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俄罗斯的私有化》】
本来是没打算在朋友圈发书评的,不过这个还是发吧。
很艰难才完成了第二本,其实已经看完了好几本,不过我是觉得还没“看完”,就没算进去了。
这是第二本书,如果想了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概况,推荐这本。
其实这本书我是随手拿的,本来只是打算翻一会儿,(刚跑上五楼想喘一下),我还是看完了。耗时大概是一个小时,可能正常来讲应该是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差不多能看完。一百来页,字体正常大小,我看得比较快,出于个人原因。
很久没写书评了,有点想不到该怎么写,所以说到啥就是啥吧。
其实对于这段历史,我算不上了解,很久以前借的一本叶利钦的《总统笔记》我也才看了五分之一,(四百多页的五号字体,真的要很多时间),只剩一个模糊的印象了。好像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觉得俄罗斯的私有化很喜欢走极端,看完这书,我更这么觉得了。
实话讲,从苏共到叶利钦,叶利钦跟普京,都是属于颠覆型的。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推翻了所有然后重新来过,而且最奇怪的就是真的是那种连地基都挖掉的。难道他们就不觉得“走路不稳”?
而且,其实我发现他们真的会很相信只要贯彻某一个理念就会把他们带到他们希望的美好未来。贯彻理念这点是很好,但问题是不可能理念一成不变啊?像他们之前信的马克思,本来马克思思想中就有一点:“与时俱进”。只是俄罗斯人真的很奇怪,那些理念“颠覆”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几个是在点子上的,全颠覆到表面上,顶个鸟用?
说到颠覆,其实原本私有化这路是可以走的,就是不知道为啥他们能把这路走成这样,幸亏我生在了一个还算正常的国家……
戈尔巴乔夫时期,朝令夕改;叶利钦时期,寡头政治;普京现在,这么久了我也没看出俄罗斯除了重工业还有啥……你们怎么这么流弊……
记得当年初三学世界史,讲到俄罗斯,历史老师(级长)说其实你就算带个打火机啥的过去,分分钟换到什么重工业类型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像有手枪?)。(具体是啥忘记了,)只是其实真的就说明了俄罗斯的其他工业还是不怎么样,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经历动力。(重工业真心不算)
通过书上的数据对比,(对,这是本数据型的书)能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怎么好。1991年,俄罗斯物价上涨指数为1990年的2.6,到了1995年,就到了4643倍,这就是叶利钦时期的物价上涨情况。本来他们以为,“让商品重回货架”,就能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物价就会趋于平稳。结果,就是我段落开头的情况了。说穿了,就是政策失败,以为“放任自由”就能“经济恢复”。要是这样,那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我也没见胡佛的“自由政策”奏效过啊,还不是罗斯福的“国家的手”搞定了这事儿。
诸如此类的弊端,《俄罗斯的私有化》这书很多处都有提及,意见比较中肯。我是因为对俄罗斯实在没有任何好感,可能语言上有些偏激,实际上这书很不错。
最后让我以看到这书差不多结尾的时候,内心突然的感慨来结束吧:“也许,南方的温暖,理解不了西伯利亚的寒冷。”
——END
【PS我还以为会很短,怎么这么长……本来还想看工程热力学,看来我还是先吃饭吧。最后一句其实是我觉得可能由于文化差异,我是从小就很讨厌这个国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