重在参与,我参与我快乐”的道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干部开展了许多的班级活动,如:班级文化布置、校运动会,黑板报、手抄报、跑操等等,我一直秉承天一中学校训“人生是可以雕塑的”,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成为塑造自我,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 三、制度完善,形成约束力
根据全班实际情况,发动学生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制定辅助性的细则。执行规章制度时,遵循“严慈相济”原则,发动大家来互相检查、监督。树立遵守纪律的典型,形成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反纪律为耻的良好班风。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有规必循,有章必依;执规必严,违章必究。
定期开班委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每月全班进行班委评议,介绍成功的经验,总结不足之处,研究改进方法。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责任感,提高了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具体事例:
1、 你违反规定,你负责本周的班会,你担任本周的值班班长,让其根据亲身经历组织活动,教育其他人,这样有三个好处:体谅班委的难处并警示他人,能力得到锻炼,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等。
2、 以身作则表率作用。我一般要求学生怎么做之前,我必须先做到。比如要自习我要求6:30前到,我一学年基本全到(只有一次未准时到),我要求学生不准和超过2元的水,我不论什么时候我也不喝(有一次我在学校食堂喝了一杯2元的饮料,下午到班里我做了自我检讨,并交给班级10元)等等。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一套背后一套。
3、 首先要班主任自己把班级当作家的一份子:每次值日抬水都要排我,小组管理我也积极踊跃的担任小组组长,我在班级的活动中都亲力亲为,我的组员慢慢的也积极起来了(小组管理另研讨),他们会认为你是合格组长。
4、 一天下午放学一个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我惩罚他不准吃饭,留下来继续学习,我不离开全程监督,等晚自习放学后我把提前买好的饭放到了该生的宿舍,留下一张纸条(只写了我的名字),第二天早上孩子早早进班,并买了一份早餐放到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封常常的感人至深的信,此后该学生成绩逐步前进。
• 四、家校合作,形成强合力
家庭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能给学校教育以强有力的支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良好的家校联系在无形中给学生的生活织出了一张无微不至的关怀之网,同时,也能有效地填补对学生督促的盲区。为此,我常常以电话、面谈的形式和学生的家长联系,以次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在校表现有个及时的了解。密切的家校联系,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家长参与管理,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倍受鼓舞,从而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快速进步。
具体事例:1、及时和家长沟通。建立家长委员会,我基本每天在家长群里发一篇教育类文章,带领家长学习。因为孩子的进步多少与家庭情况是分不开的。有一次家长给我打电话孩子的老师成绩怎样,我当时就发火了,我就直接说该家长不合格,就像批评学生似的教育家长,告诉他关注孩子的过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家长都知道我平时说话不中听但是很中肯,很愿意把孩子放到我的班级。因为咱们真在搞教育,真为孩子好。2、要求孩子家长1个月至少体验1次天一班主任工作,让其感到自己也是班级一份子,慢慢形成班主任不让该家长来校,他会认为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够好。
4、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还在学习的路上
• 学海无涯,班主任管理同样是博大精深,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从简单、粗暴型的“教书匠”,逐步过渡为有情怀的教育者,并慢慢地向教育家前进。
•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班集体,我们没有万能钥匙可以用,因此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多学习多实践,在探索中前行,在调整、优化的过程中走向成功的彼岸。
• 提升班主任素养的背后有专业的知识,也有基本的教育情怀,同时也需要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奉献之心。我们还在探索的路上,不过可以深信: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在进步中,那么我们离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5、一个普通班主任的平时做法
• 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有一批一批的毕业的学生再回到学校看看曾经的老师,当然主要是他们的老班我,他们不论将来有怎样的发展,永远是我们的孩子。现在想想为什么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孩子们成长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干。
• 1,当好班主任之前要做好一位合格老师;
• 2,以身作则表率作用;
• 3,管理班级做到对事不对人;
• 4,不带有色眼镜;
• 5,及时和家长沟通;
• 6,做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 7,经常和孩子们沟通。
我认为,人的一生会有真诚相处的朋友,这是多彩人生中的不可或缺的,在工作中,由于大家朝夕相处,要有知己,我们领导每次开会,都会提到“同事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工作基础上”,既然在一个单位,它保障我们的生活,“在其位谋其政”,务必踏实奋斗,认真教育教学,一心一意希望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为学校为学生付出更多而感到幸福。朋友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中而形成,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打拼,真的累并快乐着。有时因为工作观点分歧而激烈争吵,但是绝对不会因此留下症结,一段时间后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主动向对方检讨自己,这是好朋友,是真兄弟。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