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新三,看到易子而食的台词时弹幕里有条“易子而食是卖了孩子换食物,不是互相吃孩子”,于是开始去扒拉史料。史书“易子而食”、“人相食”的记载多次出现在《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等正史里,二十五史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共发生过403起“食人”,可见人吃人是真的毋庸置疑的,只是感觉这个成语本身好像有些争议,百科解释是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是最早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翻了下书,易子而食甚至还出现了两次,一次“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一次是“秋,九月,楚子围宋。月者,恶久围宋,使易子而食之。”结合上下文大概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史实。然而还是《公羊传》,却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公羊传·宣十二年》,好像确实又成了买卖的意思,可这里的注写的是“交易,犹往来也。”就突然和换孩子关系不大的样子了……总之,就大概这个成语的本意和出现的情景也许真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叭
网友评论